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一笑剑 > 第三十章 镇北王

第三十章 镇北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尉迟小令走到床前,仔细看看仍在昏迷之中的上官杰,然后将盖在上官杰身上的被子轻轻往上整理了一下。

尉迟小令走出房间,心绪无法平静下来,与上官杰才刚分开仅几日,上官杰就遇到此等变故,遭此重伤,让人担心不已。

而从昨晚天龙帮与六扇门撕破脸皮的架势来分析,天龙帮虽是号称天下第一帮,实力自然不可小觑,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公开与六扇门结仇,六扇门是官府机构,属朝廷直接管辖,说得直白点,就是属于皇上直接调派的专职机关。江湖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能不与官府发生冲突就不发生冲突,哪怕有所误会,也是自己扛下私了,花钱消灾。像天龙帮这样直接截杀六扇门的人,难道就不怕得罪朝廷。

尉迟小令百思不得其解,不怕得罪朝廷的人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是朝廷的人,并且是在朝堂之上说话有份量的人,据六扇门和御机房的机密档案记载,天龙帮还没有那一个人是在朝堂之上的,天龙帮仅仅是一个江湖帮会,如果硬是要说他们与朝廷有联系,那也不过是和一些外省县衙等地方官员有些走动而已。至于和京城........尉迟小令似乎想起镇北王朱万钧到是和天龙帮有些来往,但从各方面汇总的信息来看,也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因为上官杰已然受伤,追踪调查箭阵营的事情尉迟小令便安排望城首捕季晓鸣接手,至于独孤圣教的踪迹则由自己亲自追寻。

御机房柳梦残飞鸽传书,已查明一笑山庄当夜箭的来历,乃是西北游牧部落羌族专门打制对付凶悍的野兽所用,据说杀伤力特别强,箭头带钩,一旦被射中,伤口极难治愈,不过中原地带还是很少使用这种箭,唯有镇北王朱万钧下属的箭阵营在使用此种类型的箭。

镇北王最近与境外羌族接触有点频繁,自己倒是觉得这也没什么异常,因为镇北王本就是镇守西北边塞,职责所在。

先皇之时羌军祸乱西北边塞,年年战火,以至边关百姓为躲避战乱而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造成边塞满目疮痍,一片荒凉景象。先皇也曾数次更换戍边大员,只是效果不好,无法彻底平定羌祸。先皇为此头疼不己。

镇北王乃先皇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先皇还为太子之时就一向关系融洽,吃喝一桌、打闹一起、共眠一床。经常是不分你我,感情甚笃。虽不是亲兄弟,但却如亲兄弟一般。见到自己的兄长如此头痛羌祸,为帮兄长解忧,镇北王主动请缨前往边塞平乱。当然,镇北王主动要求去西北边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恐怕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先皇,一个是自己、另外一个人,先皇和镇北王都知道是谁。只是不说,心知肚明的事情,说破了便无趣。

看到自己的兄弟能够主动提出领军平乱,先皇当然心生欢喜,龙颜大悦。下旨镇北王可以随意从任何军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镇北军。同时拨给丰厚的军饷和粮草补给。并特意安排女眷可以不必随军,继续留在京城。一去经年,镇北王果然不负先皇期望,与羌军相互激战数年之后,羌军眼看无以为继,再这样打来打去,也无甚意思,没有什么便宜好得,便主动提出议和,镇北王千里加急,请示先皇,先皇允许。于是镇北军与羌军就此息战,边塞从此再无战事,外出的老百姓也逐渐回乡。

经过镇北王几年的励精图治,边塞本已人口凋零的小城,竟然变成了如今繁华富裕的西北重镇。为了巩固边塞的继续稳定,镇北王与羌民进行全方位的交流融合,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呈现出互补共赢的局面。

看到西北大患已除,先皇龙心大悦,亲自书写“保境安民”四个大字,并安排做成匾额,送到边塞,同时提高镇北王的年俸,并速调镇北王回京,允许镇北王可在京城王府主持边塞军政大事,不必经受边防之苦,镇北王回京之日,路两旁站满了送行的人群,老百姓洒泪挽留,迟迟不愿离开,直到镇北王的车队消失在山的尽头,依旧有许多人翘首仰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