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大唐:城市天际线 > 第25章 民以食为天,大唐百姓未来的希望!

第25章 民以食为天,大唐百姓未来的希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昊缓缓说道:“我们现在种植的是晚稻,现在播种,等到十月中下旬,就能收获了。”

其实,他本来是想四五月份播种的。

不过,那段时间,太忙了。

暂时还顾不上这一块。

“原来如此。”

李全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没再多问。

自从20万民夫入驻洛阳后,李昊的压力也比较大。

倒不是金钱上面的压力,主要是粮食产量的问题。

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粮食问题,只能从农业方面着手。

现在插秧机播种的稻苗,也不是普通稻苗品种,而是超级杂交稻。

能够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

在21世纪,这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创下了1149公斤的极限亩产记录!

1149公斤,按照大唐的计量单位,就是21.7石。

而大唐的稻谷产量,亩产只有一两石。

10多倍的亩产差距!

李昊和李全驻足看了一会儿后,又前往了其他几处田地进行视察。

2000亩的良田,李昊并没有全部种植水稻。

一部分良田,用来种植亩产5000斤的红薯。

一部分良田,用来种植亩产2000斤的玉米。

一部分良田,用来种植亩产万斤的土豆。

剩下一部分,用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

当然,由于季节缘故,目前只种植了水稻和红薯。

秋玉米,要等到7月中旬,才进入播种期。

至于土豆,要等到8月份,才进入播种期。

不得不说,土豆的确是一个大杀器。

只要施肥得当,亩产就能够突破万斤的门槛!

粮食对大唐百姓,实在太重要了。

贞观元年,关中地区闹饥荒,饥民遍地。

贞观二年,大唐境内出现蝗灾,田地颗粒无收。

贞观三年,发大水,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整整三年啊!

大唐境内处处都是灾荒。

好在贞观四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老百姓总算能够休养生息一番。

等到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农作物传遍天下后。

大唐的粮食危机,就能够真正迎刃而解!

百姓们再也不会受到饥荒困扰,人人都能饱腹!

当然,红薯土豆也有一些缺点。

比如红薯土豆蕴含的蛋白质含量太低,一直当主粮只能填饱肚子,但人会显得面黄肌瘦。

当然,面黄肌瘦,严格来说也不算是缺点。

在这个人们吃草根树皮观音土,乃至易子而食的饥荒年代。

一帮生死线边挣扎的饥民,是没有资格对吃挑挑拣拣的!

接下来,李昊在自家良田大致巡视一遍,耐心的教导佃农什么时候该洒什么化肥,等他们完全掌握之后,李昊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这2000亩良田,不光能够开启洛州城市农业板块,也孕育着大唐百姓未来的希望……

<b><font color=red>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b>(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