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大唐从见武皇开始 > 第12章 邪,终不压正

第12章 邪,终不压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次刘思礼、綦连耀谋反之事,王勃的两位兄长王勔(mian三声)、王勮(ju四声),还有一个弟弟王助,皆因与武懿宗素来不睦,而被无端牵连。

也就是说,王勃的几个兄弟中,除了早亡的王劼(jie二声),和醉心山水、远离是非的幼弟——王劝,其余的,都下了狱。

可历史留给王劝的笔墨,实在太少。

有野史说,王劝是个痴情人,先妻逝后,未再续娶,一直隐居山林,守着自己的女儿过日子。

这个女儿,应该就是王辞年。

如今,王家出了这样的大事。

王劝定是心力交瘁,却又别无他法。

虽知希望渺茫,但他,仍带着王辞年,离开山林隐居之地,到这洛城中,寻人相助。

也许,王辞年就是这样,在洛阳城中,不小心走丢了。

也才有了昨日,王辞年在字画铺被店家说“偷字画”的一幕。

说起来,人与人的际遇,还真是奇妙。

若无王辞年这一闹,李正一又如何能遇到那个……白衣姑娘?

虽然到现在,李正一都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可他有预感,他们俩的故事,不会就此结束的……

此时的李正一,躺在榻上,依旧辗转难眠。

仍反复思量着,明日之事,有无不妥,有无缺漏……

远远看去,窗外的月,虽被阴云笼罩着,却仍有光亮溢出。

就像,李正一始终坚信的那句话:邪,终不压正!

…………………………

第二日,未时一刻,九洲池畔。

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浮光跃金。

九洲亭内,武则天依旧望向池水,目光深邃。

一旁的上官婉儿,伫立在侧,也是若有所思之状……

武懿宗在蔡公公陪同下,急匆匆地,走到武则天身边,一脸谄媚地笑着,行礼后问道:

“懿宗拜见姑母,不知姑母召侄儿前来,所为何事?”

武则天这才回过身来,右手微微一抬,示意起身:

“平身吧!懿宗啊,朕今日叫你来,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突然想起,数月前,朕曾在你府上吃过一道上烧尾、一道箸头春,就算比之宫里,也毫不逊色,不知今日,朕可有口福,到你府中,品上一品?”

“姑母要亲临寒舍,侄儿可是求之不得啊……姑母,我这就吩咐下去,上烧尾、箸头春,一样不能少……另外,还请姑母在舍下,听听侄儿新作的小曲儿,如何?”

武懿宗的神情,可以说,把“谄媚”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那朕与你同行,动静尽量小些,不可扰民清静,也无须随从,带上婉儿就可以了……”

武则天,说得轻描淡写。

武懿宗,却听得心花怒放。

不多时,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到了武懿宗府前。

伺候武则天在前厅落座后,武懿宗便忙前忙后,一边安排人准备晚膳,一边盯着下人……搭戏台子。

上官婉儿却无心理会这些,一直盯着武府门口的动静。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狄仁杰便带人前来。

“狄相,你今日带人,前来懿宗处,所为何事?”

武则天装作不知情。

“回陛下,老臣方才到宫中,本有要事,向陛下急奏,却听闻陛下已至武将军府上,故来保护陛下安全……”

狄仁杰行礼后说道。

“朕……在自己侄儿府上,能有什么危险?何来保护一说?”

武则天此话,貌似在偏袒武懿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