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扯娇栀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霍筠栀和其他家人心急如焚,日日夜夜祈祷着战事快些停歇,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因着风雨来临,所有人都提心吊胆,茶馆的生意一落千丈,便是有来的客人,也只是头戴帷帽,低低互相交谈几句,喝几杯茶就走了。

这气氛着实难捱,事情实在发展得太快了,从知晓倭寇登陆到兵临永肃郡不过短短半月,霍筠栀听着茶馆里的人说是先前的沿海县令督查无力,几次放过可疑的倭寇船只,这才酿成大祸。

县令早已经畏罪自杀,但这么多百姓的性命和家园却无法挽回。

又过了半月,赵文轩总算回家了一趟,他看起来憔悴了不少,眼睛因为长期未睡好而发红,嘴唇干裂,但精神瞧着不错,告诉了家人一个好消息:江南提督带领的五万陆兵已经击退了倭寇,战事很快就会结束。

婆婆张芸惊喜地跪在地上拜了又拜,不住地感谢着各路神仙。

公公赵伟原先就是因为倭寇而没了一条腿,对倭寇深恶痛绝,细细地询问了倭寇的撤退方向和情况后,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叫道:“不好。”

赵文轩忙问怎么了,赵伟把用来支撑的拐杖在地上画着舆图,指着一座山道:“这兰庆山因着地势险峻,野兽频出,便是猎户也不敢独自上去。少有人知道,从此处绕过去,再进到这处,”赵伟的手在舆图上缓缓勾勒着,写出一个地名,重重地喘了口气,“可以直入江南府的单港。”

赵伟眯眼道:“虽说不知道这帮倭寇是否真的知晓这条捷径,但你还是回去禀告通判大人一声。”

赵文轩明白事情紧要,视线倏然和站在一旁的新婚妻子对上,眼眸里多了份怜惜,但仍旧毫不犹豫地应声而去。

几日后传来消息,说是果然在兰庆山上发现倭寇生火的踪迹,海面上也有船只时不时地出没。

江东战事吃紧时,又是几名轻骑八百里加急冲进帝京城,口中喊道:“突厥率二十万大军来犯河北!”

康盛帝险些晕了过去,怒道:“乌长城呢?怎么能让他们越过乌长城的!”

乌长城贯穿整个河北道,是守护东陵一大有力的臂膀,但因着突厥时不时会小股来犯,破坏乌长城,所以也经常进行修补。

侦查兵道:“乌长城倒塌了数十里。”说着呈上一个包袱,里面是倒塌长城的碎片。

付相接了过来,细细查看后,脸色难看:“这群罪该万死的蠹虫!竟然对乌长城偷工减料!”

鲁国公摸着胡须提出了问题:“突厥何时竟能凑出了二十万大军?”

往日里突厥虽有小打小闹,但其本事远不如匈奴,几乎算是匈奴的小弟,两者有时还会自相残杀。

付相道:“恐怕是去年匈奴王逝世后,突厥就抢掠合并了一部分的匈奴人。”

这两个种族本就不拘于通婚,又皆是兵肥马壮的草原上的民族,几十年来打打杀杀,不知归顺了对方多少次。

提到匈奴王,殿上几人皆是沉默了一瞬,若是镇北王还在,冲锋陷阵之人舍他其谁?

但事已至此。

五年后。

赵家,小轩窗,正梳妆,昏黄的铜镜里倒映出一名年轻妇人的身影,她穿着一袭青色茜素的纱衣,纤细如白玉的手慢慢地梳着黑亮而柔顺的青丝,柳眉绛唇,眼眸盈盈,很是温婉。

“唔、嗯”

身后的架子床上发出了几声奶呼呼的婴啼,霍筠栀站起身,走至床前,口中温柔道:“瑾娘,你醒了。”

床上躺着一个白白软软的小婴儿,葡萄大的眼珠子亮晶晶的,很是爱笑,眼下睡得饱饱的,见了娘亲,把小拳头塞进嘴巴里,一边吃一边咯咯咯地笑起来。

霍筠栀把瑾娘抱起来,解开衣衫靠近她。

赵文轩大跨步进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他貌美又温柔的妻子正在哺育他们的女儿,嘴角微微地勾着,恍若春风拂面,能够瞬间让人的心安定下来。

霍筠栀注意到了他的脚步,抬起雪白的脖颈,“赵郎。”

当年东陵南侵北伐,正是用兵之时,赵文轩虽说有功名在身,可以免去徭役,但在赵父的劝说下弃笔投戎,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

也因着如此这几年来他们夫妻聚少离多,第一个女儿方满了三个月。

眼下赵文轩黑了不少,穿着武官的黑袍黄甲,硬挺俊朗,身量笔直,眼里去了几分柔和,多了几分锐利。

“栀娘。”赵文轩摸了摸霍筠栀的脑袋,道:“这次打战我们大获全胜,提督特地举办了庆功宴,可以携带家眷算是奖章,你开不开心?”

庆功宴?

兴许虎父无犬子,赵文轩虽是个半道子的兵,这些年来竟也杀敌有功,不日前通过审批,成了个小小的把总。

霍筠栀年少时喜爱的是青衫书生,这些年来阴差阳错,到头来还是嫁了个武官。

霍筠栀望向面前夫君眼里充斥的兴奋和意气风发,眼里飞快闪过一丝复杂,用力地点点头:“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