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情缘与法缘 > 第十六章过年

第十六章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唉,我就一个女儿,今年应该是三十六岁了。www.jiuzuowen.com”“哦,她在哪工作?”“不在了,二十八岁那年就没了,癌症!”阿姨不再说话了,金凤的心忽然缩成一团,这个年龄,真是太可惜了,怪不得她这么伤心。

“阿姨,对不起,您外甥女家姓什么?”金凤从心里责怪自己不会聊天,赶紧转移话题。“没事,她走了快十年了,现在还算习惯了,一提起来心里不好受,刚走的那两年,接受不了,天天哭,想起来就哭一顿。”

那个大叔扶着阿姨的肩膀,轻轻地摇了摇,默默无语。“哦,我外甥女婿叫郑德广。”阿姨好像刚想起金凤的问话。郑德广,金凤心里一惊,这原来是郑德广媳妇的老姨,看样子比她外甥女也大不了几岁。

金凤心里的疙瘩始终解不开,郑德广做的事太损了,想起来就有气,跟他们家人的缘分还真大,头两天在医院伺候他媳妇,这又遇到他老姨。“哦,郑德广我认识,离我家不太远,隔了一条街。”金凤没有细说,她起心眼儿不愿提他们家的人。

“是吗?有时间去那串门。”阿姨的脸上,有些兴奋,初来这个村,人生地不熟,金凤是唯一比较熟悉的人。“好的,您二老要是闷得慌,去我家串门,我对象叫王军伟。”如果不是跟郑德来离婚,不是跟郑德广有过节,她一定会邀请老夫妻俩,去她家过年。

“好好,过两天,我女婿该回来了。”“您女婿?”金凤一愣,女儿都没了,怎么还有女婿,哦,也许人。家有孩子,过年了,肯定带着孩子来看姥姥姥爷。“是呀,女儿刚走的那两年,女婿都陪我们过年。”

“现在他也结婚五六年了,有个男孩,逢年过节,也带着孩子来,有时候还陪我们呆上一两天,怕我们闷得慌。”“哦,孩子是他和您女儿的吗?”话已出口,金凤就责怪自己不会说话,刨根问底。

“她和我女儿没孩子,结婚三四年,一直没要。”“那您女婿人还挺好的,您女儿不在了,他也成家了,还不忘照顾您。”“是,他和我女儿,俩人的感情太深了,和现在的这个媳妇不行,就是凑合着过,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女儿。”

“看,那个红色的大门,就是我外甥女家,有时间过来串门,咱们有缘,我也愿意有个人聊聊天。”金凤当然认识,那是郑德广家,每次经过那里,都会狠狠地朝门口瞪两眼,上辈子,欠他们老郑家的!

“好的,阿姨,有时间一定去,我也该回家看看了。”“今年咱来这过年,不知道启明还来不来。”金凤一惊,转身刚要离开,不禁问了一句,“您说的启明是谁?”“就是我刚跟你说的,我女婿,他叫黄启明。”“老伴,启明他一定会来的,他知道咱们今年来这过年。”

老两口朝大门走去,金凤痴呆呆地往家走,谁言天地宽,相逢皆有缘,真的没想到,黄启明竟是她的女婿,这么说他结了两次婚,在医院里遇到的,是他第二个妻子,那个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比瑞瑞小三四岁,算了算,她第二次结婚,正是我和郑德来离婚的时候。

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做夫妻的缘分,我结婚的时候,他肯定还在上学,我离婚的时候,她第二次结婚,可惜,上天没有安排我们相遇,呵呵,相遇了也不可能在一起呀,我们已经相差太多了,不用问,他现在的妻子,也是学历很高的。

不知不觉,来到家门口,金凤轻轻的叹了口气,我这是瞎想什么,还是过好眼前的日子吧。自从军伟出了事,就搬过来,和军伟的父母住在一起,郑德来留下的房子,暂时空着,他也不愿住在那。

“军伟,怎么站在门口,多冷。”“妈说你可能明天回来,我琢磨着明天大三十的,还有公交车吗!”王军伟拄着双拐,心中欢喜,脸上还有一点若无其事的样子。是,我想上午回来,没赶上车。”金凤没说上午去超市了,因为她什么年货都没买。

“金凤回来啦,我还以为你明天回来呢,瑞瑞,你妈回来了。”“妈,你这满屋热气,怎么烧这么大火?”“我刚蒸了两锅馒头,天冷,热气不好出去。”“妈,爸爸说你今天就回来,和爸爸在门口等半天了!”

“妈,姥姥给我买了新衣服,舅舅把我送回来的,姥姥说过年了,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年。”“是,姥姥说的对。”金凤感到心里一阵的酸楚,一家人盼着我回家过年,什么年货也没买,还是母亲想得周到些,提前给瑞瑞买了新衣服。

“瑞瑞,跟你妈妈洗洗手,吃饭。”婆婆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馒头,一小盆熬白菜,里面还有几块肥肉,“妈,咱家买完肉啦?”“没买,昨天村里大队发的,一户五斤猪肉,一袋面,一桶油,低保户和五保户都有。”

公公和军伟坐在炕沿边上,喝着粥,一言不发,是呀,当年交公粮,公公总是第一个交,村里发的救济,从来没吃过,自从军伟出了车祸,家里的钱都用来给他看病了,如今,要靠村里每月发的救济生活,他心里不是滋味。

“妈,明天我去早市,买点年货,看看家里还需要买什么?”金凤想证明,她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没什么可买的,好过的年,难过的春,你挣钱也不易,省着点花,春天种地还得买种子化肥呢,二十多亩地也得不少钱,这过年有鱼有肉就行了。”

大年三十,金凤早早的起来,骑着车子去了早市,用十天的工资买了鸡鸭鱼肉,水果和糖,又买了两挂鞭炮,她要让全家老少都开开心心的过年,别人家有的,自己家也要有,军伟的病就靠养了,已经不怎么用药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农村有个习俗,三十晚上十二点,放鞭炮,迎财神,十二点,也是辞旧迎新的时刻,预祝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新年的钟声还没有敲响,鞭炮声已经连成一片,绚丽的礼花飞上天空,此起彼伏。

公公婆婆已经睡下了,刚才还闹得挺欢的瑞瑞,这会儿也睡着了,金凤大着胆子,点燃了一挂鞭炮,吓得捂着耳朵,逃回屋里,王军伟趴在窗台上,隔着窗户看到金凤的样子,逗得直笑,想想去年此时,金凤也是这样,趴在窗台上,看他放鞭炮。

去年仿佛就在昨天,没想到一年中竟发生这么大变故,希望腿尽快好起来,金凤太累了,养家过日子,还得靠男人。突然,军伟看到,东南方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这是谁家?放的什么花?不对,是着火了。

“金凤,快看,那是不是着火了!”“好像是!”金凤赶紧穿了件衣服,跑了出去。“金凤,你干什么去!”大街上,聚集了好多人,“东南角好像是着火了,快叫救火车!”“确定不了是谁家?”“肯定是咱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