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武振大宋 > 第五十九章 风起汴梁

第五十九章 风起汴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宪宣读圣旨的声音很大,紫宸殿中所有人都能听见。

当荀宁接过圣旨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身为一介小兵的他,从今往后将会成为朝堂上的一员。

皇帝敕封,双科状元,文武全才,保君救命,说荀宁是碰到了机遇,那也未尝不可。

如果没有辽军刺杀荀宁一事,也就没有荀宁救驾的情况出现。这是上天要荀宁走上从政为官的道路,谁也想不到,谁也没法阻拦。

如果这么说的话,站在紫宸殿中的荀宁,还真得好好感谢辽军刺客。荀宁此刻一惊明白,从自己来到东京的那一刻起,大宋将会走向另一条发展轨迹。

散朝了以后,荀宁回到了种家,他要拜谢种诂这些日子的照顾。

“种相公,这么多日子以来,多谢您了。”

书房中,荀宁拱手,向种诂作揖。

“若是没有您三番四次的指导,恐怕我也走不到这个位置。文武朝议郎,这个职务,赋予了我评论朝政的权力,也让我有了向皇上建言献策的渠道。”

“这不是我成全你的,都是你自个儿成全的。”种诂站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不断的在宣纸上写着字,“你的机会到了,挡也挡不住,我有几个字要送给你,还希望你能以此为信念。”

种诂写罢,人就走到了一旁,荀宁见状,赶紧凑到书桌前仔细品鉴着他的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见到这几句话,荀宁没有开口,而是安静的站在那里,等着种诂的建议。

“我大宋能有你这样的人才,将来必定会走向兴盛的。这一过程可能非常艰难,但希望你一定要记住,胸怀天下,方能成就大业。”

“多谢种相公教诲!”

荀宁郑重得朝着种诂躬身,再次表示感谢。

那几个字,是范文正公所写的,正是表达了一种天下为先的理念。

对于大宋天下,荀宁曾经有多个想法。

当荀宁还在雁门关为兵士的时候,他曾想过为国征战,获得军功从而升迁。然而,军营之中的风气,让荀宁不得不放弃了这种想法,靠军功封侯拜相,大宋立国以来,除了狄青做到过,便再也没有别人了。

当荀宁来到国子监的时候,荀宁曾经想过,借助熙宁变法的趋势,走一条改良大宋的道路,通过振兴武者地位来实现。后来,荀宁发现,这条路不可行。原因很简单,大宋缺的不是武者,缺的是能在文官和世家打压下生存的武将统帅。

当荀宁在熙春楼见到自己的倾慕之人苏瑜被梁鸿潘璟等人调戏的时候,荀宁真的有一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感觉。那个时候,在荀宁看来,大宋羸弱不堪,不可扶持,穿越过来,就应该造反,从而自立为王。

可当荀宁后来再想想的时候,如果造反真的能成事的话,那为何熙宁之后的各种农民起义,都会失败呢?或者说,大宋还没有到改朝换代的时候,赵家天下仍然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只有大宋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的时候,造反才可能成功?那问题就来了,如今的大宋,真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吗?很显然,还没有到,这就意味着大宋可救!

这是荀宁养伤的这些日子得出来的结论。至于怎么救,荀宁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荀宁再次谢过种诂,随后他就将那幅字收了起来。今日是他难得的空闲,便是约上了苏瑜一道前往了虹桥游玩。

汴梁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对于赵顼遇刺一事,人们也逐渐的忘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