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史书三国传 > 第95章 袁术称帝

第95章 袁术称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袁术在寿春听闻曹操南征张绣大败,大喜,便想着趁机称帝。此时他已拥有二十余万兵马,坐拥淮南并江东诸郡,可谓兵多粮足、土地广阔,今见曹操新败,便召集部下前来商议称帝之事。

袁术道,“今我军兵多将广、粮食充沛,又兼备广大领土,观天下群雄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我的。众所周知,当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这情形就象当年的楚汉之争一样,谁有实力,谁就可以称王称霸,我只所以要称帝,我有三大优势,其一,群雄之收我兵力最多,其二,我所辖地方最大,其三,皇帝玉玺在我这里,这是上天赐予我要当皇上,如果我不当,那就辜负了上天的美意,因此,我不得不当啊,想当年汉武帝在朝堂上曾对众臣发下谶言道:汉有六七厄,法应再受命,我宗嗣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当涂高,寓意就是代汉者为路上高大的人,我字为公路,当应此谶。所以,天命归我,我当为皇帝,从此,汉天子是老大,我就是老二,众爱卿意为如何?”

主薄阎象谏道,“主公,我认为不可。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姬昌,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就有他的两份,可周公姬昌仍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的臣子,明公虽然现在兵多粮足,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昌那样的昌盛。”

长吏杨弘也谏道,“主公,眼下汉室虽衰微,可民心仍然向汉,且各地群雄并起,倘若明公称帝,必遭众反,届时将悔不及矣!”

袁术心中不悦,眯着小眼看了他俩一眼,又将目光转向徐璆。徐璆虽是被袁术劫持强留在身边的这么一个人,可徐璆以忠勇着称,袁术仍拜他以上公之位,而徐璆对袁术是不温不热,偶尔会给袁术定个计谋出个主意,袁术是言听计从,这一度让袁术身边的人都忌妒不已。今天袁术见杨弘和阎象都反对自己称帝,感到失望,他便想征求一下徐璆的建议,问徐璆道,“徐将军有何看法?”徐璆现在恨不得袁术早亡,徐璆知道,假如袁术真的称帝,那他必定会成为众矢之地,群雄会群起打击他,那样他离灭亡也不远了,于是便道,“我认为袁公可以称帝。”

袁术大喜,问道,“何以见得?”徐璆道,“现天下大乱群雄并举,朝庭已经明存实亡,如果此时有人称帝,则会招揽天下英雄志士来投,袁公称帝有两大优势,一是现在袁公兵强粮足,可以发动一场战争,二是袁公手中有皇帝玉玺,顺天应命,即寿永昌,这是天命所归,不可失去。因此,卑职认为袁公应该称帝。”“好!”袁术响亮地拍了一下手掌,道,“我即皇帝位,君可任符节令兼执金吾。”袁术话音刚落,长吏杨弘大叫道,“主公!徐璆蛊惑主公罪当斩首,请主公莫听他的,若听他的则离灭亡不远矣!”袁术大怒,喝门卫将杨弘哄了出去。

赶走了杨弘,袁术左右看了看,干笑了一下,道,“众卿还有何高见尽管提出来,联定接受。”

众文武见袁术铁了心的要称帝了,没有再敢谏言的,都相互看了看默不作声,袁术哈哈一笑,朗声道,“朕意已决,今日即称帝位,建号仲氏,我即称帝位,众卿也都官升一级,众卿听封。”

于是袁术开始置三公九卿,大封众臣,封张勋为大将军、纪灵为前将军、桥蕤为后将军、黄猗为左将军、袁胤为右将军,又封陆勉为司空、徐璆为持金吾、江东孙策为荡寇将军兼吴程侯,袁术又封金尚为太尉,不过令袁术扫兴的是,金尚竟当堂拒绝了这个封赐,金尚是这么说的,“回皇上,我金尚才疏学浅不便担当此重任,还望皇上收回诚命。”袁术没办法,便搁置了太尉之职。

金尚回家后,对家人们一说,家人们大为不解,便问缘由,金尚道,“现天子还在,袁术称帝,这

是大逆不道之事,必会引来祸灾,我没有能力阻止他称帝这已经是我的过错了,我怎么还会受封做太尉?”

有一家人听后便把这话告诉了袁术,袁术捻着胡须小眼一转道,“此人不可留。”于是,袁术便使人去杀掉金尚,使人率一队人马来到金尚府上,对金尚道,“金大人,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了。”金尚不明白,便问,“喜从何来?”那人道,“皇上派我来取你性命,恭喜你今日升天!”说罢便一刀斩了金尚,可怜金尚便这样死在袁术手中。

不久,有河内人张鮍为袁术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又兼有传国玉玺,于是袁术便在寿春正式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建祠庙,任命九江太守陈纪为淮南尹,置朝臣,又在寿春城南北筑起皇帝祭祀时用的祭坛。

袁术又广纳天下美女,后宫妻妃数百人之多,终日淫迷宫室,醉生梦死,生活极度豪华。

袁术称帝之后势力向北推进,亲自率军进攻陈国,绣杀了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吞并陈国,兵锋所指,逼近许都。

远在江东的孙策接到袁术的任命后后勃然大怒,当下便把来使斩了,他决定与袁术决裂,他一方面发书给广陵太守舅父吴景及叔父孙贲要他们反叛袁术,一方面使人去许都请求曹操率军南下共同讨伐袁术。孙策又派兵守住长江各个渡口,以防袁术兵顺江而下。

消息传到许都,献帝大惊,着令曹操前去平叛。

曹操聚众商议,荀彧道,“今袁术势大,非我军之力所能平灭,应邀请吕布、刘备二人,联合江东孙策及海西陈瑀共同前去讨贼,方可获胜。”

于是,曹操便表奏朝庭,派议郎王浦先到徐州拜吕布为左将军、领徐州牧,然后亲自领大军至徐州与刘备、吕布会合,吕布受了朝庭的封赐,大喜,即刻起兵与曹操、刘备前去讨伐袁术。

王浦带着献帝的诏书又来到江东,拜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候兼会稽太守,孙策觉得自己统领兵马骑都尉官职太小,便使人向王浦透露其意,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代为明汉将军。

孙策即受了明汉将军的官爵,便发兵北上,前去海西与陈瑀会合。

陈瑀原本是袁术的手下,曾被袁术上表任命为寿春太守,在袁术与曹操的匡亭之战失败后,袁术逃往寿春,陈瑀不接纳,被袁术打跑投奔了曹操,曹操就让陈瑀在海西驻守。陈瑀在接到曹操的命令之后,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召集部下商议,陈瑀道,“今孙策率大军北上,江东空虚,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夺取了他的江东之地,机不可失啊。”

众将都赞同。于是陈瑀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他亲手写的三十余封信到江东各地,让各地豪强作为内应,等孙策的大军一出发,便马上夺取他的郡县。

等孙策率大军到达钱塘时,孙策在吴郡的亲信飞马赶来,见着孙策,滚鞍下马报道,“孙将军,陈瑀已暗暗联络江东各地及吴郡的邹伦、钱铜、王晟及严白虎趁将军率军离开江东之后里应外合要谋取江东。”

孙策大惊,忙召众将商议。程普道,“主公,我们当速回丹阳以防贼众起乱。”

谋士张弘道,“我们虽然平定了江东各地,但各地豪强仍拥兵自重,不服王化,不如借此机会将他们全部铲平,以绝后患。”

孙策点头,“好,现在我们已快到达海西,我们不要声张,出其不意,先把陈瑀灭掉,然后再挥师南下,扫平各贼众。”

众将一致赞同。孙策便率军继续北上,等到达海西城下,孙策使人让陈瑀出城迎接,共商军事,陈瑀心虚,不敢出城,孙策见城门大开,守军毫无防范之意,将手一挥,率军便突入城内。

守城兵将哪想到孙策是来攻城,来不及关城门,孙策已率大军攻入城内,杀散守军,直奔府衙,陈瑀见事不妙,抛下妻小,匹马逃出城外,投袁绍去了。

就这样,孙策占领海西,俘虏了陈瑀的家人及兵将七千余人。孙策令丁奉镇守海西,自己统领大军返回丹阳,进军吴郡,派吕范、徐逸攻邹伦丶钱铜,程普、周泰攻王晟,自己率陈武、太史慈等将攻打严白虎,不出十日,江东各地皆平。

于是孙策留吴景守丹阳,自己率大军渡过长江北上,去攻打寿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