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奥利弗的故事 > 第34节

第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对香港没有留下多少记忆。www.maxreader.net只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到玛西-宾宁代尔是在香港。

我们是星期二早上离开纽约的,中途飞机只在费尔班克斯1停了停,加了一次油。我倒很想在阿拉斯加实地来一客“烤阿拉斯加”2尝尝。玛西却一心想出机场去打一场雪仗。两个人还没有来得及商量妥当,扩音机里已经在叫我们登机了。

1在阿拉斯加州。

2一种甜食,又叫烘烤冰淇淋,即在冰淇淋蛋糕上覆以经过了烘烤的蛋白。

我们两个人占了三个座,睡得真是能有多舒服就有多舒服。按不住这过节一般的兴奋的心情,我们居然也加入了那班没正经的男女所说的“高空俱乐部”。也就是说,人家乘客都在欣赏屏幕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为了一把金元而把大批坏蛋开枪打倒,我们却在那里偷偷尝我们爱的滋味。

1美国著名电影演员。

飞机在东京着陆,已是星期三(!)的傍晚了。在这里换机,中间有四个钟头的间隙。经过了二十个小时的飞行加缱绻,我已是疲惫不堪,所以就在泛美航空公司的转机休息室里找了一张长沙发,不客气呼呼大睡起来。玛西却依然精神十足,她早就约好了几个人从市区赶来跟她在这里碰头,此刻她就在跟他们谈判。(这并不违反我们事先达成的协议,我们说好了她要办四天的公事,剩下两个星期我们就什么都不管,痛痛快快度我们的假。)等到她来把我叫醒,登机转飞香港时,她跟那位专门供应精致小商品的日本商人高岛矢之间的一笔时髦珠宝饰物买卖,也已经连每个细节都谈妥了。

我再也不睡了。我太兴奋了,巴巴的只等着看香港那港口一带的灯光。一直到快近午夜时分,飞机徐徐降落了,这时一派闪耀的灯光才终于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个场面真比我以前见过的照片还要美妙十倍。

有一位叫约翰-亚历山大-项的,到机场来接我们。显然他就是替玛西照看在港一应业务的头号主管。他年已三十好几,一身穿着都是英国货,说话的口音却是一副美国腔。(“我是在美国念的商学院,”他说。)他老是喜欢说“一切ok”,他为我们作出的种种安排也确实可以赞一句“一切ok”。

因为,飞机降落后还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已经离了机场,穿过港湾,前往我们下榻的维多利亚了。我们搭乘的是一架直升机。从机上看去,那个景色真是太壮观了。整个城市,就像嵌在黑沉沉的中国海上的一颗钻石。

“本地的俗话说得好,”约翰-项说。“‘万点灯火一天红’呵。”

“都这么晚了,怎么他们还没睡觉?”我问。

“过我们的新年呗。”

瞧你这糊涂蛋,巴雷特!你是干什么来的,怎么都忘记得干干净净了!亏你还研究过今年是狗年呢!

“那你们要到什么时候才睡呢?”

“啊,过个两三天也不算什么希奇。”项先生说罢一笑。

“我可顶多只能再支撑半分钟了,”玛西叹口气说。

“你该是累了吧?”这个龙马精神的奇女子也会说这样的话,倒着实使我吃了一惊。

“累透啦,明儿一清早的网球也不想打了,”她说完,还在我耳朵上亲了亲。

黑夜里我看不到这别墅的外貌。可是那屋里装修陈设之豪华,简直就跟好莱坞电影中看到的一样。别墅高高的坐落在半山腰里。也就是说,比下面的港口要高出近一英里(我们乘坐的直升机都没有飞得这么高呢),因此从后院里远远望出去,那景色是绝美的。

“可惜眼下是冬天啦。天太冷了点,不然还可以下游泳池里去打几个转,”约翰说。我倒没有留心,原来花园里还有个游泳池呢。

“我的脑袋这会儿就在直打转呢,约翰,”我说。

“他们这里的时装展览为什么就不在夏天办呢?”玛西问。在这别墅里当差的总共是一个“阿妈”,两个男听差,他们正忙着把我们的行李搬进来,打开箱箱包包,把衣服挂好,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只好闲聊天了。

“香港的夏天可不是怎么好过的,”约翰回答说。“那么高的湿度,才不好受哪。”

“是啊,湿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说这话的是巴雷特,他事先早已把资料看得烂熟,这会儿虽然困倦,这一条还是记得的,所以就引用了。

“对,”项先生说。“跟八月里的纽约差不多。”

显然他是不大愿意承认香港也不是桩桩件件都“一切ok”的。

“明天见了。我希望你们能喜欢我们的城市。”

“啊,那是一定的,”我回答得十二分得体。“贵地真堪称流光溢彩,花团锦簇。”

他走了。我这句文绉绉的评语,无疑使他听得很得劲。

玛西和我疲劳过了头,反倒又不想睡了,我们就索性坐一会儿。男听差里那个当上手的送来了葡萄酒和橘子汁。

“这个安乐窝是谁的?”我问。

“是一个房地产大老板的。我们只是租用的,一年一算。我们进进出出的人多,自己立个门户比较方便些。”

“我们明天干什么呢?”我问。

“喔,还有不过五个来钟头,就要有车子来接我去我们的办事处。接下去我要设午宴招待金融界巨头,少不得要谈笑风生周旋一番。你也可以来参加嘛……”

“多谢,我就免了吧。”

“那我就让约翰来听你使唤。让他陪你去游览游览。看看胡文虎花园1,逛逛市场。下午可以去一个小岛上玩玩。”

1即虎豹别墅。

“就我跟约翰两个人?”

她笑笑。“我还想让他陪你去沙田看看。”

“对了,就是那个万佛寺。对不对?”

“对,”她说。“不过大屿山那边还是改天就你我两个人去,我们可以在那里的宝莲寺过夜。”

“哎呀,你对本地还挺熟呢。”

“我来过好多次了,”她说。

“就独自一人?”我掩盖不住内心的妒意。这次我跟她来香港玩,我要从头到底不容外人插足。

“岂止是独自一人,”她说,“简直是了然一身寂寞得要命。只要一望见落日,这种寂寞之感就来了。”

好极了。她也加人望落日的队伍了,不过她还是个新手,我来教教她。

就明天吧。

我当然还得买架照相机。

第二天早上约翰把我带到九龙,在气派宏伟的海运大厦我买了好多摄影器材,价钱便宜得差不多像白捡。

“怎么搞的,约翰?”我问。“日本制造的照相器材卖价比日本国内还低。法国香水比巴黎还卖得便宜!”(我给玛西买了一些香水。)

“这就是香港的奥妙。”他说着微微一笑。“这个城市,神着哪。”

我首先得去看看那间新春的花市。“彩虹村”里各色菊花、水果,还有描金的神像画轴,多得都摆不下了。我那架新买的相机自然是大开洋荤,把这绚丽多彩的场面用彩色胶卷拍了个够。(我还给玛西买了好大一束鲜花。)

随后又回到维多利亚来。来到一处,只见街道都是一级级上山坡的。简直就是一个旧金山,只是道路很窄,街市更是密如蛛网。我们去了“猫街”1,街上的货摊都挂起了大红绸扎的彩球,什么东西都有叫卖——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挖空心思也想像不出来!

1香港一些导游手册向游客介绍的游览景点里有一处叫“猫街”。“猫街”其实不是正式的街名,本地人管这条街叫摩罗上街。这是一条“古玩街”。

我吃了一个“百岁蛋”1。(嚼了嚼,觉得有股怪味儿,我就赶紧咽了下去。)

1即松花皮蛋。

约翰老老实实告诉我,实际上做这种蛋至多只消几个星期的工夫。

“做起来要加上砒霜,蛋壳上还要涂上一层泥。”(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的蛋早已入了肚!)

我们还经过了一些卖草药的。可是对那些草籽啦,真菌啦,还有海马干啦,再向我兜卖我也不感兴趣。

再过去是酒店,店里卖的……却是蛇酒!

“不行,约翰,”我说,“这蛇酒我受不了。”

“哎呀,这酒可灵啦,”我见了这样的奇风异俗吓得大惊失色,他看着觉得挺有趣的。“蛇毒和了酒喝,是一味很常用的药。那功效可神啦。”

“你举个例说呢?”

“治风湿就有效。还有壮阳之功。”

但愿我眼下全都用不着。

“我记在心上就是,”我说,“可今天我看到这儿兴致也已经尽了。”

于是他就驾车送我回到别墅。

“如果你早上起得早的话,”车子一停下,约翰便说,“我明天可以带你去看一样有趣的。是体育运动方面的。”

“啊,我最喜欢体育运动了。”

“那我七点钟来接你,好不好?植物园1里有打太极拳的。可有意思了。”

1指香港动植物公园。

“ok,”我说。

“祝你晚上过得愉快,奥利弗,”他临走时说。

“谢谢。”

“说实在的,香港之夜天天都是愉快的,”他又添上了这么一句。

“玛西呀,我真只当自己在做梦了,”我说。

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已经来到了海上。这时太阳早已半落西山。我们坐了一艘小船去“香港仔”,那儿“水上饭店”1林立,望不尽的一片灯彩。

1当地人所谓“海鲜舫”。

“照俗话说起来该有万点灯火,”宾宁代尔小姐说,“所以这还没有进入佳境呢,奥利弗。”我们在荧荧的宫灯映照下吃饭,盘里的鱼刚才还在水里游得挺欢呢,是我们现点下锅的。我还尝了几口葡萄酒。这酒是——旁边该没有中央情报局的眼线吧?——红色中国来的,味道相当不错。

此情此景,真恍若神话世界一般,可惜一谈起来,又免不了都是那老一套了。比如这一天来她都干了些什么劳什子。(我是已经只有来一声“哇!”或“好家伙!”的份儿了。)

她中午宴请了金融界的那一班达官贵人。

“他们的英国味儿太浓了,”玛西说。

“这是块英国的殖民地嘛。”

“话虽是这么说,可这班大人先生的美梦也做得太美了,他们还指望女王陛下来为他们新建的板球场揭幕剪彩呢。”

“不奇怪!那才叫够味儿呢。我看女王陛下还真会大驾光临呢。”

上甜点了。我们于是又谈起了我们的这次“忙里大偷闲”,只要再过两天,就可以大玩而特玩了。

“约翰-项人挺机灵的,”我说,“他充当导游很善于激发你的游兴。不过我是不想先去爬太平山1了,还是让我过一天握住你的手,跟你并肩站立在山顶上。”

1即扯旗山。香港本岛的主峰。

“这样吧。明天我跟你在山顶上碰头,咱们就专门去看日落。”

“太好了。”

“咱们约好五点钟碰头,”她又补上一句,“地点在山顶的最高峰。”

“就用这共字号的葡萄酒,为咱们干一杯,”我说。

我们亲了个嘴,快活得都飘飘然了。

要等太平山顶上暮色降临,这白天又怎么打发呢?

好吧,先去看太极拳。约翰是精于此道的,一招一式都说得出名堂。那全凭内功,制约自如,真是绝了。看完打拳他又提出到胡文虎花园去看玉器展览,就在那边吃些“点心”权当午餐。我说好,只要不让我吃蛇就行。

拍过了五十七张柯达彩色照片以后,我们便坐下来喝茶。

“玛西今天也不知在办些什么公事?”我问。我这是想抚慰抚慰约翰的意思,他可毕竟是玛西手下的一名要员,不是个一般的导游。

“她今天要跟工厂的负责人开会,”他说。

“宾宁代尔公司也有工厂?”

“严格说来这些工厂并不是公司的。我们只是跟他们订了包销合同。这也是我们企业经营中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发挥我们的所谓香港优势啦。”

“什么样的优势?”

“人力的优势啦。用你们美国人的说法,就是劳动力。香港人干一个星期挣的钱,还赶不上美国工人一天的工资。有的甚至连这么一点都还挣不上……”

“哪些人呢?”

“童工的工钱就别想跟成人工比。能拿到一半就心满意足了。结果呢,一件漂漂亮亮的衣服在纽约的交货价格,才及得上美国或欧洲市场价格的一个零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