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寝台特急1/60秒障碍 > 第二章 蓝色列车的幽灵

第二章 蓝色列车的幽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从目前为止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只能算是一般案件。www.mengyuanshucheng.com虽然传奇的色彩很浓,但还算不上史无前例的难解案件。可是,发出去的通缉海报所得到的第一个回应,却突然令此案变得古怪起来。二月十六日星期四下午,成城警署搜查本部突然响起电话铃声。吉敷出去接听,从听筒中传来非常客气的声音,看来是个老人。

“我在神田附近经营体育用品店。”这是对方的开场白,吉敷“哦”地附和着。

“实际上,这家店是上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在店后有块小小的空地和房子。”

吉敷又以“是的”回应。

“特地打电话搅扰你们,是因为日前在成城被谋杀的女性的海报,不,准确来说应该是疑犯的拼图海报,贴到我们店里来了。所以这几天我天天看着这张海报。说实话,我见过海报上那位名叫九条千鹤子的女人。”

“啊,是吗?”吉敷回应着。吉敷心想,千鹤子活着时必定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这位老人曾经见过千鹤子也不足为奇吧。

“噢,你见过海报上的女人?”

“是的。”

“在什么地方?”

“这个嘛……说出来真不可思议,那女人竟然出现在她死后从东京开出的列车上。”

吉敷一下子张口结舌,听不懂对方话里真正的意思。“喂,刚才你说什么?”

“那海报上不是写着有个名叫九条千鹤子的女人在一月十八日下午三点二十分左右在成城被杀吗?”

“对,对,正是如此。”吉敷答道。

“但实际情况是,我在比这个时间稍晚的下午四点四十五分从东京站开出的‘隼号’蓝色列车上,见到过这位九条千鹤子小姐。”

吉敷的脑子越来越混乱了。“喂,你有没有搞错日期呀?”

“我乘车的日期,的的确确是十八日呀。”

“可是,你在车上看到的那个女人,真的是九条千鹤子小姐本人吗?”

“嗯,千真万确。我有证据,可以证明她就是九条千鹤子小姐。”

“哦,是吗……那这班蓝色列车开往哪里?”

“西鹿儿岛。”

“西鹿儿岛吗?嗯……那么十八日晚上,你在车上还见过她吗?”

“当然见过啦。不只十八日,我在十九日也见过她。”

吉敷准备去神田找这个体育用品店的老板。为了慎重起见,离开成城警署前他打了个电话给船田。吉敷打电话的目的是要确定九条千鹤子的死亡推定时间,是不是如船田所估计的最晚在十九日清晨五点。他还问船田“死亡推定时间可不可能往后推到十九日下午甚至二十日?”船田听完后在话筒另一头发出了笑声,说那是绝不可能的。船田又说他推定的可能死亡时段已经很宽松,不可能再往后推了。如果事后能证明那女人死于十九日中午或下午的话,他愿意引咎辞职。

吉敷在去往神田的路上反复思考着。或许那老人眼花了吧,因为世界上相貌相似的女人不算少,尤其近年来整形美容的普及加上妆化得越来越浓,相似的女人就越来越多了。也许那老人没有跟那个女人说过话,只不过远远看到她的样子。从通缉海报看到真实的九条千鹤子的照片后,就以为车上见到的与海报上的是同一个人了。

到了神田,吉敷很快找到长冈体育用品店。老人名叫长冈,吉敷通过自动门走进店里时,长冈立刻起身迎接。老人说吉敷刑警的样子让他很意外,而吉敷看到长冈老先生时同样感到意外。通电话时,在吉敷的想象中对方是满头白发的七十岁老人,但实际上却看起来很年轻——头发虽然稀疏,但发色依然漆黑。

吉敷问道:“你就是打电话给搜查本部的那位先生吗?”

长冈点头说:“打电话的就是我。”长冈要吉敷稍等,然后转身走进店铺后头。不久后,长冈拿着一本卷成筒状的杂志出来,指着马路对面的咖啡店说,我们去那边谈吧,便走出店门穿过马路。

选了一个最里面的位置相对而坐后,长冈拿出名片。吉敷瞄了一眼后,一面将名片放入口袋里一面问道:“你说在隼号列车上,看到长得像九条千鹤子小姐的女人?”

长冈点头。

“只是看到而已,恐怕没有交谈吧?”

“不,我们讲过话。”长冈说道,“我对九条小姐说我很早就想搭乘有单人寝台的蓝色列车,但一直未能如愿,所以这还是第一次。九条小姐也说了类似的话。”

“你们是互报姓名后才知道对方的名字吧?”

“那当然啦。我给了她名片,她也给了我她的名片。”

“哦!她给了你名片?有没有带来?”

“有呀,在这儿。”长冈从胸前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吉敷拿来细看。名片上只印着成城的住址和九条千鹤子的姓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吉敷陷入了沉思。如果长冈所说的是事实,那么这女人一定是冒名顶替的。也许她做了整容手术,对于只看过通缉海报上九条千鹤子小张黑白照片的长冈来说,便信以为真了。但是,那女人为什么要……

“这班隼号列车是下午四点以后从东京站驶出的吗?”

“四点四十五分发车。”

“车子启动后,你也见到过那个女人?”

“当然。我是在一号车厢内见到她的。”

“再问个有趣的问题,十九日,也就是过了一晚的隔天清晨五点后,你还见到过那个女人吗?”

“当然见过啦。我亲眼看到那女人在熊本站下车。所以说,直到十九日午饭前,她都在隼号列车上。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呀。”

看来那是另一个人。因为过了十九日早上五点,便不在船田推算出的死亡推定时间范围内了。超过这个时间,九条千鹤子必死无疑。反过来说,要是那女人真是九条千鹤子的话,岂不就是她的幽灵吗?

“你说得没错。不过,我可以肯定那女人不是九条千鹤子,因为九条小姐十八日下午被人谋杀是证据确凿的事实。”

“嗯,可是……”长冈露出难以接受的神色。

“想必长冈先生本人未必拥有这个女人就是在成城被杀的九条小姐的确切证据吧,因为你没有见过生前的九条小姐。现在,给你看几张九条小姐的照片吧。”吉敷说罢,拿出几张向模特公司借来以及在成城的九条房间里找到的照片给长冈看。因为九条做过模特,所以留下了不少的照片,这么一来,调查工作就方便多了。身为刑警,还真要感谢她当过模特。

长冈非常仔细地观看每一张照片,然后抬起头,露出抱歉的表情说道:“就是这个女人,我的确跟她说过话。”

吉敷深感失望。在物理学上,这根本不可能呀。“请再仔细看看,怎么可能发生这么荒唐的事!”

但长冈早已经详细地看过好几次了。“老实说,看了这么多张照片后,我更相信她就是九条小姐了——不可能找得到第二个相貌如此端正的小姐了。我相信绝对不会看错。瞧!你看这照片,左边下巴是不是有两个黑痣?我记得很清楚。”

吉敷不认为长冈在说谎,因为他是个善良而热心的长者,何况他没有说谎的必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吉敷对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又不得不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他说的事情从理论上来说是不成立的。他用非常认真的态度叙述着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从理论上来说,只能认定他在说谎。

“可是长冈先生,你是看了刚才我给你的照片,才确信你在车上见到的女子是九条千鹤子小姐。这就是说,到刚才为止你根本没见过九条小姐生前的照片。你只是看到了附在通缉海报上的小照片,就武断地认定近一个月前在隼号列车上见到的女人是被谋杀的九条小姐本人。情况是如此吗?”

“嗯,你要这样分析当然也可以。但不瞒你说,当我看到海报,心想这被杀的女人跟我那天在列车上见到的女人真像啊。尽管如此,当时我还没有自信打电话报案。直到今天,我看到这个……”长冈边说边拿起放在座位旁边的那本杂志,移开茶杯,把杂志摊在桌上,然后哗啦哗啦地翻到左上角折起来的某页。杂志很厚,所以长冈用手在书页中间压了两三下,然后把杂志转过一百八十度推到吉敷眼前。

“这是什么杂志?”吉敷拿起杂志,看着它的封面。

“这是一本摄影专业杂志,名叫《相机a》。这本杂志经常征集普通读者的业余摄影作品,然后把每期的入选作品刊登出来。作品就登在这一页,你看这张,可以算是佳作喔。”吉敷按长冈的指示看照片,不知不觉地“哼”了一声。这张虽属佳作,但在入选作品中可能是最差的,照片的尺寸也比较小。但令人惊讶的是,在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九条千鹤子的脸。

吉敷仰头看着长冈。长冈露出一成不变的专注的表情,说道:“照片右下角还有拍摄日期。”

的确,这张照片的题目是:“一月十八日,蓝色列车隼号上遇见的女子。”

吉敷再看照片作者的名字——小出忠男,千叶县人。“你认识这位小出先生吗?”

“不,不,算不上熟人,只是那天在蓝色列车上有一面之缘而已。不过,他是这本杂志这个单元的常客,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我虽然不擅长拍照,但平常也喜欢玩玩相机,每一期的《相机a》杂志都会买来看看,所以很早就知道小出的大名了。十八日那天,小出先生也搭乘隼号蓝色列车的单人寝台。车子开动后,他就频频地按快门给九条小姐拍照。我以为这是小出先生带来的模特,所以就上前观看。但其实不是,小出先生也是第一次在列车上见到九条小姐。因为九条小姐长得太美了,小出先生就主动为九条小姐拍了几张照片。我上前跟小出先生打招呼,说在杂志上经常欣赏他的大作。当时和九条小姐也寒暄了几句。小出先生对我说这照片马上就会投稿到《相机a》杂志。所以我想如果这期杂志能登出来的话,正好可以和通缉海报上的照片作比对。等到今天杂志出刊了,小出先生为九条小姐拍的照片果然登了出来。经过仔细比较,我确信两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个女人,所以才决定打电话与你们联络。”

2

吉敷婉拒了长冈先生要他把杂志带走的好意,来到神田站附近的书店买了最新一期的《相机a》杂志。他坐在车站的长椅上,翻开杂志,再度凝神观察那张照片。这是张有趣的照片。很明显,拍摄时曝光过度了,脸部颜色发白。眼鼻异常分明,好像用钢笔画出来似的,但脸和头发的轮廓却像幽灵般朦朦胧胧,不知是不是拍摄时相机晃动的关系。身为刑警的他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照片里的女人在微笑,是璀璨的笑容,而不是寂寞的笑容,似乎与吉敷对这女人的印象略有出入。照片旁边有简单的评论,主要讨论的是技术性问题。在零点零几秒的瞬间,捕捉被拍摄对象偶然展现的魅力,这种本领就是摄影师的才能——或许这是针对女人脸部轮廓模糊而发表的议论吧。

拍摄数据也登了出来——光圈五点六,速度六十分之一秒,采用闪光灯。“原来如此,这是六十分之一秒的幻影呀!”吉敷不由地喃喃自语着。看来,往后的日子都要为这幻影苦恼了。这张照片里的女人是九条千鹤子,好像已经无庸置疑。照片中露出笑容的女人正是吉敷在成城公寓中所见的照片里的女人。由吉敷本人的眼睛所作的判断,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不可理解的事情呢?吉敷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列车真的是十八日下午四点四十分从东京站驶出的隼号蓝色列车,那么九条千鹤子绝对不可能在这列车上呀。左思右想,吉敷只能认为这是长冈与摄影者小出合谋的谎言。作为《相机a》杂志的编辑部,只要作者说作品摄于十八日隼号列车上,他们恐怕不会去调查核实这照片是否真的是在十八日的隼号列车上拍摄的吧——于是就按小出所说的刊登出来。

但是,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却找不出他们要这么做的理由。但如果九条千鹤子是嫌犯的话,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在长冈和小出的协助下,用这种方法制造不在场证明。可是,她不是嫌犯,而是受害者啊。

《相机a》杂志的编辑部在水道桥,吉敷直奔编辑部而去。杂志上没有刊登小出的地址,所以除了去编辑部打听外别无他法。听长冈说,他在蓝色列车上与小出交换过名片,他把名片给了小出,但小出的名片刚好用完,没办法给他。

吉敷在编辑部接待室与负责照片征集的编辑会面。当他一说出小出忠男的名字,编辑便“啊”地点点头。吉敷说想知道小出忠男的住址,他马上用内线电话通知同事拿资料来。

吉敷询问小出忠男是怎么样的人——他想这位编辑应该见过小出忠男。

“他已经是祖父级的人物了。”编辑说道,“他以前是开银楼的,现在已经退出商界,把生意交给儿子媳妇打理,夫妻两人隐居在行德的公寓里。由于生活悠闲,就到处旅行,一个劲儿地拍照。”说完,编辑把写有小出忠男地址的纸条交给吉敷。吉敷绕了个圈子探问小出忠男是不是个正派人。编辑笑着,拍拍胸脯作了担保,然后说道:“你见了他就明白啦。”

吉敷用电话确认小出在家后,便搭乘东西线电车去了行德。

因为小出住的是站前公寓,所以吉敷一下就找到了。从楼下的公共电话亭打电话上去后,对方说欢迎光临。电话中传来的是沉稳的老人声音,光从这声音来判断,就知道这不大可能会是合谋的犯罪者。走出电梯,在玄关口见到小出先生后,这种印象就更强烈了。

吉敷被带到会客室,小出夫人奉上茶水。平日拜访小出的人大概不多,所以有客人来时,小出先生便情不自禁地面露欣喜之色。尤其见到吉敷手持《相机a》杂志后,更把吉敷视为志同道合之人。但吉敷记得最初打电话联络小出时,就告诉他自己刑警的身份了。

“我来打扰,是想要了解这本杂志上所刊登的小出先生拍摄的九条千鹤子的照片。”吉敷直截了当地问道,“除了杂志上刊登的这张照片外,还有这位女性的其他照片吗?”

“嗯,有啊。”小出老人答道,“你要看吗?”

“是的,请务必让我看看。”正如小出所说,替千鹤子拍的照片大约有半卷底片之多。不过洗出来的照片大多是标准尺寸,只有几张拍得好的放大成六乘四的照片。

其中,多数照片拍摄于单人寝台车厢的走廊,越过背景窗口,可以见到横滨、静冈的车站站牌。此外,也有坐在单人寝台床上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的。”小出老人从旁边探过身来说道。吉敷闻到一种令人怀念的老人特有的气息。

“这些照片全都是用六十分之一秒快门拍摄的吗?”吉敷问道。

“嗯,是的。”老人眯起眼答道。吉敷暗暗地叹息。然后为了振奋老人的精神,吉敷称赞小出的照片拍得很好,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是千鹤子的侧面照,又说登在杂志上的那张当然是上上之作。老人听了之后喜出望外,连声说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批照片,不过寄给杂志社时有点担心,怕编辑部不接受。

“那么,这些照片的拍摄顺序如何?”吉敷问道。

“这个嘛,你要看洗出来的底片吗?”

“好的,麻烦您拿给我看看。”吉敷仔细看了底片,发现登在杂志上的照片是所有照片中的第二张,而吉敷刚才说最喜欢的那张照片则是最后一张。吉敷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后,出现笑脸的照片就越少。

“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呢?”吉敷拿着照片问道。

“这个嘛,我印象中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你觉得呢?”小出老人问坐在沙发旁边的夫人。吉敷到现在才知道小出夫妇是一起去旅行的。

“嗯,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很懂人情世故。”夫人笑着说道。

“你说她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是指她擅长与人交际应酬?”

“对,对,我的意思正是如此。或许她从事公关之类的工作吧。”夫人笑着补充道。吉敷告诉夫人这女人在银座的夜总会做事。

“哦,果然如此。”夫人点头说道。

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

“她很会说话吗?”吉敷向主人问道。

“是呀,这女孩很会说话,跟她聊天,有越说越投机的感觉。”

“一开始,是小出先生主动与她交流的吧?”

“是的。蓝色列车停在东京车站等待发车时,我看到那女孩站在走廊过道上看着窗外。哦,好漂亮的女孩啊!我就上前,说自己爱好摄影,可不可以替她拍张照。”

“她怎么说?”

“她马上点头同意。我拍了两三张照片后,怕打扰她而准备停手,但她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浓。她对我说自己曾经当过模特,到现在还很怀念那个时候,于是我又拍了不少照片。全靠这个女孩,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旅程。”

“啊,刚才你说九条小姐在东京车站朝窗外看,是吗?”吉敷想起来似的问道。

“是呀。”

“她注视的是月台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她是不是在等人?”

“不,我没有这种感觉。她似乎是在看远处的街道。”

“街道?”

“是呀,她望着远处街道上的霓虹灯,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看霓虹灯?”

“嗯。这女人脸上露出了寂寞的表情,让人想起‘红颜薄命’这个词。”

吉敷突然觉得气氛变得凝重起来。“除此之外,有没有注意到这女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这个嘛,她经常站在车门口的平台上。”

“你是说她站在走廊过道上吗?”

“不,不是走廊过道,是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

“她站着做什么呢?”

“不知道。我曾经跟她打过招呼,结果反而影响了她的心情,她轻声说希望能够那样静静地站着。我们倒有点替她担心了。”夫妇俩齐声回答。吉敷不由地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陷入沉思。

“啊,刑警先生。”小出夫人说道,“九条小姐怎么啦?”

吉敷沉默着,过了一会儿才抬头问道:“你们在列车上见到她,的确是十八日的事吗?”

夫妇一起点头。

“是十八日的哪一班列车呢?”

“隼号。”

“发车的时间?”

“十六点四十五分从东京站出发……”

“你是什么时候见到九条小姐的呢?”

“这个嘛……她一直站在车厢连接处,我们每去一次厕所都会见到她。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她还在那里。我上前问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拿点晕车药给她。她摇摇头说没有不舒服,又说马上就要回房间睡觉,但说完后还是站在原地。”

吉敷又叹了口气。“此后就没有再见到她了吗?”

“是的,因为我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十九日呢?”

“第二天早上我从远处看到她在餐车,心想要不要上前跟她聊几句,可是看到只有她一个人,我就没有过去。”

“我倒是跟她说了几句话,但回到一号车厢后,她的举止有点畏缩,好像在躲避什么人似的。”小出夫人说道。

“她在终点站西鹿儿岛下车吗?”

“不,她在熊本站下车。”这一次是由小出老人回答的,“于是我举起相机,从窗口拍下她在月台上行走的背影。看,就是这张,还没有放大。”老人给吉敷看另一卷底片。吉敷看到很小的千鹤子的背影。

“唉,我毕竟老了,不大能准确拍摄远方景物了。”

“这是熊本站的月台吗?”

“是的。”

“到熊本站时是几点钟?”

“你要知道正确的时间,就得看列车时刻表了。大概是十一点左右到熊本站吧,正好是午饭前。”

吉敷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午饭前在九州熊本,就算立刻掉头返回东京,也要十九日晚上才能到。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吉敷再度陷入沉思。小出担心地问吉敷怎么了。吉敷说没什么。

“噢,你们两位经常一起外出旅行吗?”吉敷暂时把话题岔开。

“不,夫妇一起外出旅行的情况不多。”老人答道。

“不是不多,而是完全没有。”夫人作出更正。

“这倒是。不过十八日那天是老太婆的生日,儿子媳妇特地买了车票,由我陪老太婆参加这次蓝色列车之旅。”老人说道。

吉敷心想:“如此看来,搭车日期是十八日绝对错不了。”巧的是,吉敷的生日也是十八日。

“九条小姐她怎么啦?”夫人再度询问。她好像也感觉到事有蹊跷o

“嗯,九条千鹤子小姐死了。”听吉敷这么一说,两人双眼圆睁,瞠目结舌。

“什么时候的事?”过了好一阵,老人才问道。可是,对于这个问题吉敷难以回答,因为连吉敷自己都还没搞清楚九条千鹤子确切的死亡时间。

“果然如此啊。”老人叹息道。

夫人也有同感。“总觉得她是红颜薄命。”

吉敷从这些话中似乎听到某些言外之意。

“真可怜。发生了什么意外吗?”

“不,她是被谋杀的。”

两人再次睁大双眼,“凶手是谁?是什么人干的?”

“我们正在调查中。”听吉敷这么说,两人终于明白了吉敷上门拜访的目的。吉敷这时想起《相机a》杂志的编辑说过的“你见了他就明白啦”这句话——两位的确是亲切厚道的老人。

“真可怜啊,我在列车上还要了那女孩的地址,正准备把照片和杂志寄给她呢。”

“你们还交换了名片吧,”吉敷说道,“我也拜访过神田的长冈先生了。”

听到长冈这个名字,老人想了一下,然后说:“啊,是那时候在列车上遇到的先生,他给了我名片,可是我的名片正好用完了,没法给他,真遗憾。”

室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调查工作只能到此为止了。

3

从小出老人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吉敷在行德站前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到银马车夜总会,叫出志保后,问她记不记得千鹤子曾说过要搭十八日的蓝色列车之类的话。

志保说没有印象。吉敷再请她叫行子听电话,问了行子同样的问题。行子听了马上回答说千鹤子亲口对她说过会搭十八日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发车的隼号去九州,千鹤子还欣喜若狂地说给其他同事听。吉敷听了之后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像是怪谈,又像是事实,不,应该说是隆冬怪谈吧。九条千鹤子很早就是蓝色列车迷,这次终于买到单人寝台车票,满心欢喜地准备搭车旅行。可是,就在出发前一刻,她出乎意料地被人杀死,但她的精神不死,灵魂离开身体后,还是按原计划去了东京车站,并搭乘隼号列车!

第二天,吉敷一大早就去樱田门警视厅,跑到法医科,坐在船田的办公桌旁,等着船田上班。三十分钟后,船田看到吉敷等在自己的办公桌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然后笑着说:“啊,竹史君,你工作起来真是干劲儿十足。又是为了成城那个被杀的女人吧?”

吉敷点点头,但此时他没有开玩笑的心情。

“看你双眼通红,昨晚没睡好吧?”船田关心地问道。

“我无论如何解释不了九条千鹤子那个女人的死亡时间。可不可能把死亡推定时间再往后推一点?”

“推到什么时候?”

“十九日晚上。”

“天呀!那可不行。”船田立刻回答。

吉敷一面把额头上的头发往上拨,一边问:“为什么?”

“理由很多呀。之前我说过,首先从水母皮的角度来看,就足以否定你的假设。”

“水母皮?”

“嗯,我想你应该知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尸体,手脚皮肤会发白膨胀,稍微用力就能把手脚指甲剥离。假设如你所说那尸体是在十九日晚上才浸入浴缸,那么到二十日下午五点我们抵达现场之前,尸体浸在水中的时间大概只有二十小时左右,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皮肤不可能开始膨胀。我有足够的自信,那女人的尸体在水里浸泡了至少三十个小时。”

“三十个小时?”

“嗯,我对三十个小时这个数字有十足的信心。不到三十个小时,尸体就不会呈现出那样的状态。你应该知道,我处理过很多浸泡在水中的尸体及溺死者的尸体。”

“你是指死后浸泡在水中的时间?”

“对,是死后。”

“不包括活着的时间?”

“是的,不包括。”

“如果二十个小时的话……”吉敷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纸开始计算。

“假设我们到达现场的时间是二十日下午五点,在这之前三十个小时,也就是十九日上午十一点……”

吉敷眼前浮现出了小出老人的样子。千鹤子在熊本下车的时间应该是十一点左右吧——吉敷立即查阅列车时刻表——没错,隼号列车到达熊本站的正确时间是十一点零八分。

“三十小时是非常保守的估计,我想,实际情况恐怕还要多于这个时间。总之,三十个小时是所渭的临界线。”

吉敷用左手拉扯着头发,陷入短暂的沉思。船田说明了推断死亡时间的各种条件。这里面,最重要的条件是“腐败变色”问题。死后二十四小时至三十六小时的尸体,下腹部会开始呈现水藻绿色,然后遍及全身。千鹤子的尸体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绝对不同意这具尸体距离死亡还不到二十四小时。船田接着继续解释,但吉敷无心再听。因为光是水母皮的问题就已经够他费神的了。

九条千鹤子的尸体浸泡在浴缸里至少三十个小时。尸体是二十日下午五点被发现的,那么,尸体至少从十九日上午十一-点起就已经浸泡在浴缸里了。想到这里,吉敷突然想到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尸体的发现。要知道首先发现尸体的不是警方。而是向警方报案的人。能找到这个人的话,一定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吉敷再度回到成城,跑到绿色家园公寓。他一面仰望现场,一面绕公寓走了一圈。公寓周围井无高层建筑物。吉敷找到公寓管理员,向他借了三0四室的钥匙,打开玄关大门。堆积的报纸已经不见了,无主房屋特有的气味开始飘荡。他进入浴室。浴缸内没有水,瓷砖上已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浴室的小窗关着。不用说,窗户用的是毛玻璃,从外面无法看清里面的情况。吉敷站在浴缸边,抓住窗框上方的把手,用力往下一拉,窗户往内侧打开,外面的冷空气马上涌进浴室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