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 > 第120章 麻将是益智活动

第120章 麻将是益智活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比前世的那位大老板一年十万租金要便宜了一半。

毕竟是自己村里的人,价钱肯定都好商量。而且这么个破山头,闲着也是闲着,李东愿意花钱包下来,村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一年五万,二十年就是一百万呢。

李东又很大方,直接一次性就把二十年的租金全交了。

村长三大爷那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李东对这个价格是很满意,但是村里很多人都不理解。

一年五万租这么个荒山头,那不是白糟蹋钱吗?

最近这俩月,村里人议论最多的就是李东跟叔叔合伙,花一百万租了个破山头。

有不解的,有嘲讽的,还有等着看笑话的。

李东叔叔本就木讷,对旁人的风言风语,也不理会,包下山头之后,扛着个锄头就上山了。

天天在山上忙活着清理杂草乱石、平整地块。

李东都让他别忙活了,到时候雇几个工人,一股脑整理出来就行了,二叔一个人干得干到啥时候啊。

只是二叔也不听,说什么他多干点,就能多省点钱。

搞得李东很无奈,本来是想搞个采摘园,让二叔轻巧一点,不用每天那么操劳,结果现在更操劳了。

二叔的性子跟老爸一样倔,李东也只能由他去,反正现在老爸也回来了,李东就打算让老爸抓紧时间去雇一批工人,先把这山头平整出来再说。

山头就在村子北边,出了村子,沿着小路,穿过一片农田,就进了荒山范围。

山头确实很荒凉,乱石成堆,荆棘丛生。

这个时候正是酸枣成熟的时候。

山上遍地都是酸枣树,一眼望去,红艳艳一片。

李东小时候最喜欢干的就是上山摘酸枣吃了,熟透的酸枣,甜中带酸,怎么吃都不够。

不过酸枣虽然好吃,但对农民来说,这东西确实很讨厌。

树枝子上长满了尖刺,很扎人,而且这东西生命力相当顽强,繁衍的也很快,一棵酸枣树,不出几年,就能繁衍出一片来,砍都砍不完。

这荒山上没法种庄稼,也跟酸枣树太多有一定的关系。

胡玥还是第一次见到野生酸枣。

好奇之下,尝了一颗,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都忘记上山来的目的了,只顾着摘酸枣。

“这野酸枣太好吃了,这山上这么多,怎么没人摘啊?拿去市场上卖,应该也能卖不少钱吧?我觉得,你也别种什么樱桃了,就弄个酸枣采摘园,貌似也不错。”

胡玥一边吃着,一边说道。

李东笑笑说:“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可摘起来太麻烦了,全都是尖刺,不小心就划破手了。真要弄个酸枣采摘园,让人过来采摘,那挣的钱估计都不够赔医药费的。”

“倒也是,这一会儿都扎了我好几下了。”胡玥说了句,小心翼翼的把扎在自己身上的酸枣枝条扯开。

两人这还是在酸枣丛外围,李东还在一旁照看着,要是往深处走,那估计进去都出不来了,非扎的浑身是伤不可。

“而且这东西,不好储存,放一天就烂,我们当地人不稀罕,没人花钱买这玩意儿,运到外地去卖,先不说外地人认不认这东西,弄不好半路上就全烂了。种这东西不划算。”李东说道。

其实老家这边前两年也有人摘了些酸枣拿去城里卖的。

倒也能卖俩钱。

但卖的那俩钱还不够遭罪的,也就没人再倒腾这东西了。

有那摘酸枣的功夫,还不如去海里挖点蛤蜊、钓点蛏子卖了。

听了李东这话,胡玥也就打消了种酸枣的念头。

一路边走边摘、边吃边看,一共两三里地的山路,走了快两个小时才到山头。

小山头海拔虽然不高,不到一百米,但这周围几乎全都是平原开阔地带,站在山头上,方圆几十里内尽收眼底。

尤其是山头北面一望无垠的大海,一眼望去,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哇,这里好美啊!”胡玥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李东跟她肩并肩站在一起,看着家乡的美景,也说了句:“是很美。”

然后,一只手悄悄从背后轻揽住胡玥的杨柳细腰。

胡玥沉浸在美景中,没有察觉,兴致盎然的说道:“我觉得,可以在这个山头上建一个观景亭,游客们采摘完之后,可以上来小憩片刻,看看美景,一定会很喜欢的。不,不能建亭子,亭子会遮挡住天空的视线,那便少了一份海天旷然的美感,建一个平台就好。”

李东也沉浸在美妙的手感中,意醉神迷的说道:“行,听你的,你说建什么就建什么。”

胡玥又指了指北面海边,问道:“海里怎么那么多人?现在这个天下海游泳,不冷吗?”

天已入秋,日渐凉爽,这会儿下海游泳,确实有点凉。

“你是说那些人吗?他们是在赶海,不是游泳。”李东说道。

“赶海?”胡玥疑惑道。

她一个京城人,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赶海。

“就是去海里挖蛤蜊、钓蛏子之类的,我们这里很多人都以赶海为生,挖点蛤蜊钓点蛏子拿去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很多别的地方的游客,也会跑到我们这里来赶海。”李东解释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海边的人,大部分都以海为生。

除了那些家里养船的渔民,还有很多人就靠赶海挣点钱。

就算是不以赶海为生的,偶尔有空也会去海里弄点蛤蜊、蛏子,或是自家吃,或是拿去卖点钱。

“还有蛤蜊啊?那一会儿咱们也去赶海吧?”胡玥顿时两眼放光。

“这会儿潮水还没完全退下,得到一两点钟才能干海,咱们吃完中午饭再去就行。”李东说道。

胡玥只得按捺下心中的迫切,又指指西边问道:“那里是大舅的虾池吗?”

山头西边,原本也是一片海,后来修了一道拦海大坝,大坝后边就建了两万多亩的养殖基地。

“是,那几个没有水的池子,都是大舅的,其他那些是别的养殖户的。”李东说道。

胡玥又有些诧异:“为何大舅的池子没有水,别人家的都有水?”

“呃……因为大舅是想建几个温室大棚嘛,所以就不急着放水,等建好大棚再放水。”李东想了个能解释过去的理由。

总不能跟胡玥说,明年有赤潮吧?

胡玥可不像大舅那么好忽悠。

好在胡玥没有刨根问底,哦了一声,就没再多问。

又跟李东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情况,尤其是产业、人口、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信息。

直到快中午才回家。

斯皮尔比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