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帝国之大明崛起 > 第十四章蓬勃发展

第十四章蓬勃发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到成都,朱厚炜同宋应星、方以智、吴敬、杨慎带着宫女解铃铛、太监郑少鹏来到大邑工业园区。www.zuowenbolan.com冯纶早早的在园区门口迎接,这次是朱厚炜明年进京前的一次全面检查。

先来到做木工机械的厂区,段纶把主管吴方亮找来。在木工机床的种类中,比较主要的是:锯、车、刨、钻、铣。当然,图样都是级原始的,但是,精密的机床是从原始机床生产出来的。有了原始机床就迈出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

机床就是可以制造机器的机器,后世称之为工业母机。

这些原始机床中最简陋、最需要改进的部分就是物料的装卡,除了人工手握,就是捆绑。一台大型水车可以带动一组多台机床。宋应星对着图样连说带比划,吴方亮也是似懂非懂,只是发愣。宋应星最后只好说,我留下指导,你安排工人。立即选料制作,铁器部分找铁匠打制。

朱厚炜又找来几个铁匠和制作首饰的匠人(这些人就是这个时代的工艺师了,他们能做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们打制机床上需要的金属部件,同时也开始制作金属加工机床。在金属机床中车床是比较万能的,因此首先制造。其他如:铣床(主要制作齿轮)、刨床、磨床、立式车床等稍后都要制造。

设计的这些原始机床,绝大部分部件都是采用粗笨的木料,只是在导轨、旋转轴部分采用钢铁或铸铜的镶嵌零部件。因此体型巨大,非常粗笨。作为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刀具用钢,还要等自己的炼钢高炉建成后冶炼,效果质量肯定达不到后世的标准,能达到凑合着使用的程度,朱厚炜还是有信心的。

制作过程中,感到计量的重要,于是直接引用后世的公制单位:长度单位:米,重量单位公斤、吨。一个原因是用习惯了。另一个原因比较利于保密,外人听不懂自然就保密了。后世全世界都用这个公制单位自是有其道理的。并且准备制作标准米原件。和标准公斤原件。量具先采用比较简陋的内卡钳、外卡钳。

来到蒸汽机组装工厂,主管马亮介绍了蒸汽机的进展。在解决蒸汽机的密封后功率得到极大提升,现生产两台往复式蒸汽机。

蒸汽机的原理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其原理古人也是明白的。小孩手中玩的风车、正在使用的水车,这些与蒸汽轮机的原理完全相同。打铁用的风箱与活塞式往复式蒸汽机原理相同。那么为什么明朝的人做不出蒸汽机呢?原因就在于两个字“高压”。凡是高压蒸汽通过的地方:锅炉、管路、阀门、气缸、蒸汽轮机的汽室,都需要承受高温、高压,没有好的材料和加工手段是无法实现的。无缝钢管、铸钢的气缸,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零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眼睛看不到的内伤、缺陷。所以需要探伤仪器探测,现在没有探伤仪,怎么办?其实也好办,为每个零件加超高压试验,通过了试验的零件,就是合格的零件。

组装前需要做的就是高压试验。当然,这个试验是有危险性的,需要远距离操作。试验说明,部分零件真的经不起考验。就这样,一台往复式活塞蒸汽机,一台蒸汽轮机造出来了,活塞蒸汽机的热效率高一些,蒸汽轮机转速稳定,各有所长。所以需要稳定速度的就用蒸汽轮机,如机床,其他的采用活塞式蒸汽机。

缺少计量工具,现在这两台蒸汽机的功率是多少,无法测试,按朱厚炜自己的经验估计,他们应该在几十到一百马力的级别上,一般机床,机械设备驱动应该没有问题,只能试着来。用在交通工具上,几十马力就太小了。为了战舰上的应用,应该继续研制功率更大一些的,傻大黑粗也没关系,也可以同时使用多台驱动。三台、四台蒸汽机总可以驱动250吨(以后都用公制单位)的战舰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