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大唐从见武皇开始 > 第44章 口舌之辩

第44章 口舌之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既不为他求情,那你,何出此问?”

宋璟板着脸,很严肃的样子。

“我就是单纯……想和您,分享一下关于读书的三境界。”

“哦?还总结出了三境界?好,那你便说说,这读书三境界,是哪三境界?”

宋璟一听,便来了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故而,我认为读书的第一境界,应该是为了兴趣,因为热爱,才愿意去读,当我们读的书多了,见的多了,自然学识广博。”

“有几分道理,那第二境界呢?”

宋璟点了点头,问道。

“第二境界,便是成就感。”

“诸如,现在大多文人士子,读书的初心,只是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他们,在追求这份初心的同时,发现读书能带给他们很多成就感,比如,旁人的艳羡,父母的夸赞,还有财富自由的召唤……这些,足以撑起他们读书的信念!”

“成就感?”

宋璟很显然,并没有听过这个词语。

“对的,成就感……就像是,在玩游戏的时候,一级一级地,向上通关,或是打怪升级过程中,产生的快感,这种快乐,得来很易,而读书的成就感,却相对较难获得……”

说到这儿,李正一忽地意识到,偏航了。

“正一,何为打怪升级?”

宋璟被说懵了。

“额,舅父,这个不是很重要,我还有第三境界……”

“嗯,接着说!”

“这第三境界,便是顿悟,有了兴趣,有了成就感,想厚积薄发,就还需要顿悟,才能让自己读书的境界,更上一层楼!”

“如何顿悟?”

“舅父,这需要您的配合……”

李正一说得有些神秘。

“如何配合?”

宋璟更加感兴趣了。

此时,李正一却看向宋璟的书案,问道:

“舅父,我能借您的墨宝一用吗?”

“你用吧!”

“多谢舅父!”

说罢,李正一走到书案前,坐下。

提笔写道: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完后,李正一缓缓说道:

“舅父,这便是前人……哦不,是后人,所总结的读书三境界,我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才总结出方才那三点,兴趣、成就感和顿悟!”

李正一深知,这读书三境界,乃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总结的,而这几句诗词,也分别是宋朝的晏殊、柳永、辛弃疾所作。

于唐朝而言,他们,的确都算是后人吧?

“好诗,好词!正一,你说这是后人总结的?哪个后人?”

宋璟的言语中,有着掩盖不住的激动。

“是几位隐士高人,晏殊、柳永,还有辛弃疾所作,但总结出这三境界的,是王国维老先生……”

李正一实在不想过多解释,干脆就说他们是隐士高人,省事!

“这些名字,我从未听闻……”

宋璟努力搜寻着脑海里的记忆,无果。

“所以说,他们是隐士高人嘛……我也只是略有耳闻,觉得甚有意境,便记下来了……”

李正一忙掩饰道。

看着舅父盯着这几句诗词,爱不释手的样子,李正一知道,说情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他接着问道:

“舅父,您觉得这几层读书的境界,贴切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