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永历三年 > 第二章 醒来

第二章 醒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自得又问,“咱还有多少家底?”

“咱们湘潭带出来七千人人,三千老陕骑兵的底子还在,步军披甲两千人,其余武器很差。老营安置在郴州城,还有步军一万五千人,小两万家眷。”

“粮草如何?”

“银五万两左右,粮草还能用一个月左右。没有多少肉食,军械刀枪弓箭不足。”

“工匠情况如何,火药还有多少?”

“匠人三百。火药八千斤,只有两成在身边带着,其他的在老营。”

“另有虎蹲炮五门,带在营中。”

马自得叹了口气。他想起法国战神拿破仑,打仗三板虎令人神往。先拿大炮轰,大炮轰完骑兵冲。这个时候对方阵型也差不多乱套,步兵排队跟着清场就稳了。这三板斧一般人都招架不住,只有莫斯科的寒冬才顶得住。

五门炮只能轰个寂寞。等搞到根据地,建好铁厂,老子铸一千门大炮,拉上去轰他娘的看谁顶得住。目前这局面只能意淫。先将就着吧。

马进忠说道:“这些都是因为去年麻河之战,咱们歼敌七千人,朝廷一高兴做了补充。咱们的兵士越打越少,部队越打越穷啊。”

麻河之战被誉为大明甲申以来对满清的第一战绩,不是吹的。第一战绩有队友衬托的因素,但是也经得起战功检验。

这一战老马出了死力,骑兵下马步战,把长矛折断变成短矛,专门朝清兵的甲叶空隙从下往上插。老马这一仗颇有岳飞郾城之战的风采。仗打到这个份上,马进忠也够拼命。干废了清兵,他自身伤亡也大。

麻河之战后,朝廷论功行赏。老马得到鄂国公的爵位,小马弄了个武昌县男作为添头,军衔为参将。

赐爵当日,老马三叩九拜浩荡皇恩,朝着陕西的方向拜谢祖宗显灵。马维兴、杨进喜、刘之良也跟着混了个伯爵。大伙儿喜气洋洋,给传旨的小太监每人一坨金子,大摆筵席,好不快活。

趁着酒劲,马自得问传旨的小太监王樯:“小王公公,陛下洪恩浩荡,我等定为大明肝脑涂地。请问其他将领都得了什么封赏啊?”

王樯回答道:“回县爷,咱爹催咱家跟各位爷报喜。咱家着急赶路,没来得及细问。”

小太监王樯话语不卑不亢,甚至有一丝蛋蛋的牛逼。马进忠江湖老道,一下子就看出他的傲气。当即敬酒道:“俺敬公公一杯,请教您说的咱爹是哪位公公?”

王樯回到:“回国公爷,咱爹是内侍王总管。”

几个武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位王总管可不是别人,正是永历皇帝的大伴王坤,时任司礼监大太监。

当初瞿式耜、吕大器把永历推到前台,拥立为帝。不过永历一个米虫亲王而已,没读过书,连皇家礼仪都不知道。

眼见皇帝的登基大典要出洋相,王坤临阵抱佛脚,紧急培训永历皇帝,这才走完程序。因此王坤是永历皇帝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他仗着从龙之功和皇帝的信任,谁的钱都敢收,谁的小鞋都敢穿。

没想到这小太监来头这么大。马进忠当即站起来,请小太监入主位。

小太监坚决不肯,说道:“咱一无根之人,不能上阵杀敌,对各位军中豪杰也是仰慕的很。麻河之胜,简在帝心。诸位将军免除圣上移驾奔波之苦,我等圣上家奴感激不尽。”

众人见他说得诚恳,只得答应。王樯又说,“咱家离宫之际,好像听说别的使者去曹公那里传旨,封为永国公。”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曹公只能是一个人,曹志建,住在永州。刘之良猛将性格,白脸都胀红了,当场发作:“他妈的,什么玩意儿!”

马进忠虽说也逃跑,不过打起清军也毫不含糊。曹志建跟舟山前总兵黄俊卿一个鸟样,妥妥的军阀。打清兵磨磨唧唧,打友军倒是猛的狠。

马进忠拼死命才搞了个鄂国公,曹志建完全在旁观,凭啥搞个永国公?马维兴、杨进喜均愤恨不平,马进忠父子面色不善,大伙儿突然觉得爵位不香了。

小太监是个察言观色的好手,当即表示喝多了,不胜酒力。马进忠好言好语劝慰,安排小太监休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小太监就揣着金子跑路,吓得。谁不知道武人跋扈,万一有啥事就不美了。马进忠派马自得率亲兵追上,好言相慰。他再送一坨金子给小太监,双方洒泪而别。

鄂国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降将出身,无根之萍。除了靠山老何,中枢能搭上线的机会,万万不可忽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