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第175章 第175章挑动人心

第175章 第175章挑动人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能急,越是在紧要的关头,越要沉稳。

武媚娘惊叹的望着李初,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李初为什么会有这么过人的自制力?为什么就算心中再不愤再不平也依然保持自我?不会因为权势而迷失心智?

本来一切都准备好的,武媚娘以为李初因为她册封礼哲为太子,更将李初禁足在公主府,李初或许会一气之下起兵造反。

李初如果造反,武媚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夺取李初,所有的一切,包括她的身份,爵位,名声还有权利。

能够给李初一记重创,是武媚娘一直希望能够做到的。直到现在为止,武媚娘打倒了太多的敌人,独独李初让她如芒刺骨。

想过无数的办法要将李初击溃,但是直到现在,武媚娘都没有能够抓到可以将李初打入尘埃再也无法翻身的把握。

没有机会那就创造机会,武媚娘觉得她终会能够打败李初的,却怎么都想不到,事至于此,李初还能静得下心来练字。

“你想等一个机会,你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吗?”武媚娘一直让人盯着李初的一举一动,却发现从她派人颁下诏书之后,李初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往来的意思。

武媚娘从来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但是面对李初的时候,她的自制力突然亦马德里薄弱了。

因此武媚娘才会连夜来到公主府,想听听李初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什么。

“现在绝不是合适的时机,因为陛下准备好陷阱等着我往下跳,至于其他的人,那些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人太多,也一定在等着我出手。”李初和武媚娘分析自己为什么不出手的原因。

身居高位这么多年,李初做了太多利国利民的事,却也损及太多人的利益,想让李初死的人从来不少。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李初早就已经被人杀掉。

那么现在更是李初不能轻易出手的时候,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李初布局那么多,必有问鼎江山之心。偏偏武媚娘忽然立李哲成为太子,这对李初来说就是晴天霹雳。

没有人会觉得这个时候的李初还能沉得住气,不会在自己的权势地位都算相对稳固的情况下一击而出夺取皇位。

只是连武媚娘都失望了,李初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沉得住气的情况下,反而稳稳当当的在公主府里练字。

“让陛下失望了。”先前李初就和太后们商量过,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或许就在等李初出手,一旦李初出手落人于柄,迎接李初的将是灭顶之灾。

如今武媚娘亲自前来,正好印证了她们的所有猜测。

李初有时候都想问问武媚娘果真就这么容不下自己?费尽心思就想要她死吗?

“即使失望,同样也觉得你很出色,比任何人都要出色。”多少人就是这么临门一脚的时候,反而自乱阵脚。

总以为到手的权利被人轻而易举的给了别人。那是多么让人无法容忍的失去,也是令人不择手段也要夺到唾手可得的东西的动力。

武媚娘纵然失望,却也不能否认自己在得知李初如此沉稳的情况下,内心升起了赞许。

“多谢陛下夸奖。”没想到武媚娘刚刚一副生气的样子,转过头又对李初赞许有加。

李初客客气气的道一声谢,感谢武媚娘对自己的认可,总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的呢。

武媚娘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李初会安安分分的待在公主府里的。在李初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前,武媚娘不把她放出去,她都会安守本分。

“你觉得这一次我会关你多久?”从武媚娘掌权以来,几次三番关押过李初,让李初禁足公主府内,只是都没有几天又把李初放出来了。现在李初觉得武媚娘会什么时候把自己放出去?

“这一次只怕和之前的几次都不一样,陛下是不会轻易放我出去的。”李初很清楚的知道眼下的情况和从前截然不同,武媚娘会亲自前来会问李初这一句就足够证明李初的猜测是对的。

武媚娘点点头,“不错,这一次和之前全然不同。你可知道从我颁下将你禁足公主府的诏书以来,多少人松了一口气。”

李初在洛阳经营多年,朝中内外到处都有李初的人,军中更是。很多人都担心李初想要成为武媚娘的继承人,所以这个时候李哲成功取而代之,他们都担心李初会谋反,所以武媚娘把人关起来,许多人都高兴坏了。

把李初这个最有可能危及李哲的人关起来,从此就没有人可以和李哲抗衡,他们陛下做了件好事。

李初道:“我知道。”

那又如何?权力这种事,不见得如太多的人所愿,最后就能够顺利达成。

身为女儿身,连武媚娘都知道生而为女是李初最大的错,其他的人,那些个男人,他们又是多么的希望李初这个冒头最欢实,眼看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武媚娘继承人的人,能够早早的败下阵来。

武媚娘这个女皇帝有一个就够了,再来一个,他们受不了!

“往后好好的呆在公主府,不要与外人接触,因为朕不想再听到关于你和外界联系的关系。军校,我会交给末儿打理。”换而言之,武媚娘不仅把李初禁足公主腐内,更不许任何人来看望李初,真是够狠的啊!

“陛下尽可放心,没有陛下的旨意,我绝对不会踏出公主府一步,也不会和任何人有所往来。”李初竟然这样保证,何尝不让武媚娘琢磨不透李初的心思,偏偏武媚娘看过去的时候李初冲她笑了。

武媚娘前来是打听李初的想法的,如今不能说是没有收获,却让武媚娘更清楚地意识到李初对于皇位的势在必得。

外面的人对李初虎视眈眈,都想抓住李初的把柄。好啊,李初在他们想要对付自己的时候沉下气来,就是不让他们如愿以偿,只能证明李初在等合适的出手机会。

“那你好好待着吧。”武媚娘和李初一番交手依然是武媚娘败退,气的武媚娘挥袖离去。

萧太后:“总觉得武皇学不乖,明明知道在群主这里讨不了好,还一而在再而三的挑衅。”

宣太后:“换了是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击溃群主的大好机会,你会愿意承认自己费尽心思的布下局,最终一无用处?”

换了是谁来,面对眼下的局面,都不会愿意承认自己不如李初,或是自己布下的圈套明明已经让李初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却依然没有用处。

武媚娘以己之心而度人,早就认定李初现在只是在僵持着,并不是真的无所谓。

可是和李初一番交谈让武媚娘意识到,李初确实对她接二连三的出招十分着急,再着急,人家也没有狗急跳墙。

越想越是让人气愤,武媚娘和李初不欢而散,这一团火发不到李初的头上,那发在谁的头上?

可怜的太子人选李哲就这样成为武媚娘的出气筒。

虽说刚被册封为太子,武媚娘先前偷懒的将朝中的大事尽都交给李初处理,如今李初被关在公主府,不许李初出来,也不许任何人前去探望,批阅奏折的事情就落在李哲的头上。

李哲有多少的本事?从他当过一回皇帝,偏偏没有几天就被武媚娘拉下马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因此奏折由李哲来批复,简直就是给武媚娘极好的机会把人骂得狗血淋头。

朝臣们看到太子被骂得连一句辩驳的话都不敢说,不知怎么的就想到李初代理朝事的时候,武媚娘就算想鸡蛋里挑石头,不好意思,李初就敢不惯着他们的皇帝陛下。

武媚娘想说李初怎么怎么批得不对,据理力争,武媚娘要是说得过李初,行,就按武媚娘说的。

只是仔细的想想,好像武媚娘想趁机发脾气都好难,李初批阅奏折,准是不准都是有理有据,而且更是站在天下百姓的角度行事。

再看看眼前的太子李哲,武媚娘都不需要特意找麻烦,随便拿出一份奏折来,到处都有问题,怎么李哲敢批?

太子有错,皇帝教训,就算朝臣也不能指责皇帝的错吧,那就有些颠倒是非。听着,看看差不多再出面平息陛下的怒火,别以为就只有太子怕皇帝,如今朝堂上的人要说不怕武媚娘的有几个,有胆子的站出来说?

终是只能让太子一个人承受皇帝的所有怒火,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谁让李初只有一个,敢和武媚娘硬杠上的只此一个,别的人,都乖乖的呆着,不惹事就好!

最终大家都是莫可奈何地看着李哲被骂,等武媚娘骂出心中积攒的怒火后,冲李哲道:“你去看看你姐姐这些年帮朕处理朝事批下的奏折,就算你没有脑子,照抄总是会吧?你是太子,国之储君,连当宰相她都知道先看看国中十年的奏折,还有各部的公文。你呢,你都做了什么?等着老天来告诉你,你这个太子应该怎么当?”

一声声的质问,显露的是对李哲的为满,没有办法,谁让李哲没本事,武媚娘不指望他比李初更出色,但至少总是学到一星半点吧,一个两个的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分明都是她和李治的孩子,脑子差别如此巨大,一度让武媚娘心塞。

李哲低下头,任武媚娘怎么骂就是不作声,这回可不能不作声,否则今天依然要继续接受武媚娘的责骂。

“是,孩儿立刻把姐姐这些年批过的奏折全都调出来,仔细看仔细学。”李哲心里苦,再苦也得受着。

太子,他就说过不要当这个太子,为什么一个个都要让他当。

武媚娘明明对李初赞赏有加,为什么就不能让李初担起这个天下,反正武媚娘都成为女皇帝,再来一个女皇帝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内心腹诽着,李哲却绝不敢再说出口。

被废过的皇帝,那么十几年在房州漂泊,李哲尝尽人间疾苦,并不想再来一回,所以他一定会好好的听话,努力当好一个太子,绝对不会让武媚娘心里不高兴,再把他赶出去。

“下去吧。”瞧着李哲逆来顺受的样子,武媚娘心里更生气,终是没有再说出什么话来,只想来个眼不见为净。

李哲暗暗松一口气,赶紧的退下去,武媚娘望着他,眼中闪烁着令人畏惧的寒气,“既然你们都这么不争气,该你们让路。”

随后,武媚娘颁下诏书,封武轮为相王,复姓李,李旦,执掌左右领卫。太平公主为军校之长,代掌军校。

众人听到这样的诏书,根本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怎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李旦是当过皇帝的人,太平公主,武媚娘刚把一个大权在握的安定公主关在公主府里,现在打算再扶起另一个同样大权在握的公主吗?

有人想喊头痛,在这个时候,狄仁杰病重,自李初被武媚娘夺去宰相之位后,这么多年来都是狄仁杰为宰相之首,武媚娘十分的倚重,朝中皆称狄仁杰一声国老。

狄仁杰并不年轻,此时病重,太医前来诊治皆道回天乏术,时日无多,狄仁杰在此时只有一个恳求,请武媚娘同意让他最后见一见安定公主李初。

谁也没有想到狄仁杰这样的国之宰辅,在最后对武媚娘请求,竟然只是想见一见李初。

李初自被禁足以来已经有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武媚娘不许任何人去探望李初,也不许李初踏出公主府一步,狄仁杰不是没有请求过武媚娘让他去见一见李初,但是武媚娘一直不肯同意,时至今日狄仁杰依然不肯放弃。

武媚娘感于狄仁杰一生为国尽忠,亦是能吏,终究同意狄仁杰的一番请求,李初被破例放出,前往狄仁杰的府邸。

狄仁杰看到李初的时候显得十分开心,笑着打起招呼,“公主殿下。”

“狄大人。”或许是因为病痛过于折磨,狄仁杰和先前李初看到的精神抖擞的样子截然不同,更带着许多的疲惫。

“陛下仁厚,能让我在死前得偿所愿,我要拜谢陛下。”神情间对武媚娘的感谢真心实意,狄仁杰原本就敬重武媚娘这个皇帝。

这么多年来为朝廷办事,为武媚娘办事,一直也是尽心尽力。这些武媚娘看在眼里,李初同样看在眼里,比狄仁杰还要年长的武媚娘还在,狄仁杰却要去了。

狄仁杰谢完武媚娘,望着李初显得有些无奈地道:“公主殿下能够沉得住气没有中陛下的计,这是好事。”

显然,武媚娘的一番算计,并不是只有李初看破,狄仁杰也瞧得分明,只是李初一直没有按照武媚娘想的那样出手,狄仁杰也就不需要提醒李初。

“狄大人放心,往后我会比现在更沉得住气。”李初的心思狄仁杰也知道,也正是因为李初对狄仁杰的坦白,所以武媚娘才会知道李初对于皇位起了觊觎之心。

狄仁杰让李初过来是因为什么李初其实心中有数,一个忠于李唐江山的人,这一辈子都在为复李唐山河而努力,如今他担心将来有一天,李初或许会做出一些伤害李氏宗亲的事来。

“公主殿下其实知道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公主殿下就不能放弃吗?”此时此刻,狄仁杰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请李初放弃。

“不能。从前没有想过也就罢啦,从我决定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再也没有想过要放弃。”怎么可以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弃呢?

李初努力了那么久,奋斗了那么久等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够站在最高的位置上。那么他就可以全心全意的保护身边的人,不需要再像上一回一样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死去却无能为力。

“可是太子立了。公主不管怎么出手都会居于下风,更别说陛下在身后虎视眈眈。”如果李初要和李哲对抗起来,只会着了武媚娘的到,恰是武媚娘求之不得的事情。

李初摇摇头,“从一开始我要对付的人都只有陛下。就算显儿被立为太子也没关系。我不需要同他争,他会愿意双手把皇位给我,这一点狄大人相信吗?”

询问狄仁杰是否相信这一点,狄仁杰微微怔住了。

总以为李初争夺的是皇位,那么早晚有一天就会和李哲对上,凭李哲的本事绝对不是李初的对手。

狄仁杰怎么就忘记了,其实打从一开始,李哲就不是一个合适的太子人选,更不想成为一个太子。

被废过一回的皇帝绝对还会记得自己经历的痛苦。

当不好一个皇帝,就该让有本事的人来当。李初恰巧就是李哲相信的那一个人,如果有一天李初和武媚娘斗出了胜负,李初开口想要这个皇位,李哲绝对会二话不说的把位子让给李初。

想明白这一点,狄仁杰大笑起来,“终究是我把公主当成了其他一样的人。而忘记了公主从来不是可以限制的那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