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人性的证明 > 第九章 夜宿深山

第九章 夜宿深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栋居和横渡从上野乘上信越线的列车,下午一点钟左右到了横川车站。www.maxreader.net现在虽然已过了赏枫叶的最佳时期,但周围山上的残叶依然很美。从这里去雾积先得乘车去“六角”,然后再走一公里的山路,或是由横川步行过去,不论哪条路都得从六角步行一公里。

出了站,却看不到等候拉客的出租车。车站前像条窄窄巴巴的胡同,一点也没有乡村车站应有的那种开阔。这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竖着电视天线,这竟成为这个乡村小镇独特的景色。

车站前仅存的一处空地,也被停在那里的一堆汽车塞得满满的;愈发显得憋气。

但是。就是在那一堆车中也还是没有出租车。因为不是节假日,所以下车的只有他们和几个当地人。他们在附近找到一个出租汽车办事处,却原来只有一辆车,而且不巧去了生憎、高崎。

他们打听出步行去雾积要花4个小时。

“你们是去雾积的啊,要是给旅馆打电话,他们会派小巴士来接你们的。”

办事处的一个男人不仅热心地告诉他们,还帮他们打了个电话。

“先生们,你们运气真不错。他们的小巴士正好拉一批返回的客人下山。再过十分钟左右就到这儿了。”

两个刑警听办事处的人这么说,都放下心来,要不然的话走4小时的山路,真叫人受不了。

没多久,来了一辆写有“雾积温泉”字样的小巴士。车上下来几名青年男女。

司机是个中年人,看到他们俩人后,就招呼他们说,“请问,是东京来的横渡和栋居先生吗?”

俩人点点头。

“东京方面已经和我们联系过了,我是来接你们的。来请上车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俩人拎在手里的小提包。

“东西很轻,我们自己拿好了”。

横渡觉得很不好意思。在从搜查本部出发前,那须警部说过“车子会到车站来接的”,看来他指的就是这个。

小巴士轻快地行驰着,不久就跑上了与信越线平行的18号国道。又跑了5分钟,到了一个小小的驿站,那里的房檐都是既低且深,不时可以看到装着古老的格子门窗的房屋,这些房屋就像是又重现了江户时代的驿站。国道的前方,突兀地耸立着一块崔鬼的岩石。

“这里是坂本町,听说以前是妓女住的地方。”

这是靠18号国道才发展起来的典型的驿站。刑警们不禁想入非非,好象驿站的妓女至今还在那些格子窗的后面向他们招着手。

汽车在房屋开始稀少的地方停了下来,上来几个小学生和一名中年男子。看不出这个人是本地的,还是从城市里来的。他同司机打招呼的样子很亲热,但他的穿着打扮却是一副城里人的样子,一只手还拎着一个皮包。

这里正好在雾积温泉旅行社前面,孩子们像是从山里坐温泉的巴士去上学的。

栋居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古老的驿站,刚上车的那位乘客和气地向他搭腔说:老房子基本上都改造完了,现在没多少了。

经他这么一说,栋居果然发现在一排排的老式房子中夹杂着不少新房子。由于房子的高度和宽度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保持了一种古驿站的昧道。它的周围有好几条路,但一辆车也看不到,道路的两旁,低矮的屋檐绵延不断,笔直的白色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这里的驿站兴旺的时候,可热闹啦,现在变得冷冷清清。老房子也几乎没了。再也没有过去的景象罗。”

他的话很伤感,看来还是个本地人。或许刑警们感觉街道古老,不是因为那些老式格子门窗,而是由于这座衰败的小镇的那种无生气的寂静。

那位旅客接着解释说:“你发现没有,房屋的宽度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根据幕府的命令而建立起来的驿站。据说。因为街道两侧的土地有限,除官员住的客房外,其它的所有房子的宽度都是2.7米。这一带的房子,以前全部是驿馆、妓院、澡堂和马车店。

他的话引起了栋居的兴趣:“现在这里的人都从事什么工作呀?”

大街上除偶尔驶过一两辆车外.连条狗的影子都看不见,越发止人觉得像个空镇。

“现在还不错,椎冰岭通了车后,大家都靠这个岭吃饭了。”

“靠岭吃饭?”

“就是铁路。现在镇上的人基本上都在铁路上干,有的是在车站工作,有的干些养路护线的活。”

正说着。巴士已经驶过了板本。

不久他们离开了国道,从信越线的高架桥下穿了过去。

孩子们指着窗外乐不开支地喊:“猴子,猴子!沿着公路的草木桔黄的山上,有一个黑点,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已经跑远了。据说这里经常有一群五六十只的猴出现。”

沥青路铺到这里就断了,一直很平稳的汽车,一到这里就马上开始剧烈颠簸起来。

在汽车右边出现了一个挺大的水库。

“那是雾积水库。”

司机介绍说:这座水库宽320米,高67米,已经建4年了,预计不久就会完工。水库还未开始贮水,混凝土结构的大堤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干涸的水库底,那里孤零零地散落着一些即将被淹没的废弃房屋和灌木丛。

被人征服了的自然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司机提醒说:从这又要开始颠了.请大家扶稳点。

“你们要是来得早点的后,就能看到这里的枫叶,那可真是漂亮。司机说话好象是在替自己惋借。”

“现在也很漂亮嘛。”

横渡从车窗望着外面的山岭,有些红叶已经开始殒落了。他们看腻了城里那些几何图形的建筑物,来到这个大自然主宰的地方,无论从哪个地方看,都感到耳目一新。这里没有深山的景象,但四周被绵延不断的优美的山丘所环绕,别有一种山峡的风情。

这种恬淡的自然风光对于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的全身心都是一种抚慰。

巴士沿河潮流而上,山坡上长满疏疏拉拉灌木丛。

“请问,你在这里干多长时间了?”

横渡开始慢条斯理地打听起来。

“开始我在松井田的纺纱厂工作,因为不景气,一年前又跑到了这里。”

“一年前?”

两个刑警相互点了点头,明白他不会知道太早以前的事。

“以前这里不通车吗?”这次是栋居问。“草帽诗”中说“走在山洞中的路上,风吹走了它。”但前面又说是“从难冰去雾积的路上”,恐怕不是指这条路。

“通车是昭和45年(1970年)的事。这以前都是从横川步行过来,那时旅馆只有金汤馆一家,来温泉疗养的客人一般在此逗留一到二个月。”

“现在有几家旅馆?”

“只有两家。实际上是同属一家。在公路尽头的那家叫雾积馆,是金汤馆的分馆。”

“分馆是什么时候建的?”

“昭和45年。”

“有开到金汤馆的车吗?”

“没有,要去的话得沿鬼见愁坡上的山路走30分钟。”

“要走30分钟的山路啊!”横渡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以前要走4个小时呢!现在的游客,连30分钟的路也不愿意走了,除爬爬山之外都呆在分馆里。”

谈话的当儿,汽车开进了深山,山野风光越来越浓。

本来在汽车右边的小溪,现在转到了左边,汽车反复拐着u字型弯越爬越高。溪流沉到了脚下,那种深山的感觉越来越浓。

不久,就到了一个盆地,盆地周围环绕着枫树、橡树、桦树、山毛榉、栗子等杂树,在它的一角有一幢两层的红瓦蓝邀的房子,小巴士在它的门口停了下来。下车一看。是一个山谷的谷底,视野狭窄。雾积馆不像是家旅馆,倒像是宿舍。

一进大门,就见门厅里杂乱地摆放着土特产和沙发。一位中年妇女热情地迎了出来。

“是横渡先生和栋居先生吧,我正在等你们呢。”

女招待接过司机手里的包,就往里让他们。栋居见此赶紧说:“我们说不定要去金面馆住呢!”

“我带你们去金汤馆好了。你们先在这儿休息一下吧。这儿离金汤馆只有一公里的路程,跟到了那里也没什么两样。”

女招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前面带路,把他们让到了过道尽头的一同八贴榻榻米的和式房间里。

窗外,鸡爪枫的枝头仍有一些红叶飘摇着。虽是大白天,但说话声一停,就会感到一种压迫耳膜般的寂影。

“我这就给你们端茶。”

女招待把两个人的皮包往地板上一放,就走进了过道里,打开窗户,山中的清新气息迫入肌肤。

“真静啊!”

“静得都有些压迫鼓膜。”

“我们不习惯这么安静,反而适应不了。”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处在噪音状态下的明证。”

“这么偏僻的地方,会和约翰尼-霍华德有什么联系呢?”

横渡点上一支烟,摇了摇头,连他们这些住在东京的人,都是头一回听说“雾积”这个地方。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正是为解开这个谜才来的。

过道里传来了脚步声,刚才的那个女招待端来了茶。

“欢迎你们来这里。”

她郑重其事地表示欢迎。他们一开始以为她是这里的女招待,但从她的态度和说话口气上来看,倒更像是这里的老板娘。

“这里可真是个好地方,被烟雾熏得发黑了的肺,到这里好象彻底地洗刷干净了似的。”横渡的话也并不全是客套。

“是啊,到这儿来的游客都这么说。”她喜滋滋地答道。

“冒昧地问一下,你是这里的老板娘吧?”横渡想弄个明白。

“是的。我们是全家上阵。”

“只靠你们全家人照看新馆和旧馆,挺够忙吧?”

“旺季的时候我们就雇儿个帮手,其它时候我们一家人就足够应付了。雇了外人就有根多事要操心,对一些重要的客人就会招待不周。”

“那这里可真称得上是家庭式服务了。”

“是的。”

“哎。东京打电话来预约时,没介绍我们的情况吧?”

横渡不动声色地换了个话题。因为老板娘的举动似乎表明她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

“没有啊,预约不是你们亲自联系的吗?”

“哦,我们是委托公司办理的。”

横度赶紧打圆场。在寻问情况的时候,一上来就暴露身份,就有可能使对方缄口不谈。当然也有可能相反,说明白己的刑警身份反而会使对方讲得更多。不管怎样,得先观察一下对方,再见机行事。

“你到这儿来有什么公事吧?”

“你怎么知道我们是来办公事?”

横渡一直小心翼翼地掩盖自己的刑警身份,但是他觉得对方好象猜出了自己的职业,声音中微微透出些惊奇。

“这个嘛……到这儿来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旅行团、一对情侣或是一家老少洗温泉兼作徒步旅行。两个大男人结伙到这儿只是为了洗洗温泉,是很少见的。”

“啊,真的吗?早知道带个女孩子来就好了。”横渡向栋居作出一副遗憾的表情。

“我来猜猜你们是干什么的吧。”老板娘含笑说道。

“你能猜着吗?”

“我想说是新闻记者,但又不像。你们是刑警吧?”

两个人吃惊地面面相觑。

“真是一语道破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横渡觉得既然被猜中了,就没必要再隐瞒了,也就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老板娘像是个健谈的人,与其笨拙地加以遮掩。倒不如向她摊牌要求协助,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要是报社或杂志的记者的话,你们肯定有一个人会带着照相机,但你们俩人的皮包都很轻,不像带着照相机。此外。多数记者都比你们打扮得时髦。”

“哎呀,真厉害呀。”

横渡苦笑一声。这年头儿罪犯都开着飞机或赛车作案了.追捕他们的刑警也一改身穿二手西装脚蹬大头鞋的形象了,在年轻的刑警中,有人的穿着打扮打眼一瞧就像是一流公司里的白领职员。他们两个人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自己觉得至少也没到“大头鞋刑警”的份上。

不过和吃新闻饭的一比,还是有点儿土气。

山沟里的这个温泉旅饵的老板娘竟然看出了这点。

“真对不起,我并不是说你们穿得土气。记者的那种时髦老让人觉得有些出格。”

老板娘像是意识到自己刚才失言了,连忙改口。

“这没什么。既然你自己看破我们是刑警,那就跟你实说了吧。实际上我们是东京警视厅的,来这儿是为了调查一个案子。这位是横渡刑警,我是栋居,我们有根多事要请教您和您丈夫,您能协助我们吗?”

既然已经暴露了身份、栋居就向她出示了警察证,并且自报了家门。况且晚上要住在这里,还要登记姓名。

“能帮上忙的话我一定尽力。刚才说话冒犯两位了。”

老板娘刚才信口说出的话,也算不上是失言,但她却觉得似乎很对不起这两个人。他们俩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点。

“这里经常有外国人来吗?”

栋居代替了莽撞的横渡。单刀直入地提出了问题。

“这个嘛。这个地方这么偏僻,外国人很少来。”

“不会一个都没有吧?”

“旺季的时候也会来几个。”

“最近有美国黑人来过吗?”

“黑人?这个,在我的印象中,没来过。”

“在9月13日到9月17日期间,没有黑人来过吗?”

栋居紧盯着老板娘的脸。根据海关的登记。约翰尼-霍华德这次是头一回到日本,因此,来雾积的时间只有从9月13号入境后到死在皇家饭店这四天时间。据说他住在东京商务饭店时,每天晚上都回宾馆。但来雾积当天便可以返回东京。

“9月份的游客倒是不少,但是没见过什么黑人。”

“就是这个黑人,没来过没关系,他有可能和这个地方有什么联系。虽说是黑人,但长得却有点像东洋人。”

栋居把约翰尼-霍华德死后整容的照片和从护照上复印下来的照片拿给老板娘看,但老板娘却没什么反应。

“你没有印象,你丈夫不会不记得吧?”

“你是指这个黑人吗?”

“是的。”

“如果有黑人在这儿投宿的活,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我肯定会有印象的。呃……这个黑人怎么了?”

老板娘脸上露出一丝不安的神色。

“没什么,我们追查这个是为一个案子作参考。没什么可担心的。”

栋居缓和了老板娘的不安情绪。如果老板娘经常看报纸的话,就会明白他打听的这个黑人已经在东京皇家饭店被害。在这个僻静的山谷中开温泉旅馆的善良老板娘,不会对东京那种血腥的案件感兴趣的。即使她随便看过这段内容,也不可能在栋居出示的照片和仅在报纸上登过一次而且模糊不清的照片中发现相同之处。

“有没有这种情况,只有老板在而您却下山了呢?比方说,您病了或有其它什么事的时候?”

“啊,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倒是生过两次孩子,每次都要回闪家坐月子。不过孩子现在都已经上小学了。”

可能是一起坐小巴士的那几个孩子中就有她的小孩吧。

“黑人会不会在那期间来呢?”

约翰尼-霍华德此前没来过日本。虽然他本人没来过日本,但他肯定与雾积有某种联系。也可能是他亲近的人与这里有联系。

“这个,我想大概不会吧。这么稀罕的游客来的话,我丈夫肯定会对我说的。”

“你们的住宿登记保存多长时间?”

“大约保存一年左右就处理掉了。”

和老板娘谈话,栋居越来越感到像是白跑了一趟。但是还有她丈夭,说不定他在老板娘不知道的时候和约翰尼有过联系呢。栋居这样安慰着自己。

“你丈夫现在在哪里?”

“我丈夫现在在山上的旧馆里。有事的话我去叫他。”

“不用,还是我们去找他吧,反正要住在旧馆里。不过冒昧问一句,您是一直住在这里的吗?”

如果老板娘没有印象的话、那也有可能是在她来之前或是不在的时候,约翰尼或他的亲属就和老板有过联系了。

“我和我丈夫是在昭和四十年(1965年)结的婚,从那以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在这期间没有来过黑人游客吗?”

“我想没有。”

“来这里的外国人都有哪些国家的?”

“还是美国的最多,大都是基地里的美国兵,其次是学生。仅次于美国人的是法国人、德国人和英国人。”

“在你嫁过来之前,也就是说战后有没有一直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呢?”

“我丈夫的双亲住在金汤馆里,仍很硬朗。那些旧事只要问问他们就会知道。”

“您丈夫的双亲还健在?”

“是的,两个人都七十多岁了,但还挺硬朗。”

“您丈夫的双亲一直住在这里吗?”

“对,他们继承了上一辈的生意,一直没离开过这里。”

“上一辈?”

“听说上一辈是指我公公的叔叔。这些事我也不大清楚。不如你直接去问我公公吧。”

听老板娘说话的口气,现在雾积的老板,是她的丈夫,她的公公似乎在旧馆隐居了。很难想象24岁的约翰尼会和70多岁的老头的上辈人有什么联系。

“你对这首诗有印象吗?”

栋居换了个提问方向,拿出了约翰尼-霍华德的“遗物”《西条八十诗集》。

“啊,这么说前些天打听这首诗的,就是你们啊。”老板娘像是一下子明白了。

“是的,这本诗集就是那个黑人的。他离开美国时。说是要到日本的雾积来。”

没有必要向她解释他们是由“奇司米”推测出可能是雾积的。

“这首诗,同一名黑人。名叫约翰尼-霍华德,有着确凿的重大联系。诗是咏叹雾积的。他来日本的目的地也是雾积。他来雾积究竟想干什么,我们认为这个秘密就藏在诗中。关于这首诗你能提供一些线索吗?”

“听说这首草帽诗是西条八十先生回忆小时候与母亲一起来雾积时所作的。据说我丈夫的父亲偶然在西条先生的诗集中看到了它,就印在了我们这里的小册予和彩色包装纸上。”

“现在还有那种小册子吗?”

“这个嘛,那都是很久以前用过的小册子和彩色包装纸。现在没了。”

“真是太可惜了。”

栋居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你知道那些彩色包装纸和小册子用到了什么时候吗?”

“我想我丈大或公公知道。”

“这首诗和约翰尼-霍华德有着某种渊源,这么说你不清楚罗?”

旅馆老板娘虽然已说过连黑人的影儿都没见过,更不去清楚这些事,但栋居还是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

“雾积这个地名指的就是这一带吗?”

横渡好象突然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语地嘟啷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约翰尼所说的雾积或许不仅仅是指这里。”

约翰厄的“遗物”《西条八十诗集》中出现了“雾积”这个地名,所以他们就联想到了“雾积温泉”,当然也包括“雾积一带”。

“雾积只有这个地方有人住。”

老板娘给横渡好容易才挤出来的想法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如果在雾积温泉之外没有人住的话,约翰尼-霍华德想去的地方不可能是其它地方。

也许不是与“雾积的人”。而是与这里的“地方”有什么联系?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无从着手了。

“你是说从很早以前这一带除了温泉就没有人住吗?”栋居接着横波的问题往下问。

“以前还有一个叫汤泽的小村,不过现在一个人也没有了。”

“汤泽?在什么位置?”

“从坂本来的途中有个水库吧?就在紧挨那里的上游。因为快要被水淹了,现在大家都搬到别处住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从三年前那里变成了废村,不过汤泽不叫雾积。”

结果还是没能从老板娘那里打听出约翰尼-霍华德和雾积有什么关系。因此。他们想马上就去旧馆。

“麻烦你这么长时间,真是不好意思。我们这就去金汤馆。

“我给你们带路吧。”

“不用了。反正只有一条路。”

“那倒是。不过我正好也要去那里,是顺路。”

老板娘轻快地站了起来。

去金汤馆要经过山林中的小路。太阳已经落到了山的另一边。晚霞映红了天空。爬上一个七百米左右的缓坡后,他们来到一个小山坡的顶上,旧馆金汤馆映入了眼帘。两名刑警累得气喘吁吁,老板娘却连大气都不喘,山里人就是不一样。在比新馆的位置更往深山里去的峡谷中,悄然蠢立着一座老式建筑。一股淡淡的烟霭和水气从房子上用出,在上空的冷空气的冷却下,水平散开,使山谷中温泉旅馆的景色愈加柔和。残阳从空中照下来,背阴的山谷宛若浮在梦幻般的微明中。

走到陈旧的旅馆正房前,水车正在旋转着。

“城市里来的游客都喜欢这类东西,所以还保留着。”

老板娘一边解释着,一边走进了旧馆正房的大门。室外还挺明亮,屋里却已点上下灯。一个看上去憨厚朴实的中年男子出来迎接他们,他就是老板。老板和老板娘在稍远的地方嘀咕了几句后,老板马上诚惶诚恐地招呼他们入内,说道:“你们大老远地跑来,真是太欢迎了。你们先洗个澡,冲冲汗吧。”

这边的房子,看上去比新馆庄重。泛黑的柱子略微有点儿歪斜,拉门和隔扇之间的缝子都能伸进一只手。过道里的地板一块块地翘将起来,脚踏上去便会发出毛骨悚然的嘎吱声。

“这声音简直跟老母鸡叫似的。”

横渡的嘴很损,也不管老板在眼前,张口就说了句刻薄话。”

“唉,我们本来也想翻修一下这座房子,可是钱都花在了盖新馆上了。”老板显得更加惶恐起来。

“不,还是这样好,我们就是喜欢这种情调。怎么说呢,有一种古风,这座房子就像陈年佳酿一样,越老越有味道。”

横渡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句赞扬的话。不过,这里确实有一种优美的与世隔绝的古老情调,让人联想到古人夜宿深山的情形。

“在离东京几小时远的地方,想不到竟然还幸存着这么有情调的深山旅馆。”

栋居的话里充满了感慨。这种旅行真是久违了,他觉得时光一下子倒退了十年,简直不敢相信在和东京同处一块的大地上竟有如此宁静安详的地方。

从正房的过道尽头出去;经过踏石,通向一同与正房分开的独立的厢房。这是一间相当六贴榻榻米多的和式房间,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小溪哗哗地经过引水的竹管流向水车那里。

当他们走进房间时,外边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一度把天空打扮得流光溢彩的夕阳落下去了,墨一般浓黑的暮色从山谷的底部喷涌上来。店主点上灯时,外而已是一片夜色。房间里安着暖炉。

“内人马上就端奈来。”老板鞠了个躬,想要退出去,栋居抬手叫住了他。

“别急,茶先别急,我们还是先向老板您打听点事吧.就是刚才问过老板娘的那些。”

从旅馆的内部情况来看,估计没有其他游客住宿。栋居想一鼓作气地问个水落石出。

“啊,那件事我刚才听内人说了一些,我也是毫无印象。”

“就是这个人,你还是先看一下照片吧。”

栋居说着,把照片塞到了老板手里。

“没印象。如果有这种客人来的话,是很惹眼的,我肯定会记得的,但我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我父亲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旧事,吃过饭后,我带他来见您。”

他们本想一鼓作气问个明白,但考虑到对方可能有事也就客随主便,决定先洗个温泉浴。浴室在正房另一头的边儿上,穿过长廊时,一股香喷喷的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他们顿时感到饥肠辘辘。

听说温泉有39度,皮肤感觉十分舒适。据说以前是37度,来洗温泉的客人把棋盘浮在水里,一边悠闲地泡澡一边下棋。后来又深钻了一次,水温这才提高到了现在的温度。

“想不到这么舒服。”

横渡在浴池里舒展着身体说。浴室外,夜色渐浓,树丛的遮掩使夜色更加浓黑。

“如果不是因为这事,恐怕咱们一辈子都享受不到这个温泉。”

“这也都是那个遇害的黑人成全了我们。”

“我说横渡,你是怎么想这案子的?”

“什么怎么想?”

“我是说,被害的是外国人,我感觉搜查的时候有些地方让人提不起情绪来。也就是说,那个外国人怎么们要特意跑到东京来寻死,我们光是本地的案子都忙不过来了。我觉得本部这么卖命,纯粹是为了日本警方的面子。”

“你这是怎么了。”

横疲乜斜着眼问,他的眼神此时显得极其别有用心,本来嘛,这话就是横渡说过的。

“我呀,老实说,我觉得个把外国人在某个地方遇害也没啥大不了的。我的意思是说,遇害的人我倒无所谓,只不过那些害人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你说是吧。”

这时横渡隔着水气发现栋居的眼里像是要冒出火来,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蒸汽才显得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