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 > 第63章 打起来了

第63章 打起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霖铃一听吓了一跳。

这下可糟了。万一窦三娘做了单亲妈妈,自己就是害了她,而孔寅却一根毛都没损伤,这可真是造了虐了。

她忙说:“娘子,我并不是不让你去找孩儿的爹。恰恰相反,如果你不去找他,这孩儿凭你一人之力恐怕也养不活,那就是白白受罪了。”

她稍微停顿一下,又说:“依我看,你一定要去找孩儿的爹,跟他说你要定了这个孩子。如果他不肯,你就吵,就闹,就逼他,让他鸡飞狗跳地没有一刻好日子过。他被你闹到最后没办法,也就只能为你们的孩儿负责了。”

窦三娘听完霖铃的话,眼神渐渐发生了改变。

霖铃一看有谱,又加一把火劝道:“娘子,我也是男人,自然比你懂男人。男人这种东西,天生就是爱偷懒,你若由着他们,怕麻烦他们,那他们便乐得一个清闲。

只有当他们受到刺激,被逼被训,他们才会发奋图强,做出些出息的事情来。

像你这种情况,我也见过不止一次。从前我们镇上有位娘子,年纪也和你差不多大。她男人也是与她有了首尾,他不肯娶她。

她便骂他踢他,整日跟在他身后。他实在无法,最后也不得不娶了她。所以你看,男人只要被逼得紧了,就算他不愿也不成的。”

窦三娘听到这里,整个人茅塞顿开,脸上现出疯狂的喜色,对霖铃连声道:“先生我懂了!我懂了!”

霖铃欣慰地点头笑道:“贫道只能点拨娘子到此处。祝娘子马到功成,早日脱离苦海。”

她差点要脱口而出“阿弥陀佛”了。

**

和窦三娘告别后,霖铃又回到鹅毛斋继续自己的生活。一连几天,鹅毛斋里还是很平静。不过霖铃已经下定决心,这次她不会再去催窦三娘了。

如果对方真的是个包子,自己再怎么费劲催也没用。

第二天她又去斋舍给学生们上课。

今天这课讲的是诗的开头。霖铃昨天晚上备足了课,说以讲起课来娓娓道来,一点也不慌张。

“诗的开头,不在于文采,不在于奇绝,不在于深意,而只须将读诗人带入特定的意境便好。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有什么文采?说不上来。但诸位细想,第一它切题,题目是《清明》,第一句便点出清明二字,再加上这一时段的标志性天气——下雨,实在是精准无比。其他那些卖弄词藻的,卖弄意境的句子,哪句比得上这句简单爽口,字字契合?”

下面的学生细细琢磨霖铃的话。

霖铃又道:“根据我的总结,诗的开头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直铺,题目让写什么就直接写在第一句里,就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也最典型,也最好模仿。

一种是惊叹式,一上来就冲击读诗人的眼球。比如李白《蜀道难》的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难之难 ,难于上青天!这就是惊叹式开头,意在先声夺人。

不过若非有诗仙的才华,我不建议大家用这种开头模式,毕竟阅卷的相公们年纪都大了。你们写的一惊一乍的,反而让评卷人觉得你们品格轻浮而失了印象分。

第三种开头就更容易理解了,那便是用问句来开头。比如说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苏伯...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又比如...”

她一时卡住了,便顺手用指关节在江陵桌上轻叩一下。

江陵连忙站起来道:“还有杜子美的‘丞相祠堂何处寻?’”

”啊对对,”霖铃立刻给出肯定:“不错,还有么?子骏。”

子骏站起来道:“这种多得不能再多,比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高适的‘谁言秋日悲寂寥’,还有...”

霖铃连忙让他打住:“够了够了,多谢。”

子骏微微一笑,坐回了位子。

霖铃笑着说:“不过呢,我还是要说一句,如果各位走上科考考场,最好还是不要用问句开头。原因很简单,这种开头还是太有个性了,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很不喜欢。

万一正好碰上主考官很不喜欢,那你怎么办?所以大家还是用平铺式开头比较好,至少稳妥。万无一失。”

霖铃这些话是模仿她当年的班主任说的。当时那位班主任对整个班级说,考试时所有的个性表达统统收起来,以稳妥为第一位。

霖铃当时还觉得她胆小如鼠,如今却觉得她说的半点没错。

谁也没必要拿前途去冒险,不是吗?

她正要说下去,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霖铃和生员们朝外面一看,貌似德邻斋的门口有人在打架。

霖铃心里咯噔一声,立刻放下书说:“我去看看,你们别跟出来。”

这次没有人听她的,所有人都跟在她屁股后头跑了出来。

等霖铃跑到德邻斋门口一看,心口立刻扑通扑通地跳起来。

只见窦三娘和孔寅两个正在地上扭打,窦三娘披头散发地抓着孔寅的衣服嚷嚷,孔寅则一力要挣脱她。

两个人像扭股糖儿似的纠缠不停,旁边站着几个不知所措的学生,连德邻斋的窗框上都趴满了人,全都一脸好奇又惊恐地看着打架的这两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