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帝国之大明崛起 > 第三十五章宫中定策2

第三十五章宫中定策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厚炜说:“父皇,依儿臣看,当今天下纷乱,正是多事之秋。www.maixi9.com当务之急有三:外有葡萄牙、西班牙两颗牙及西欧的对外殖民,内有鞑靼、蒙古的侵扰,此其一。其二是兵备松弛、京营占役、边关关禁不严。屯兵制占用编制战斗力极其低下严重制约大明军队的发展。其三,洪武时期开始执行的输粮开中改成了纳银开中。原来是商人把粮食送到边镇,然后到户领取相应的盐引,再到盐场领盐贩卖,现在是商人把银子交到户部,再从户部领盐引。但是不论是纳粮开中还是纳银开中,其本质都在于盐政,盐引则是其中的关键。食盐是国家垄断商品,明朝实施开中法后,许多权贵看到有利可图,便开始想方设法奏讨盐引,倒卖给商人,换取利益,或公然走私,在正盐中夹带私盐,牟取暴利。随着官僚腐败,官商勾结不断加剧。土地兼并和投献,皇亲国戚和士绅不纳粮,限制商人的衣服(朱元璋规定商人只能穿棉麻不能穿丝绸),现在大商人都是暴利税收还低,国家主要收入全部压在农民,国家的财政收入90%以上是农业税。朱佑樘倒是没有想到朱厚炜能这么率直的直奔要害,这三点正是让朱佑樘日夜不宁的问题。其实还有一点朱厚炜没有说,那就是皇帝身边没有能为君分忧的可用、顶用之人。文官集团只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完全不在乎国家和皇家的利益。以朱厚炜之精明,应当能看到。精明之人自然也不会说这个问题,打击面太大了。

说道要害问题,朱佑樘再也掩饰不住忧虑和不安,很像是自言自语的轻声问道:“炜儿可有良策?”说是这么说,朱佑樘也没指望有什么好办法。

朱厚炜奏到:“父皇,事务纷杂,头绪众多,终其一点,‘钱粮’二字首当其冲。”

朱佑樘暗暗点头,朕岂不知钱粮重要?又如之奈何?

“研讨一些农耕办法,以缓解灾荒。救助灾民,安抚流民、饥民,如此等等,发展工商业,加强海外贸易办法很多。朝堂上不乏有识之士,见解定然强过儿臣百倍。无论什么办法都要各级官府的官员去办差,各地方官员能不能办、想不想办也需要有督促他们的办法。内阁大员,各部官僚也都会有好的见解。言之总而,只要想办事,办法总是有的。”

朱佑樘不高兴了,说了半天等于没说,你也没有办法呀!

“父皇,儿臣准备在南方进行改革试点,则其要者,寻求改变一二。主要是两个地方一是四川二是台湾。儿臣有信心、有能力在五年内上缴税赋以今年收入为基数的五倍。这件事由南京六部负责以减少压力。父皇在北京要做一件事我才放心在南方。”

此言一出,惊得朱佑樘睁大了眼睛。这牛皮吹的大了点吧?如果真能办成,我这当皇帝的还有什么忧虑!

“快说,何事?”朱佑樘迫不及待了。“儿臣还有许多细节没有想好。不过有一策儿臣已经筹划多时了,不过六个字而已:‘官绅一体纳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