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错,凡是太顺利了,有时候也是一种麻烦,还是大麻烦!

张平安从河东往北,一路上跟着完颜宗辅过来,所到之处,那是纷纷献城投降,来投奔的各路人马,少则百八十人,多的数万不止。

好家伙,光河东这一趟走下来,张平安五百铁骑直接番了数番,总兵力直奔百万大关而去。

要是张平安脸皮再厚一点,都可以对外宣称手下雄兵百万了!

至于这百万雄兵战力如何,那就只能呵呵了,不提也罢。

本来人多乃是一件好事,可问题是河东久经战乱,哪里能供得起这么些人马,河东没有粮草啊!

至于南下也不可行,汴梁一把大火,在经过三年战乱,大宋京西京东、河北河东这几路哪里还能剩下什么。

张平安自小便懂得一个道理,人总是要吃饭的,要是没了粮草,真饿急了眼,这“百万大军”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任凭张平安使出浑身本事,面对如此局面,也只能徒呼奈何。

没办法,张平安只得迎军继续伐金,实际上却是为了领着大军,去金国境内吃饭来了。

然而,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女真人乃是渔猎民族,顺便按照征调去给辽国当当雇佣兵,哪里会经营国家,也就是靠着刚起来那股势头,才打的四周各国臣服。

金国境内比起大宋来,那更是惨不忍睹,可以说若是没有金军对宋的连续战争胜利,恐怕金国境内各族矛盾早就大爆发了!

就这,当张平安率军进入金国的时候,还是不断有人来投。

若是后世有史书记载,那真可以编排一出,东平郡王大军所至,各族义民皆来投效的戏码。

只有张平安心里清楚,其实来投军的都是没饭吃的,就是想趁机找个地方吃饭而已。

张平安倒是没被金国的大军挡住了去路,却是被金国境内的“义民”搞得寸步难行。

彻底没辙了!

张平安只能大致混编下手下各路人马,然后在军中选出几个将领,让人带着人马四处攻城略地去。

豹子头林冲率部往瀛州,玉麒麟卢俊义攻略檀州、铁鞭呼延灼取顺州、其余关胜、杨志、花荣、栾廷玉、各部亦有重任。

韩五与耶律楚材则带着投降的前天德军节度使,郭老令公之后郭企忠,前去收复天德军一带,顺便给西夏施加压力,好给正在陕西的陈太尉部减少点压力。

太行山十八寨的好汉们则抄起了老本行,领着辽国境内投靠人马,分做十八路继续往北,不求攻城略地,只要求让大金国内烽烟四起。

至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在知道东西两路大军失败后,马上便开始在国内大肆召集人马,但是无论是老家的女真诸部,还是东海女真部全都不肯派出部族兵。

相反室韦人、鞑靼人、渤海人、契丹人等各族却都蠢蠢欲动,让金太宗吴乞买好不郁闷,各处的烽烟更是让他手忙脚乱,只能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在几座大城之内。

甚至金国宫中都有传言,金太宗吴乞买常常大骂女真各部不识大体,完颜粘罕与完颜宗辅二人误国!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只能说,金国兴起的太快了,内部根基不稳,一旦败了一次,便什么问题都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