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诸天万界我第一 > 第一千零七十章 论劫数之本 言封神事!

第一千零七十章 论劫数之本 言封神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哎!”

一声悠长叹息,同时分别起自玉虚宫,碧游宫。

心念动,圣人身离玉虚,别碧游。

首阳山八景宫外围,原始身形才显,接着便见通天。

“二兄!”

瞬时对视皆默然,有种无法言说的尴尬。

最终还是通天反应,先招呼原始。

不管怎么说,做弟弟的,也当尊敬兄长。

可这做兄长的,若是还不知足,便莫要怪做弟弟的,不讲长幼尊卑。

“三弟!”

原始回应一句。

不管怎么说,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哎!”

“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玄都,将你二位叔父迎进来吧。”

太清高坐庆云,陷入清修的意志深思回归。

眼眸开合间,一丝无奈深然。

太上忘情,终究不是全然无情。

“见过大兄!”

原始与通天入八景宫,见礼太清。

“手足兄弟,又同出一门,何必多礼。”

两朵庆云自然高升,隔诸般岁月之后,三清似往昔一般安坐。

只不过终究不可能恢复到往昔那般。

“二位贤弟来意,为兄已然知晓。”

“只不过干系劫数,为兄亦是无能为力。”

说着,太清起身立于庆云之上,屈身拜倒。

原始与通天,互相对视一眼,亦行相同举动。

圣人位,何等高。

遍及洪荒,能受圣人礼者,不过三数。

一是天道,二是鸿钧,三便是卫无忌。

“劫数临近,恐又有不详。”

“太清亦感茫然无措。”

“还请叔父,能现身一见。”

一道青光自虚无,入八景宫,汇聚成一道青衣身影。

“你们皆是一念可知周天之数的圣人,感知劫数。”

“那便说说,你们有什么想法?”

瞧了三清一眼,卫无忌言道。

“此劫,似是起自截教与阐教门下。”

瞧了大兄与三弟一眼,原始率先说道。

劫数之威,尚且未曾发动。

然凭借圣人之威,原始还是有所感知。

此劫起,诸多纠缠,干系万千。

道统,亦有覆灭之危。

想来通天也有此感知,方才急匆匆来到首阳山。

“倒是不错,此劫一层缘故,便是阐截之争。”

“此为往昔之因果。”

“昔日之因,今日之果。”

“若不妥善处理,的确有道统覆灭之威。”

原始与通天,互相对视。

皆在刹那想到了往昔,阐截二教门下,于昆仑山之争。

杀机于眸中深然闪烁。

通天提剑欲往西方。

若是以往,原始肯定阻拦,训斥通天鲁莽。

如今却是与通天存了一般心思。

敢在背后耍手段,令二教陷入道统覆灭的危机当中。

那你西方教也甭想好过。

二教是否覆没,还需一番经历较量。

在此之前,先把西方教砸个稀巴烂。

“都回来!”

太清沉声,喝住了二位弟弟。

“原始,怎的你也这般莽撞!”

西方,那是能随便动的吗?

若能随便动,不至于令已然是道祖的鸿钧,依旧要付出两尊圣位。

若能随便动,整个西方,只怕已然碎裂于诛仙剑阵。

“事已至此,莽撞行事,只能令局面变得更加糟糕。”

“还请叔父能指点一二,吾等兄弟,该以何为,方能破局。”

一言算是提醒了原始与通天。

大兄不愧是大兄,见识就是深远。

论破局,天地间,能有谁可比拟这位叔父。

如此手段,那位道祖师父,应当也是不差。

可紫霄宫三讲后,那位师父便不见踪迹显现。

别说他们,就是关系更为亲近的昊天与瑶池,也不得联系。

念方及昊天与瑶池,便听闻高坐之卫无忌,言论至此。

“如何破局,现在倒是不必急着说。”

“你们不至于连这点儿心性都没有?”

自是不至于没有,况且都已经这么说了。

就是没有,也非得有不可了。

“先前说了,往昔之因,今日之果。”

“阐截之争,不过是一层缘故而已。”

“此劫起,二层缘故,便在那九天之上。”

九天之上有什么,自是凌霄宝殿。

“此劫之后,昊天师弟与瑶池师妹,便要回转了?”

三清刹那,皆有所悟。

天帝之位,干系不浅。

若非有太阳神君镇压天庭,洪荒少不得要出大乱子。

“而此劫之本相,在于两字——封神!”

此言一出,三清默然,心神剧烈震荡,仿佛有莫名凶险,扑面而来。

而原始则神情莫名,盯着通天。

“二兄意欲何为?”

通天有所感应,当即起了几丝怒意。

“放肆!”

“叔父当面,你们也敢如此!”

“再敢如此,便出八景宫,莫要再登门。”

太清训斥,原始与通天乖乖认错。

“行了,你们不必如此。”

“在你们看来,劫数二字当如何理解。”

卫无忌并不在意原始与通天如何。

相较于彻底撕破脸,大打出手,现在已经好了不知多少。

而闻如此言,三清沉默思量。

“还请叔父指教!”

三清深然再拜。

冥冥中的劫数感知,此劫当与原始,通天有所干系。

进而可以说,是与三清有所牵扯。

算及天地,难算自身。

与其往错误的黑暗处愈行愈远。

不若求指点,得一条光明道路。

“吾之所见,劫数二字,无非进退。”

“退为劫,因大道在争。”

“越退越无后路,到最后,唯有坠落无尽深渊。”

“进则是缘,进亦是争。”

“于迷茫,于黑暗中,争出一线生机,争出一条通天路。”

闻此言,通天不由流露一丝得意。

一线生机,本就是截教教义所在。

“通天,莫要得意。”

“吾说的可是争,而非截。”

“截之一字,是你所见道之得。”

“不论是非,不言过错,因此为你所见。”

“然以三尺青锋,截留一线,究竟是生机,还是杀机。”

“选择权,似乎并不在你手中。”

通天懵然,随后周身阵阵颤抖。

道之问,己求道之截,一线生机。

原来还存这般根本。

“原始,你立阐教,阐述道之正理。”

“然所谓道之正理,不过你所见之理。”

“岂能言道之本身。”

不理会通天如何反应,卫无忌再对原始,发出道之拷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