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从四合院开始诸天游戏副本 > 第146章 古籍功法

第146章 古籍功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意识一瞬间回到现实身体,杨凡发现自己播放的《西游降魔》才刚刚开始放映,仿佛自己压根就没离开过一样。

这些达官贵人虽然身份显赫,但是古代娱乐活动匮乏。这帮达官贵人接触与电影类似的娱乐活动就是戏园子、皮影戏。

虽说这些也是讲故事,但是比起电影清晰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对这帮达官贵人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不一下子就把这群人注意力吸引进去了。

第一次观影,这帮古代达官贵族演绎人生百态。遇到恐惧的画面吓得丑态百出,遇到喜剧的画面能捧腹大笑、乱喷茶水,遇到悲伤的画面又纷纷落泪流涕......

这部片子放完不少人当场失态,嚎啕大哭。是哭电影里的人?亦是悲伤自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待到众人平静后,杨凡站出来宝相庄严道:“这部神预影告知世人当珍惜眼前人,莫要失去了再后悔莫及。哪怕许下一千年...一万年誓言又如何!她...已经不在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好诗!谪仙好文采,可否赐下全诗让我等一饱耳福!”其中一位颇有富态的中年士人拍案叫起道。

“自无不可!尔等听好诗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凡哥有拿出天下第一帅的湘妃竹描金折扇附庸风雅念道,配上一身的玉袍儒冠,真乃是仙中文曲,文采风流,仙气昂然。

诗妙词绝,姿容萃美。凡哥这一出场装十三真可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如皓月当空,璀璨夺目。在场的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纷纷露出痴迷状。此时的凡哥就是唐僧肉,这帮女妖精都想吃一口。

王明月、仪琳、任盈盈、红缨四女面上皆与有荣焉,同时又露出警惕之色盯着四周的女眷,生怕自己又多了一个姐妹。显然她们已经达成统一战线,势必不能让杨凡的女人再多了。

杨凡只有一个,人多了她们分到的爱自然少了,这是她们不希望看到的。尽管她们似乎阻止不了杨凡,但是做和不做是两马事,起码这是向杨凡表明一个态度。

确实,若是五女一起表态,杨凡绝对要尊重她们的意见,因为杨凡真的喜欢她们。

“谪仙以此千古诗文惊醒世人,今日我等凡夫俗子在此谨遵教诲。此事辞藻华美,情真意切,真乃诗文千古。我大明文脉不胜,如今天降谪仙,直追唐宋。”

中年士人眼眶含泪饱含深情拍起彩虹屁,不知道他这是演技还是真有故事。反正一下子就让凡哥注意到他,这是一个营销高手。

“你是?”杨凡折扇一合指着他问道。

“小人陈振龙,福州人士。早年中过秀才,可惜屡试不中,无奈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弃儒从商。我与王老爷子乃好友,故今夜有幸参加谪仙的神预影会。”中年文士自我介绍道。

“陈振龙?”杨凡惊疑叫道,之所以这样,无他这位商人可不得了,可是有着明朝“甘薯之父”的美名。

陈振龙以后回去吕宋(今菲律宾)做生意。见当地朱薯遍野,并了解到此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遂学习种植法,出资购买薯种,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经7昼夜航行回到福州,即在住宅附近纱帽池边隙地试种。

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振龙促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金允试种,俟收成后呈验。当年,试种成功,金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称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又称番薯。振龙后代又传种到浙江、山东、台湾等地,成为中国粮食作物的一个重要品种。

陈振龙有胆量过人,远见卓识,兼有爱国情怀。此举间直接救了闽省数百万人,日后更是间接惠及诸多华夏子民,称得上是大明袁隆平。

“是,谪仙大人有何吩咐?”陈振龙紧张道。

“你很不错,以后跟着我干吧。”杨凡问道。

“承蒙谪仙恩典,小人自是愿意。”陈文龙闻言脸上满是欣喜,没想到自己花了2万两银子在王元霸那买个名额还真得给自己博出了大造化,这两万两银子花得不亏。

“这样,陈振龙你暂领锦衣卫百户之职,交给你一个任务,帮我收集洛阳城内的道家经典孤本,若是做得好,自由嘉奖。”凡哥想起了自己转职任务,洛阳城时六朝古都,豪门显贵大墓极多,里面自然藏有许多道家经典秘本、孤本。

凡哥是谪仙,这种事情当然不合适亲自出面。交给陈振龙这样胆识过人的商人最合适不过了,完成的好自然不会亏待这位大明袁隆平。

凡哥吩咐完袁隆平又抬头对着现场的洛阳城达官贵人道:“刚才我与陈振龙说的任务,你们自然也可接受,我会视上交孤本的珍惜程度给与你们奖励,此任务有时间限制,且书籍可能有重复,所以给你们立个规矩从优从先。尔等可明白?”

“我等明白,谨遵谪仙大人吩咐。”洛阳的达官贵人们躬身行礼道。

“启禀谪仙大人,小人家中藏有道家经典孤本数十本,其中有《回春心决》、《丹鼎呼吸诀》、《吕祖纯阳长生久视仙术指归》......不知这些可符合谪仙大人要求?”有陈振龙的榜样在前,一位长相富态、面容白净的中年人立马站出来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许绝户啊。你收集了如此多**,还不是无用。你居然拿这些不堪入目之书献给谪仙大人,真是岂有此理!”

一位身穿青衫头戴黑色儒冠的青年站出来嘲笑中年男子,转身又对着凡哥道:“启禀谪仙大人,小人家中亦有道藏经典数十部。分别是《太上老君说了心经》、《阴符天机经》、《老子河上公章句》、《守白论》、《鹖冠子》、《尸子》......这些都是先贤正理之说,可如谪仙法眼?”

这位青年儒生之所以歧视中年男子的书籍主要是万历继位之后,李太后对此术深恶痛绝,遂下旨将其定为左道,禁止宫中供奉的道士以此术来迷惑君王。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失去丈夫年轻女人的报复心。而且这个女人还是大明朝最有权势的女人。那些当初给隆庆敬献丹药的道士到现在还在东厂大牢里日夜受着折磨。

其实此道在明朝初中期还是满流行的,到了自成化后更是达到鼎盛,朝廷上下竞谈此术,臣下纷纷以献春药邀宠。

这种情况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进一步泛滥,不少佞臣纷纷献药,并认为这就是此术可以长生。有一个叫陶仲文的,以符水、春药大大得宠,明世宗移居西内,日求长生,不上朝,不祭宗庙,不见大臣,而常见陶仲文。

由于陶仲文这样得宠,许多人艳羡不已,于是方士、道士、官吏一哄而起,假借圣旨以征逐女色,为进药而敲诈勒索,荼毒百姓。此术的名声越来越坏了,它变成了左道旁门、纵欲淫乱的代名词,正人君子皆耻之。

此术总是和春药、纵欲伤身等连在一起,已不复初始阶段的本来面目了。

这位儒生打扮的青年男子家中藏书不巧杨凡都读过,所以对杨凡没用。反而那位面容白净、长相富态的中年人所藏的典籍大部分杨凡都没有读过。

而且这种喜欢踩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杨凡向来不喜,故而未理会此青年儒生反而对着中年员外道:“道家经典并无歪理正理之说,人伦大道亦是修行大道。这位先生家中所藏房中术甚是符合我的要求。先生面色苍白、肥胖。那先天肾水不足导致自己不孕不育。此疾不难,稍后你将书本取来,本座亲自为你治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