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七零之彪悍娘亲 > 分麦子

分麦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月姑晕倒以后之后, 隔天晌午又晕倒一次,看着要不行似的。www.zhongqiuzuowen.com

对于黄月姑晕倒的事儿,最懊恼的莫过于宋长顺了。大队长让他根据情况安排生产队的生产, 不要一味求快累坏了社员们, 这样会连累大队在外的名声。

宋长顺也是气得很, 要这样的话死了男人儿子读书的,就得全大队养着呗?

他乐意, 可别人不乐意呢!

一到分粮食的时候就有人指桑骂槐,嫌弃黄月姑家拖后腿。一到分派任务的时候, 就有人冷嘲热讽他是不是又偏心黄月姑那个寡妇给她分轻快活儿。甚至还有人编排他,是不是看上寡妇, 暗地里有一腿,要不怎么处处向着黄月姑?

他娘的, 都眼瞎?他哪里向着她了?他躲她急不迭好吧!

所以说, 他这种底层小干部最他娘的难做人了!上下不讨好, 有事儿都找他麻烦!

不过他也不想让大队长再点名说自己不体恤社员, 便把黄月姑调去跟老头子们一起装车了。

她一个女人, 老头子们也不可能让她装车, 于是就让她牵牲口。

这下黄月姑倒是成了最轻快的,每天只牵牲口就好。

不过福爷爷又主动换到别的组去, 反正不和黄月姑待一起, 他要避嫌,不给别人说闲话的机会。

姜芸她们割好了,一捆捆地打好放在地里, 装车的就来拉去场里集中晒干、打场脱粒。

看黄月姑那副我弱我有理的样子, 孙桐就没好脸色。

姜芸悄悄道:“你这是干嘛呢?”

孙桐怎么格外针对黄月姑?

孙桐冷哼一声,“你可别被黄月姑给骗了, 她要是找你说什么,都不用听她的。一肚子花花肠子。”

姜芸:“我和她远着呢,很少打交道。”

孙桐:“反正你听我的没错,咱们和她不一路人。”

姜芸点点头,“行,听你的。”

在黄月姑和孙桐之间,想也不用想,姜芸自然和孙桐好。

麦收真是又忙又累,中间还下了场雨把社员们累得跟抱窝鸡一样疯转。

可总归时间短,忙一阵就能休息。只要村干部发狠,吆喝着社员们一顿抢收,顶多半个月就能变成麦粒。

晒干了小麦除了交公粮,还要留足秋后种冬小麦的种子,再留一些备用粮,剩下的就分给社员们。

大队一年分两三次甚至四次粮食,端午节以后分小麦,秋天分高粱、谷子、花生、地瓜等,一般过年的时候还会分一次,提防有些人家贪吃把粮食都吃光没的过年。

不过这样一来对大队仓库的要求就很高,既要防水防潮,还得防老鼠。

今年因为找黑猫抓过一次,各大队发现粮仓里真的没有老鼠,简直是奇迹!

这黑猫太厉害了,抓过老鼠以后,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老鼠的踪迹。

这可不是其他猫能比的!

大队平时为了抓老鼠也养猫的,但是那些猫隔几天抓一只,老鼠藏在窝里永远都抓不尽的。

有几个大队一高兴,特意来给姜芸家送新麦子,约好秋天的时候再请黑猫去抓老鼠。

小哥俩就拿本本记下,谁预约的早,谁就能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自然是红丰大队和红星大队。

收完麦子以后,就进入伏天,蝉鸣阵阵,天热得格外厉害。

小哥俩已经换上姜芸新做的短裤褂头,国防绿、细白皮、小平头,把小哥俩打扮得白净整齐的,跟朵梨花一样。

虽然收麦子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一样整天在地里跑,被毒辣辣的日头舔着,可因为基因好,加上有姜芸的灵泉滋养,小哥俩依然白里透红。

蛋蛋兄弟等孩子却无差别地都晒成了黑蛋。小哥俩在一众孩子里,白得耀眼。

他们俩现在业务成熟,包括收柴火,收治抱窝鸡、带着黑猫去周围社员家里杀老鼠赚鸡蛋、赶集卖鸡蛋、卖菜。

姜芸家菜园如今郁郁葱葱的,长得非常快,尤其黄瓜、番茄这种受女人孩子欢迎的蔬菜更是受到特别关照。

自家吃不完,除了送给村里要好的人家,小哥俩和福爷爷赶集的时候就推着去卖掉。

福爷爷原本大年纪的老头子,这会儿发现和俩小孙子一起身体居然变得年轻起来,充满了活力,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而郑毕臣在大葱试验田、番茄试验田、麦收之后,开始接连发表文章,不但省报纸、杂志,连市、县□□门都注意到他。

如今他不需要下地,只负责宣传、写文章,顺便赚稿费,一下子成了知青队伍里的风云人物。

县里还给他投来了橄榄枝,示意他可以去县□□门工作。一开始他还挺激动的,不过等他在姜芸家吃完饭,想想以后可能吃不到这里的饭,不能天天看到姜芸和小哥俩,他突然觉得县里的工作也不香了。

自己在红丰大队也能写稿子赚钱,还能看到姜芸,能吃到她做的饭。

然后只挣扎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就回绝了县里的工作,说要在红丰大队好好历练更纵深地学习。

他工作之余照旧往姜芸家跑,吃饭、浇菜地、推磨、帮忙干力气活,忙得不亦乐乎。

今儿大队里分麦子,按照人口数和工分来分,各家拿着户口本去领粮食。

姜芸只去大队部走了一圈和张爱英、孙桐几个说了说话,人太多轮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让小哥俩排队,她先回家收拾装粮食的大缸。

福爷爷是会计,要带着几个记分员一起打算盘、掌秤,也很忙。

郑毕臣就和小哥俩排队,这一次他直接跟任向成说好,把他那一份拿出来放在姜芸家。

任向成、杨晴等人觉得是应该的,人家郑毕臣不在知青点吃饭,还把口粮放这里也不合适,之前已经吃了俩月,也该知足。

但是其他知青免不了嫉妒眼红,男人嫉妒郑毕臣,女人嫉妒姜芸,背地里少不得编排一些不好听的。当然,没人敢当众说,既怕郑毕臣打架,也怕福爷爷问到脸上,只能私下过嘴瘾。

等小哥俩领了麦子,郑毕臣也领到自己的,他借了队里的小推车要一起推去姜芸家。

荆泽艳和一个叫常而复的男知青忍不住说风凉话,“郑毕臣,你这是真把自己当人家男人了啊?”

常而复笑得不怀好意:“老郑你可想好啊,你要是扎根在农村,你爸妈怎么办啊?我可听说了,她根本就不能生了,哈,一个被穿过的破鞋。”

哈了一声,后面的几个字没发出声音来,所以别人也听不见。

姜芸离婚以后,宋婆子恨得牙根疼,背地里没少散布姜芸的坏话,什么她不能生了、不检点如何如何的。

本身就嫉妒姜芸想寻摸她倒霉事儿的人自然如获至宝,私底下拿来嚼舌头。

郑毕臣推着麦子正要走,没听清他说什么,就问:“常而复,你说什么?”

小海耳朵尖,“他不能生了,他生什么?”

常而复见被小孩子听见,赶紧岔话题说自己什么也没说,他们听岔了。

郑毕臣却脸色一变,立刻就明白常而复说什么,他住在知青点,别人嘀嘀咕咕的事儿他虽然听不全,隐约能猜个大概。

之前他们没当着他的面说,他抓不到现行也不好闹,这会儿常而复当面说他立刻就冷了脸,“常而复,你说的是人话吗?一个大老爷们,嘴巴跟粪坑那么臭?”

常而复也恼了,“怎么,郑毕臣你以为你巴结上村干部,我就怕你?我他娘也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我怕什么啊?”

郑毕臣:“来你把话说清楚,谁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

常而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谁做了谁知道,反正不是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