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穿越之我是温国公夫人 > 第18章 郓州

第18章 郓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053年,皇祐五年,司马光35岁,我31岁。这年闰七月,因为一桩糊涂案,庞伯伯被罢相,不得不出任郓州知州。之所以说这是场糊涂案,是因为这案子本身的确十分糊涂。

一个齐州人皇甫渊,因为帮助政府捉贼有功,得到了政府的若干赏钱。但是,这位哥儿大概家中有矿,他并不想要什么钱,而是想拿这些钱换一个官儿做做,铆足了劲儿地想干公务员。当然,当地政府并没有搭理他。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又一个神棍道士出现了。这个神棍是当地人赵清贶,更关键的,他还是庞伯伯的亲外甥。他得知皇甫渊的公务员梦想,声称他可以让他梦想成真。为了表示自己童叟无欺,赵清贶还给皇甫渊引见了一位宰相府的办事员。目睹了赵清贶的通天能力,皇甫渊美滋滋地把钱交给了赵清贶,就等着自己做官了。但是,皇甫渊等到花儿都谢了,还是没有等来自己的任命状,就连赵清贶都消失了。恼羞成怒的皇甫渊,便选择了进京告御状——他告的就是消失了的赵清贶的舅舅当朝宰相庞籍。

皇甫渊天天天不亮就跑到待漏院门口去堵庞伯伯。待漏院是百官上朝前集合休息的地方。所以,预料之中的,庞伯伯就见到了在人群外面瞎嚷嚷的皇甫渊。因为对此事一无所知,所以庞伯伯就下令让人把皇甫渊遣送回齐州。但是皇甫渊刚被送走,宰相府的另一位办事员,就向庞伯伯告发,他的外甥赵清贶与宰相府办事员勾结诈骗皇甫渊之事。庞伯伯知道后,勃然大怒,本着大义灭亲的原则,立刻让人把赵清贶和办事员一起送到了开封府。开封府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二人因为“赃罪”被杖责流放岭南,也就是现在的广东。

原本这件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庞伯伯的一切处置都是合法的。但是巧就巧在赵清贶死了。赵清贶离开开封没几天,刚到许州境内就一命呜呼了。于是就有谏官趁机弹劾庞伯伯,说是他指使开封府杖责赵清贶过重,故意杀人灭口。

舅舅为了保全名誉,暗中指使开封府杀害自己亲外甥,任谁看到都会说绝弃人伦、丧尽天良。于是,这样的小道消息和弹劾章文,很快便传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一时之间成为百姓和百官茶余饭后的谈资。

尽管庞伯伯很气,但他阻止不了谣言的传播。他的确没有指使开封府那样做。赵清贶受刑是在夏天,仵作验尸说赵清贶的杖伤位置在脊梁下,而不是屁股上,可能是伤到了脊柱,加上天气炎热,才造成了他的死。此事可以说是开封府行刑不当的过失,如果说他做的有不对之处,那就是没有约束好自己的亲戚。

尽管庞伯伯是无辜的,但是在御史们的猛烈攻击下,闰七月初五,陛下还是选择了把他外放,任郓州知州,同样被外放的还有开封知府吕公绰。庆历五年正月,庞伯伯入京担任枢密副使,进入中央,八年之间,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宰相之位,位极人臣。在这八年间,因为庞伯伯的辉煌,司马光也高歌猛进,一路从国子监直讲到馆阁,还兼任了礼官和史官。就连他的级别,也从中层京官升到了升朝官。他20岁踏上仕途,今年不过35岁,能有如此的成绩,是十分不容易的。司马光自身能力虽然还可以,但是,如果没有庞伯伯罩着他,没有伯乐赏识,他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的。

如今,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庞伯伯不得不离开中央。于是,司马光也选择了放弃自己依旧光鲜的前程,想要追随他前往郓州任通判。我虽然不学无术,但也知道宋代的通判是为了牵制知州而设的,通判不能由知州自行任命。但司马光告诉我,宋代有惯例,宰相、枢密使等□□成员外放知州时,可以自己提名通判人选,只要向中央报备即可。

司马光做的决定我是支持的,因为我知道他重情重义。再说了,开封并不是我家,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两个在一起就足够了。司马光愿意去郓州,庞伯伯自然很乐意。但是,这个神经病的皇上,不知道听了那个奸邪小人的耳边风,竟然在闰七月二十六日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定,不再允许宰相、枢密使出为知州者自命通判。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是陛下在针对庞伯伯了。或许,他也认为庞伯伯做了那样下作的事儿。

庞伯伯走了,司马光被困在了开封。我知道他在着急上火,但是当下皇上的态度他也无奈何。而我,本来想进宫求明君让她帮帮我们,但被司马光拒绝了。他说,他一定要尽力查清事情真相,改变皇帝的心意,让他出京。

一个月后,司马光和吕公绰家人一道查清了事情真相,于是,心生悔意的皇帝,终于选择了放司马光离开。

司马光得到了郓州通判的任命,我也要和他一起离开开封了。八月二十九日,我们两个还在家收拾行李时,他得到了消息,他的童年好友,也就是邵亢的叔叔邵必,被贬到了南方的福建,此时已经上路。司马光闻讯,立刻向南一路追赶,在开封南郊为其饯行。

几天后的九月三日,我和司马光离开开封,前往郓州。对于开封,我没什么留恋的,唯一舍不下的就是明君。我和她相遇不过几年,如今,没想到我竟然就要离开开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