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 第二十六章 难民问题

第二十六章 难民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开垦荒地需要时间,因为没有荒地没有多少是完全适合开垦的,所以在开垦完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处理,这段时间里开垦的农田是不会有多少粮食出产。”

“所以农家常说,“开荒饥三年。”而且这还是往简单的说,实际上通常一块荒地从开垦到可以开始农耕丰收起码得四五年。”

“这段时间里,负责开垦的农民对粮草的消耗是很大的,以荆南四郡现在的粮食产量很难养得起这么多屯田户。”

“不会这么困难吧?”刘琮无奈的抱着头,头疼的说。

“这还是往简单说,若是出现什么灾年,很有可能会让时间更长。”刘巴无奈的点点头点点头,认真的说道,

“所以主公之前提出的计划很难完成,即便要尝试也要等待今年丰收之后再说。”

“这么麻烦吗。”刘琮无可奈何,这个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抬头看向刘巴询问道,

“子初先生,话说现在我们荆南土地的粮食产量如何?”

刘巴愣了一下,沉默思索了一番回答,

“荆南耕种较为粗放,水稻亩产约为两石,实际产量应稍为多一点,一年可种两季。”

“这么少?”刘琮不由咂舌。

这也太少了吧?怪不得庞大的一个荆南四郡连区区三百万人都养不起。

要知道汉代的一斤要比后世的一斤小的多,汉代的一斤只有250克,而后世的一斤是500克。所以仔细算下来,荆南的亩产亩产两石,也就相当于一亩地二百斤稍多点。

就这低下的产量,五亩地都不一定养得起一个人。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先尝试如何增长亩产了。”刘琮摸了摸下巴沉思起来。

之所以想这个,主要是刘琮想到了一个穿越三国必用的神器——占城稻!

占城稻是东南亚的东西,在东汉时期在最南边的交州或多或少已经出现了一些。

占城稻生长周期稍短,甚至可以一年三季,亩产比现在东汉的水稻高上一倍还多。

后世北宋时期之所以人口井喷就是因为占城稻大规模运用的缘故。

“德高先生,派人去一趟交州吧。”刘琮下定了决心,只要他可以把占城稻在荆南推广,未来几年里他荆南就不用再担心粮草问题了。

“主公,派人去交州干什么?”韩嵩奇怪的问道。

“寻找一种叫占城稻的水稻。”刘琮淡淡的说,

“我曾在襄阳听闻,交州有一作物,名为占城稻,可亩产四石,若能寻得此作物在荆南推广,我们就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