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梦想城镇的慢穿之旅 > 第十三章 黄土高原风景好

第十三章 黄土高原风景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打这边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让自己穿越过来,天知道陈清欢平时都是怎么学着鸵鸟自我安慰的。

陈清欢就觉得此刻自己的手已经不是自己的手了!

越做越上头,越做越好,越好越做。

陈清欢之后一个月里都沉浸在了做衣服的欢愉中。

之后还给自己做了三身衬衣衬裤。偷偷捡起来放在了衣柜锁起来。

转眼就到了四月里。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越发的适应这里的生活了。每天看着那绵绵不绝的黄土山脉,也没有觉得有多少新奇了。反而是无趣!无趣!无趣!

陈清欢连着一个多月里没出门,这个心,就跟猫爪的似的。

以前也没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来了这里,什么玩的都没有,手机没有,商场也没有。啥都没!所谓没啥想啥!越没有,就越想!

以前自己在市区住的地方还是个闹市,陈清欢却基本都宅在出租屋里不去逛。现在倒是天天想着出去散散心了。

陈清欢还想再去县城逛逛。可一想到那个路!她心里也有点慌。

那次的远路让人映像太惨烈了,根本就不想走第二次那么远。

不能走,那就得想着其他的方法了。

村里有驴的也就几户人家。村长家有一头,可你想借,那是别想了!人家一毛不拔的主。

还有三户人家,陈清欢也不熟,借估计人家也不会借。毕竟这年头,驴可是相当于家庭小轿车的存在啊。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可就是天塌了要打架的存在啊。

还有一户,那就是陈阿巧的大女儿的公公家了。

陈清欢有点为难,她这边已经有人家两个女儿了,现在再去陈阿巧大女儿那边,总感觉怪怪的。可是一想到那么远的路,又不想走。

陈清欢琢磨着,自己还是去吧,都变成人家的妈了,早去晚去,肯定得去一趟的。还不如现在去。一次去借不到,还能再去借,也可以先处处感情,也好开口。

陈阿巧大女儿叫王来喜。其实我们已经能猜想到她四个女儿的名字,正好凑在一起,叫做喜乐平安。

可想而知,人家对自己的女儿们也是放在心上的。虽然陈阿巧因为这四个女儿在村里受到过不少的闲言闲语。

生的四个都是女儿,人家说她生不出儿子的命。

闲言碎语就像尖刀一样往人身上扎。

之前还有怀孕讲究的人家,连家门口都不让陈阿巧过。可不给这个老太太气的。

王来喜自小因为是老大,性格温顺,懂事听话。家里里里外外的都跟在陈阿巧身边帮忙,她也对这个女儿的感情格外不一般。可不一般的感情,更让陈阿巧心疼这个女儿,平时不敢随意去她家。怕她在她婆家难做人。

算起来,王来喜今年也26岁,她十六岁结的婚丈夫是同村的贺小猛,17岁生子。人家贺小猛也27,28了。

王来喜平时虽然性格温吞,可是也是利利索索干活的人,而且好在王来喜去那一年就先生了个男孩震住了脚,然后又生了个女孩,可把她婆婆给喜欢的。

虽然跟陈阿巧同村,可其实陈阿巧根本就不长见她这个女儿。不是女儿不孝顺,而是陈阿巧自己心里怕自己总是生女孩,别让自己姑娘也生的都是女娃。

其实按照陈清欢现在的想法,她不理解。

或许是生于的年代不同,又或许是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的不同,她有时候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一定要生男孩呢?

家里有皇位继承?

男娃就一定养老?

其实大多数反而是女儿贴心的多。

不过不管自己如何想,这个时候就是得生男孩。

王来喜这边,陈清欢算着陈阿巧已经快小两个月没去过了。上次去还是王来喜带着外孙回来看陈阿巧。

对了,王来喜她大儿子名字叫什么来着?

贺来宝!

小女儿名字好像叫做贺来福!

哎,真的,估计陈清欢在晚上几个月,估计名字都记不得了。

陈清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来喜她公公。

她公公叫贺钱,以前属于柳林村的外来户,刚来村子里的时候穿的破破烂烂。平日里按照往常的惯例,外来户都是收到排挤的多,可贺钱他不一样。就像他名字里带着一个钱一样。他特会专营,特会赚钱。

当然这个赚钱也只是相对本村的其他男人而言的。

贺钱刚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可是没个三年,他就给自己起了窑洞,然后买了他媳妇,也就是现在王来喜她婆婆。

王来喜婆婆叫曹娟,年幼时被卖来这边,也是在陈清欢印象中是一个精明的女人,好像听说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来着,还裹小脚了。平日里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为人也客气。当然,陈阿巧最羡慕的就是人家儿子也生的多。贺小猛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简直就是陈阿巧最羡慕的一家人了。

既然去人家想借驴,当然得拎点东西去了。

送啥?家里穷的啥都没。而且送礼也看什么送。

目前也就棉布毕竟合适了。

陈清欢偷偷摸摸的又给取出一捆布,仔细的给解开裁剪了六七米长出来。算上宽度有一米,也够陈阿巧的外孙们各做一身了。

陈阿巧的大女儿王来喜住村头,陈阿巧住村尾。

村头那边位置好,连着住不少人家。大家都知道陈阿巧死了丈夫,家里连着鸡呀,猪呀的都给卖了。新买的鸡也才半大,现在也不可能有鸡蛋。所以陈清欢也没有打算带别的。都是串门子,带着棉布也够了。

多了,觉得人家会怀疑的。

她把布放在挎篮里,仔细的折叠好。

下了坡往大女儿家走。

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驴?借不到就算了,就当看看陈阿巧的外孙,尽下心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