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穿越成屠户女,杀猪种田磨豆腐 > 第7章 〇〇七

第7章 〇〇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跟着杨伯学了几年。”

记忆中杨铁柱是个平顺乐呵的父亲,会杀猪、会哄孩子、会做饭,自妻子故去后,他是又当妈又当爹,没什么埋怨和唠叨,当然也没续弦。

但他好像又不是个普通屠户,识字的杀猪匠可不多。

蒙在杨爹身上的谜团变多了呢。

“识字明白些道理就行,日后我可以教你。”

杨玖不介意把自己这个行为叫做笼络人心。

张平安笑了笑,也没说可以不可以。

杨玖耸肩,抬头继续看天,口中哼着不着调的曲子,嘿嘿呜呜旺旺地应和,让这一路变得不再单调。

时间就飞快过去,远远看到天际有一条起伏的线,路上人也多了起来,路边还看到了茶棚。

“我们走的这道人算少的,西边那条通往江临县的人多,驮马人流日夜不绝。”

张平安给杨玖介绍。

傻妞没去过太远的地方,石榴村更是没有踏足。

杨玖缓缓张开了嘴巴,“不是说是个村子吗?”

靠近后发现,石榴村的规模太大了点吧,还有属于自己的城墙,虽说低矮了些,但那一圈的确是城墙啊!

“那是用于海防的城墙,多年没有修缮了,已经朽坏了不少。”

石榴村有个似模似样的城门,两侧贴着红对联、正上是“出入平安”的横批,尤带一些过年的气氛。

城门无人把守,但有个两三巡丁靠墙侃大山。

“石榴村是个镇。”

看到杨玖惊讶地合不拢嘴,张平安觉得很受用。

“很久很久以前好像叫做石留存,要是有机会就带你去码头那边看看,就能看出来镇子造在河湾里,传说石头到了这个河湾也要留下,传着传着,石留存就变成了石榴村。

“海边煮的粗盐用船送来在石榴村码头上卸货装车,驮马再送去江临县装船,沿江向上,快则两日慢则三日就到了府城东洲,听杨伯说粗盐会在东洲府精炼成细盐,上品的精盐会送去都城。”

进了镇上,杨玖真是目不暇接、目瞪口呆了。

她在的地方竟然产盐!

距离石榴村百里,就是绵延千里的海岸线。

她呼吸隐隐急促,有种隔着千年与现代遥望的恍惚感。

她穿的地方,不会是古代的家乡吗?!

“东洲府属于什么地方?”

换个人也许不懂她在说什么,但张平安听明白了。

“江南省,杨伯说他去过省府,那边城墙高耸,护城河宽阔,勾栏瓦子的灯火彻夜不灭。”

张平安心向往之。

杨玖一颗心忽悠悠地就落下了。

真是熟悉的配方。

她笑了起来,“以后有机会去玩玩。”

张平安笑了笑,没驳斥说天方夜谭,杨玖说那么轻松,说不定就可以了呢。

“对,有机会。”

天知道这个机会什么时候来。

石榴村镇柳溪街杜家。

杜家即将嫁女,婚嫁的对象是家里有五条船的跑船人,只要向路人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目的地所在。

杜家果然张灯结彩,来往皆喜气洋洋。

他家算是富户,但没富到宅院深深、门禁森严的地步,有点钱,依旧是庶民,后者只有有过当官的人家才能够营造的规制。

招待他们的直接就是杜家的话事人,船老大的泰山。

“杨屠户呢?”

杜有德纳闷,怎么就来了俩人,其中一个还是姑娘。

张平安跟着杨铁柱见过世面,但终究是个村里青年,杜有德面庞赤红、声音洪亮,他的质疑和瞪过来的眼神很能唬人。张平安话到嘴边舌头却有点打结,用力地捏了下拳头找着勇气,正准备继续说话,却听到杨玖说,“杜家老爷安,我爹爹伤了腿,不良于行,怕没按约定来杀猪耽误了您家的好事儿,就让小女来杀猪。”

张平安看向镇定自若、冷静应对的杨玖,忽然青年的心底涌出自卑,他向后半步站在了杨玖的身后,默默给她撑着场面。

杜有德看到这一幕,眼底浮现出笑意,当然他更是笑出了声,倒不是有意嘲笑,他打量着杨玖的小身板,轻视不自觉就流露了出来。

未说话,却仿佛已经说了许多——“杀猪,就凭你?”

作者有话要说:旁人:就凭你杀猪?

杨玖:就凭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