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帝国之大明崛起 > 第三十七章宫中定策4

第三十七章宫中定策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坤宁宫,朱厚炜心想,这天下大事必须说明白,否则又会走到以前的老路,既然穿越的蝴蝶效应已经产生那就把它放大。www.maixi9.com今后面对的人和事必然越来越多,也需要有个说法来安定人心。

于是说道:“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说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我们就是以百姓、社稷的利益得失为准。”

“目前我们和朝廷的难题是什么?一钱粮收入虽然年年上升,但开支也年年上升,入不敷出、二是军队战斗力急速下降,军队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有鞑靼、蒙古犯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难题是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先说这个朝廷没有钱粮的事儿:农税轻重不说,士绅贵族不纳粮这一条使国家少收入多少?我们皇庄就不纳粮。我们这个工业园区年产量惊人,仅民用产品,年产何止数十万两(说少了,朱厚炜有所隐藏),但是,我们的税赋是零。近年来土地集中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土地在不纳粮的人们手中,国家收入就越来越少。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三十税一之后,商业税几乎全部免征。这不是让利于民,也不是不与民争利,而是国家税赋的巨大漏洞。国家这部机器要运转就要有钱粮。现在国库没有钱粮,又要维护朝廷官员和朝廷正常开支、又要保证军队和装备等等,无奈之下就增加税收。免征的贵族士绅是不能征的,于是补征的多种税收就征向了百姓。巨大的国家负担都由最穷苦的底层贫民承担,富有的官员士绅不但不承担赋税,还要对这点可怜的赋税层层揩油。

当遇到天灾人祸时,百姓活不下去了,岂有不造反之理。所以说,剿灭乱民不是军事问题,是治理的问题(政治问题)。不治根本原因,一味的剿灭,只能越剿越乱。

平均地权,减租减息,发展农商,官民工商一体纳粮,就算皇帝,皇庄万顷也要纳粮,也要让出部分土地,以平均地权!现在的朝廷的大员、皇帝能做的到吗?我认为是目前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虽然目前做不到,并且为了天下稳定的大局,还要力所能及做支持朝廷改革的事,但是绝不会无条件的支持朝廷。支持这种误国误民的国策,就是在促进亡国灭种!我们需要的忠臣,是忠于社稷的忠臣,忠于百姓的忠臣,不是盲目忠君的忠臣。”朱佑樘默默地听着,也不开口。作为这个时代的皇帝,皇权思想延续了数千年,已经深入骨髓,要改变谈何容易?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经历了无数苦难登上皇帝位置并举仁政的朱佑樘。对社会的弊端还是知道的,朝廷面对的危机还是了解的。对这些话他们一时虽然难于接受,但是也懂得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他们也不能完全排斥。

朱厚炜接着说:“对于乱民,我们同情他们的遭遇,也理解他们造反的原因。如果他们能够治理他们自己统治的地区,发展生产,给百姓以温饱安定。我会支持他们。遗憾的是,他们只是一味的抢劫财物粮食,携裹民众,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所过之地赤地千里,他们从来不曾想过自己要经营农桑、繁荣市场、生产民需。他们需要的是要不停的抢掠,否则就活不下去。抢了甲地抢乙地,那里富裕抢哪里。这就是匪,从这点说,剿灭他们是对的。但是,剿灭民乱的同时,要革除弊政,以安抚民众,革除民乱的根源,这才能避免剿而复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