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被休,但成为女帝 > 第81章 廷议

第81章 廷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事情到了这样的局面,早已不再是他一个人便能叫停的时候。

即便王平之生了悔意,想与谢瑾一道好好辅佐圣人,族中却不肯同意。

王含联合族老,执意将王氏女送上了皇后的地位,也让太原王氏成了虞氏之后,又一个当政的外戚世家。

郗归心中明白,太原王氏南渡多年,却始终没有成为建康城内最为炙手可热的世家。

他们已经等了太多太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个王平之这样出色的人物,却又被谢瑾抢过风头,被陈郡谢氏这样的新出门户比了下去。

他们实在不甘心。

毕竟,太原王氏并非没有做出过让步,可谢瑾却始终不肯松手放权——他宁愿将权力送给那个无能的天子,也不肯与太原王氏一道分享。

圣人刚刚践祚的时候,王氏诸人觉得,只要与谢瑾一条心,便总会得到利益,纵然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可谢瑾实在太难讨好了。

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事规则,太原王氏很难从他这里获得“不合宜”的利益。

更何况,如今高平郗氏卷土重来,带着那群粗野的北府后人,硬生生将王含逼出了京口。

郗氏本就令人忌惮,更何况,谢家与之,可是两重的姻亲。

有这么一股势力在,太原王氏如何还能在谢瑾当轴主政的江左出头?

好在郗氏的崛起,也给了太原王氏一个绝佳的机会。

谢瑾执意与郗归成婚,于政事之外,再度沾染兵权。

谢墨与北府两股势力的存在,无可避免地加深了圣人对陈郡谢氏的忌惮。

而太原王氏,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作为圣人信任的外戚,博取一个壮大的机会。

谢家势大,王氏若想与之对抗,不仅要取得圣人的支持,还要联合其余世家,一道形成合力。

迁徙淮北流民之事,恰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先前圣人欲发三州世族僮客北渡作战,大大引起了世家们的警惕。

他们恨不得瓜分掉圣人手上仅有的那点权力,却丝毫不愿意为圣人、为江左付出丝毫利益。

在农业社会,人丁作为劳动力,是最大的流动财富。

没有世家愿意白白付出自己的部曲,将之填在江北无情的战场上。

人人都想着:“凭什么是我?”

他们不但不想付出部曲,还想借着江北战事的机会,低价买入逃难流民,补充奴隶部曲的数量。

然而朝堂之上,谢瑾却劝说圣人迁徙淮北流民至京口。

一旦淮北流民安然无恙地到达京口,又有谁会甘愿卖身为奴,世世代代低人数等?

世家们气愤极了,在他们看来,陈郡谢氏已经获得了太多的东西,凭什么还要从他们口中夺食?

这种情形下,太原王氏很快就纠集了一众世家,在朝堂上大力反对徙民之议。

他们并没有直接将矛头对准谢氏,而是瞄准了京口。

王含作为昔日的徐州刺史,率先在朝上发出了反对之声。

“当日京口地动,半日之间,上万青壮一朝而集,简直耸人听闻!”

王含一开口,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尽管连日以来,朝中诸臣都对北府旧部后人有所耳闻,但知情者无不讳莫如深,这些人谁都没有想到,传言竟然并非夸张,京口竟然当真藏着上万名青壮。

“圣人,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臣于徐州居官多日,三吴粮谷转运建康,京口是枢要之地,是以臣甫一就任,便格外注重粮谷之事。可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察觉这上万青壮的踪迹。”王含恳切地看向圣人,“凡人肉身,无一不需饮食。若非刻意隐瞒,如此多的青壮,如此巨大的粮米往来,臣怎会不知?臣身为徐州刺史,固然犯了失察之罪,可高平郗氏偷偷豢养如此之多的青壮男子,实在是狼子野心哪!郗岑谋逆在前,郗声蓄兵再后,高平郗氏如此行径,朝廷安能再徙流民为其增援?请圣人明鉴啊!”

王含本系名士,又居后父之重,此言一出,引得众臣纷纷响应。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满是对于高平郗氏的讨伐之声。

谢瑾冷眼看着,示意圣人稍安勿躁。

可朝臣们鼓噪纷纷,圣人竟也似乎变了主意,屡屡躲避谢瑾的注视。

谢瑾深吸一口气,失望地移开了目光。

他清了清嗓子,朝堂上立时安静下来。

谢瑾于众人的瞩目中起身出列,高声问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江左立国多年,朝中虽偶有小衅,却从未在大敌面前有过自乱阵脚之举,只因人人都懂得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敢问王公,江南诸地,除了高平郗氏,还有谁能派出人手渡江御敌?还有谁肯毁家纾难、为江北的战事筹措军费?”

作者有话要说:上午收到站短,原来因为编编改tag送我上榜的缘故,我被踢出征文比赛啦,果然有得必有失,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守恒场,姐妹们不用给我投营养液啦~感谢在2024-04-25 13:26:00~2024-04-26 11:06: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紫发小雅 10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