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超载 > 第三节

第三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停电的时候,”凯伦·斯隆坐在轮椅里说道,“乔西和我正坐亨珀丁克回家哩。www.xiashucom.com”

“亨珀丁克是什么?”尼姆迷感不解。

凯伦温情而又满面春风地朝他嫣然一笑。“亨珀丁克是我那辆非常非常美丽的汽车。这部车子我喜爱极了,简直不忍心把它叫做车子,所以给它取了个名字。”

他们呆在凯伦住的公寓的起居室里。这是十一月第一个星期的一个夜晚,时间还很早。尼姆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几经推迟,才接受了凯伦的邀请,来和她一起吃晚饭。凯伦的助手兼管家乔西正在厨房作饭。

这套公寓房间里灯光柔和,温暖舒适。而室外却刚好相反,加利福尼亚北方的大部地区正遭受来自太平洋的八级大风的袭击。三天以来,狂风呼啸,大雨滂沱。他们谈话的时候,雨点正猛烈敲打着窗子。

其它的声音却柔和地交织在一起。这里有帮助凯伦呼吸的电动呼吸器不断发出的嗡嗡声;有随之而来的空气进出时发出的咝咝声;也有厨房里传来的碗碟轻轻磕碰声以及食品橱门开关的响声。

“刚才谈到停电,”凯伦接着说了下去。“我那时刚看完电影,是在一家便于轮椅出入的戏院看的——我现在有了亨珀丁克,可以做很多过去做不成的事了——当乔西开着车子时,所有的街灯和房子里的灯一下都灭了。”

“范围几乎有一百平方英里大。”尼姆叹了口气。“全部用电都停了。全部。”

“是啊!不过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但我们也可以看得出范围很广。所以,乔西就把车子一直开到红杉林医院,我几时出了问题,总是到这家医院去看的。医院有一台应急用的发电机。那里的工作人员照料着我,我在医院呆了三天,等家里又有了电才回来。”

“其实,”尼姆对她说,“你讲的这些情况我早已大部分都知道了。爆炸和断电发生以后,我一有空就给你打了电话。我当时在办公室,是刚刚从家里被叫到办公室来的。电话没有人接,我就派人和医院联系。医院的电话号码在有关你的情况登记表上边有。医院告诉我们你在那里,我就不操心了,因为那天晚上我忙得不可开交。”

“这件事太可怕了,尼姆。不光是断电,还有两个人被害死了。”

尼姆说:“是啊,他们都是老人了,都是拿养老金的。只是因为我们缺乏有经验的警卫人员,才又把他们找回来工作的。不幸的是,他们的经验都过了时。我们后来发现他们过去对付的充其量是一个偶尔闯进公司来的人,或者是一些小偷小摸。他们哪里是杀人凶犯的对手!”

“肇事的人还没抓到吧?”

尼姆摇了摇头,“这个人我们和警方找了好久了。最糟糕的是,这人是谁,从哪里出来活动,我们还一点都不知道。”

“他们不是一个叫做‘自由之友’的组织吗?”

“是的,但是警方认为这个组织人数不多,也许不过五六个人,出谋划策的头头是一个男人。警方说,到目前为止发生的全部事件中都有些相似之处,就象一个人的笔迹总有共同之点一样,可以说明这一点。这个人不管是谁,反正是个嗜杀成性的疯子。”

尼姆讲话时颇带感情。最近这次爆炸事件对金州公司整个系统产生的后果,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在一片非常广大的地区,住户、商店、工厂都无电可用,有的三四天,有的长达一个星期。这使尼姆想起哈里·伦敦几星期前讲的一句话:“这些疯子也机灵起来了。”

只是通过大规模、高代价的努力,其中包括动用金州公司全部备用的变压器,又从另外的公用企业借了一部分,还把一切可用的人力都调来进行修复工作,这才做到这么快就恢复了供电。即便如此,金州公司还是挨了批评,说是它未能适当地保护自己的设备。《加利福尼亚检查报》在一篇社论里气势凌人地写道:“公众有权质问金州公司是否在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的重演。据现有材料判断,答案曰‘否’。”然而,这家报纸对金州公司怎样才能昼夜二十四小时处处保护它那庞大而又广阔的输电网,却又提不出什么建议。

同样令人沮丧的是找不到任何立即可用的破案线索。不错,执法机构又获得了一些声波纹,它和早先得到的那些声波纹同属于一个人。这些是从一家广播电台在爆炸后的第二天收到的一篇夸夸其谈的讲话录音里弄到的。还有,发现了些粗斜纹布的线头,这些线头是钩在两个警卫被害地点附近的一段割断的铁丝上的,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从凶手穿的外衣上钩下来的。同一段铁丝上,还露出干了的血迹。经过测定,发现血型和两个死去的警卫的血型不一样。不过,正如警方一名高级侦探一时坦白告诉尼姆的:“这些证据,要是我们手里有人或有物能对得上号的话,是会大有用处的。但我们现在却和过去一样还没有抓着任何东西。”

凯伦打断了他的思路,说道:“尼姆,我们分手差不多两个月了。我真想你。”

“我很抱歉,真的很抱歉。”他后悔地说。

现在他人到了这里,反而不明白他为什么竟然这么久没上这儿来过。凯伦跟他记忆中的一样美;几分钟以前他们亲吻的时候——吻得那样依依不舍——她的嘴唇同以往一样柔软,仿佛刹那之间,时间上的间隔已经消失了。

尼姆还意识到另一点:他和凯伦在一起,有一种宁静平和之感,他认识的人很少是这样的。这种感受是难以形容的,也许只能这样说吧:因为凯伦对自己生活上的局限性已经安之若素,她就散发出一种宁静和睿智,使人悟到人间的其它问题也都可以得到解决。

“你近来日子很不好过,”她谅解地说。“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读过报纸对你的评论,也看过电视关于你的报道。”

尼姆作了个鬼脸,“你是指图尼帕听证会吧。人们都说我丢了脸。”

凯伦尖锐地说:“你和我一样,都不相信这一点。你当时说的那番话是有道理的,但大多数的报道都有意贬低你讲话的那一部分。”

“随便什么时候,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来当我的公众关系部部长。”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那件事发生之后,我给你写了一首诗。我本来打算寄给你的,继而一想,你也许谁的信都懒得看,不管信里写了些什么。”

“不是谁的信都不愿看,而是大部分人的信。”他问道,“你把那首诗留下来了吗?”

“留下了,”凯伦点头示意说,“在那儿,往下数第二个抽屉里。”

尼姆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对面书架下的一张写字台旁。他打开指定的那个抽屉,看见最上层有一张凯伦专用的蓝色信笺,就把它抽了出来。信纸上有打字机打的字,他读了起来。

手指有时确实会往回移动,

不是为了重新写,而是为重新读;

那曾被屏弃、被嘲讽、当作笑柄的事物,

可能要等整整一两个月,

甚或几年,

才被当作智慧而受到欢呼,

这智慧当时已有人直言不讳,

那时他需要智者的大勇

手指有时确实会往回移动,

不是为了重新写,而是为重新读;

那曾被屏弃、被嘲讽、当作笑柄的事物,

可能要等整整一两个月,

甚或几年,

才被当作智慧而受到欢呼,

这智慧当时已有人直言不讳,

那时他需要智者的大勇

才能忍受辱骂,

面对那些鼠目寸光的人们。

亲爱的尼姆罗德!

千万不要忘记:很少有先知

在首次揭示不受欢迎的真理那天

夕阳西下之前

就受到赞赏。

然而有朝一日,当你的真理

已经昭然若揭,

那揭橥真理的人也得到昭雪,

在那收获的时刻,

切记要仁慈宽厚,胸怀坦荡,

对人世的反复一笑置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