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灞桥风雪飞满天 > 第二十六章 密林疗伤

第二十六章 密林疗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追魂判”卜英哈哈大笑道:“想老夫名震江湖,九大门派对老夫尚且礼让三分,谁人胆敢虎嘴拔-?”

“追魂判”语声刚落,蓦然一声冷笑掠空而过。

卜英闻声色变,怒喝道:“何方小辈,怎不显身相见?”

长孙骥冷冷道:“人走了,老丈发怒有何用处?”

只听数十丈外一声冷笑道:“卜英大言不惭,竟不如一小辈,你这副老脸该放何处?”

卜英闻言,红色的圆脸陡然变成紫酱色,未见作势人已拔空而起,喝道:“有种的,不妨留下!”

远处哈哈之声不绝!

片刻之后声已出於数里之外。

卜英见人已去远,又落在长孙骥身前道:“少侠对老夫之言,如能相信,老夫定有好处与你,不然,在场诸人,你自信能全身而退?”

长孙骥打量四周,除“长安三雄”伫立原地未动外,其余诸人均已兵刃在握,长孙骥心知今日绝难善罢。

遂哈哈大笑道:“江湖中有条不成文之章则,胜者为王,在下看来,你我不如手下见过高低,老丈只要能胜得在下“月魄剑”自当双手奉上。”

“追魂判”闻言暗暗心喜,但却不显形於色,遂道:“此言乃少侠亲口所说,莫怪老夫以大欺小。”

长孙骥笑道:“武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师,老丈尽可动手,勿须顾虑。”

“追魂判”笑道:“老夫与人动手,向例不先动手。”

长孙骥道:“在下与人动手,向不先行出手,尤其老年人,不然,江湖定说在下以少欺老。”

“追魂判”卜英忖道:“小子是你找死,可怨不得老夫。”遂笑道:“既是少侠如此谦让,老夫只好破例了!”

说着,右手虚虚印出一掌,看似无力,竟是大手印手法。

长孙骥料不到“追魂判”掌力如此雄厚,看去似是缓慢,实是快若飘风。

长孙骥待掌风迫体,足踩乾位“六爻掠云步”随意而动,一晃就脱出掌风之外。

“追魂判”卜英见一掌无功,手法一变,改印为抓,疾向长孙骥左肩抓去。

这一手暗含大鹰爪力,如被抓中,怕不筋断骨碎?

眼看长孙骥即将伤在一抓之下,未见他有何动作,已在一丝之差下,脱出爪风。

“追魂判”卜英微微一怔,忖道:“这小子哪里学来的“鬼飘风”的身法?”

可笑他不知“六爻掠云步”竟认为是“鬼飘风”身法。

“追魂判”卜英成名江湖数十年,如今连使两招,均被长孙骥闪过,老脸微红忖道:“今日若不能制住此子,不但“月魄剑”无法到手,只怕往日的一点英名亦将付诸流水了!”

忖着,不由杀心陡起。

双掌一变,只见满场均是掌影,将长孙骥罩住。

在“追魂判”来说,定似为这一招要不能将长孙骥废於掌下,最低也可将他印上一掌,争回颜面。

谁知事实与所想相违,眼看两掌均已打实,只见长孙骥一闪,又脱出掌风之外。

“追魂判”卜英心中大惊,双掌一停,喝道:“少侠因何不肯还手?”

长孙骥笑道:“在下念老丈成名不易,故以不曾出手,如今,既是胜负不分,老丈何不就此收手?”

此时,如无诸人在场“追魂判”可能就此停手,再找机会,但先时话说得太满,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能就此罢手?

这也许就是武林中人宁折不弯的拗性吧?

何况,长孙骥一直就未动过手,虽然他步法神奇,但年纪轻轻地,哪会有深湛武学?如若以真才实学动手过招,怕不三招两式就将他收拾下。

但他没有想到,长孙骥身法,步法既是如此神奇,定是受过高人传授,掌法拳法难道没有玄奥之处?

“追魂判”卜英虽然自信之心甚强,但他也不敢大意,遂笑道:“少侠之言虽然有理,但今日相遇总算有缘,老夫若不能亲见绝学,岂不错过机缘?”

长孙骥闻言,心知若不令其心服,不知要缠到何时方休?

心中一动,笑道:“如此,不妨三招为限。”

“追魂判”卜英一怔道:“不知少侠三招之限,如何解释?”

长孙骥笑道:“三招之内,在下如不能取胜,即为败论。”

此言一出,不但“追魂判”暗暗骂道:“小子好狂!”

就是在场诸人,及远远伫立之“长安三雄”均为长孙骥之大言而色变。

“无影女”更是大惊失色,急闪身长孙骥跟前道:“长孙哥……”

长孙骥笑道:“姑娘且请一旁静观,在下自有制胜之道。”

“无影女”刚退出场外。

场中二人均已动手“追魂判”卜英出手仍是西方绝学“大手印”手法,但见每掌推出看似缓慢,实寓慢而实快。

长孙骥亦踩“六爻掠云步”似左实右,在掌风中穿插。

此时,不知是哪个好事之徒在旁高声喊道:“第一招!”接着:“第二招!”紧接着:“第三招!”

“无影女”的一颗心几乎跳出腔口,双手紧张得微微见汗。

就在第三招之声刚落,只见——

场中人影乍合又离,一声长-,一条高大的身影随着-叫声电射而出,瞬眼之间消失在密林深处。

诸人举目一瞧,只见长孙骥端立在场中,右手抓着一节破袖。

在场诸人均是武林健者,虽没看清长孙骥如何取胜,但听“追魂判”一声长-,已知他受伤不轻。

此间,众人均自忖并无“追魂判”那般身手,自然不敢再找长孙骥。

半刻之间走得只剩下“长安三雄”及“无影女”怔在场外,望着长孙骥。

长孙骥见诸人已走“长安三雄”仍在,不由冷冷地说道:“三位兄台留此,不知尚有何见教?”

“长安三雄”老大遂上前抱拳道:“在下三人风闻长孙少侠武学盖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瞻仰风采,今日一见,更甚闻名,未知,少侠肯下处杨某否?”

长孙骥见人家是闻名而来,忙陪下笑脸道:“在下一愚之得,焉敢当得起兄台夸奖?想“长安三雄”名震中原,小弟早有交结之心,惟不敢请耳。”

杨春闻言大喜道:“少侠何出此言,今日相识实杨某三生之幸。”

遂回头道:“二弟、三弟,快上前见过长孙少侠。”

数人互报了姓名,原来“长安三雄”老大杨春,老二杨秀,老三杨雄,均出自太极门门下。

“长安三雄”闻说“无影女”乃“栖霞老人”爱孙,更是喜不自胜。

数人立谈片刻“长安三雄”订下后会之日,即别过长孙骥与“无影女”迳回长安不提。

再说,长孙骥与“无影女”回到店中之时,只剩下“笑面罗刹”

母女、孔二先生及“仙-姥姥”。姜虚及诸少侠,已赶往“落星堡”阎小凤见长孙骥与“无影女”并肩入内,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这事落在孔二先生眼内,不禁暗暗忖道:“这对小儿女将来不知如何收场?”

“笑面罗刹”见长孙骥归来,就问其经过。

长孙骥遂一五一十诉说一遍,只瞒疗伤一节。

因为他入门之时,也看出阎小凤脸色不对,但,他问心无愧,故也不说出,但心中却有了一种厌恶之心。

就为今日一念之差,后来又生出不少事故,此时不提也罢!

“笑面罗刹”闻言长孙骥一掌震飞“追魂判”一节,不由惊喜参半。

只因“追魂判”在江湖是有名难惹人物,今日虽然胜了他一掌,将来不知会发生些甚么。

但“笑面罗刹”心知此事忧也无益,若说出来,徒乱人意,故以,隐住不说,谁知将来长孙骥险些丧生在“追魂判”暗算之手。

孔二先生此时,从身旁取出一纸交与长孙骥。

长孙骥接过一看,只见姜虚在留言中说道:“现在“八卦门”西梁会同峨嵋徒众,进袭“落星堡”盼见字,速回援助为要。”

长孙骥看罢,向“笑面罗刹”道:“娘,小婿意欲即刻赶往“落星堡”未知娘有何指教?”

“笑面罗刹”道:“忙不在一朝,明日动身亦不为晚,你自己身体亦须休息才对。”

长孙骥道:“救兵如救火,小婿意欲即刻动身。”

“笑面罗刹”略一停思,遂手解下“月魄剑”付予与长孙骥道:“但望你一路小心身体为要。”

长孙骥道:“小婿自当紧记在心。”

阎小凤上前一步道:“长孙哥哥,我同你一道去。”

长孙骥笑道:“凤妹,救兵如救火,愚兄先行一步,你可同娘一道随后前往就是。”

阎小凤小嘴一翘道:“我不!”

“笑面罗刹”道:“小凤不可缠住长孙哥哥,你可同孔伯伯前往。”

阎小凤道:“娘不去么?”

“笑面罗刹”笑道:“娘即刻就回返帮中,如何能随你等前往?”

长孙骥向众人道声再见,只见他肩不动,身形已消失店门之外。

长孙骥经过一阵奔驰,时已入晚,到了一小镇上,遂走入客店,道:“店家,住店!”

店小二忙笑脸上前道:“本店是老字号,上等房间,我这就带您去。”

吃过晚饭,长孙骥就往床上一躺,不一会已入梦乡。

夜半,四周空寂,陡然,有夜行人衣袂轻飘之声传来。

长孙骥闻声知警,一翻身下了床,忖道:“莫非又是哪个不开眼的,在动“月魄剑”脑筋不成?”

他一闻长剑,暗道:“如是有人再动脑筋到自己头上,定不轻易将他放过。”

院中此时却响起一片怒吼喝叱之声,他从窗隙中往外一瞧,只见……

院中正有两个大汉与两个少年,四个打成了两对儿。

两少年手中剑,剑法颇为精绝,进招收招皆见火候,真是剑似长虹,势若矫龙。

那两大汉,一使鬼头刀,刀法纯熟,招式奇诡,着着狠辣。

一个使的是一根宾铁棍,一套一行者,棍法亦见火候,使得风声呼呼,棍影如山。

晃眼间已二十余招。

两大汉虽是一阵猛攻急打,奈何对方年纪轻轻,一套剑法,却已得武当真传,剑招实为神奇。

青钢剑绕身飞舞,犹如一团青幕,真可说是点水不进。

看样子两少年要胜两大汉不难,但像是有所顾虑,所以有几次均放过机会。

这时,店中旅客均被打斗之声惊醒,有的胆大竟站在走廊处观望。

长孙骥忖道:“看两少年已有制胜之道,何以不肯痛下杀戒?”

他不禁四周一瞧,竟被他看出一点倪端。

原来屋-之下,站着三个颇为惹眼的人物,长孙骥才恍然大悟,不由暗暗说道:“原来如此!”

就这短短之间,场中胜败立判。

虽然两少年处处刀下留情,但那两大汉实非敌手,故以处处受制,处於下风。

就在两大汉即将落败之际,-下一老者暴喝道:“住手!”

双方闻声,均各虚晃一招,退去场外。

那老者接着说道:“这里不是地方,有种的郊外见下高低!”

说着人已走上墙头,一闪不见,接着数条身影均消失在黑暗中,院中又是一片沉寂。

长孙骥本不想多管闲事,但他与那两少年一见投缘,於是,亦随身紧跟而去。

就这短短时间,远处黑黝黝一片树林,已打得如火如荼!

长孙骥隐身在一棵大树之后,睁目望去,只见——

两少年愈斗精神愈狂,剑招愈使愈快。

那两大汉也不示弱,远见那用刀大汉,猛的凶睛一睁,一声怒吼,掌中刀一紧,招式顿变,招招指向对手少年要害下手。

那使棍的也是一声暴喝,手中棍突变,横七纵八,四面八方均是棍影。

两大汉一使拚命招术,两少年立现劣势。

长孙骥见状大惊,正想出手相助。

陡闻一声清啸。

两少年手中剑一紧,连演绝学三招,直将两大汉逼退数步。

使刀的大汉一声怒吼,已被在左肩处划了一道三寸长剑口。

场外老者一见,一声暴喝,已闪身入场,替下那受伤大汉。

长孙骥见状知那老者比那少年武功高出许多,那少年绝非其敌手。

但长孙骥江湖经验今非昔比,他绝不贸然出手,除非事出无奈。

此时,另一大汉亦同时受伤,伤得比使刀的更惨,只见他右手四指俱失,今后是再也不能使棍了。

场中,对方均是蓄势而待。

半晌,那老者道:“小子,何人门下,胆敢心黑手辣?”

左首少年道:“少爷武当门下,你又如何?”

那老者怪笑道:“小子,武当青阳子是你何人?”

左首少年道:“正是恩师。”

那老者一声长笑道:“老夫正无处找那牛鼻子,如今打了小的,看那老的还会当缩头乌龟不?”

左首少年闻言怒道:“老鬼何人?胆敢出言伤我恩师?”

那老者哈哈大笑道:“小子听着,老夫“五台一魔”是也!”

左首少年道:“原来是恩师手下败将,亦敢言勇!”

那老者似是被这句话激怒,一声暴喝道:“小子,找死!”

说话声中,一股强猛的掌风已随手袭出。

长孙骥一见掌风不由大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