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小人通天 > 第27章 蚕豆新娘,蜂蜜新郎

第27章 蚕豆新娘,蜂蜜新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谭老爹带着孩子们沿路叫卖,走走停停,捱到杭州,已是七月末。

杭州乃海内名城,自古便是吟赏烟霞的繁华之地。谭香左顾右盼,拍手嗟叹。

石头望着苏堤上红男绿女,西湖十里荷花,双眼亮晶晶,却没说一句话。

到杭州,灵隐寺是少不得要去的。谭老爹领着孩子们进庙烧香,祈祷着谭香娘早日超生。

石头磕完了头,抖落衣裳,跑出佛堂,说去看一株千年老梅。

谭老爹寻到他,问:“菩萨面前给你娘求了吗?”

石头笑着摇头。谭香闻到灵隐寺门口素菜馆的菜油香,舔舔唇:“我饿了。”

石头掏出几个铜板来交给老爹:“爹,我拾的。寺附近的素斋必定贵,咱们走远些再吃。”

谭老爹瞅那孩子的瞳子,像琉璃盂里盛一半清水,在老树前静静映着日光。

石头眼中的灵隐寺并没有多么灵。这座传说里的古刹处处金碧辉煌,好似一个仿古的赝品。和尚们穿着半新袈裟,安然受着整个江南的供养,更不能令他产生尊敬。

他进寺的时候,注意到人多拥挤,心想难免有人会丢落铜钱。

因此他借着寻老梅的机会,一路留神,果然在被香客们踩烂的泥地里找到好几个钱。他收起,走在放生池边。放生池底铺满钱币,闪烁耀眼。可石头每洗净一个钱,都往自己怀里揣。

放养乌龟的香客口里念着阿弥陀佛,诧异瞧他一眼。石头回给他一笑。

有件事让他奇怪,谭老爹到杭州后,并未找山九,也不见钱塘帮的人前来接应。

老爹在栖霞山集市附近寻了两间旧屋。这次倒爽快,付了半年租钱。

石头问:“爹,要住那么久?”

老爹说是杭州毕竟人多,孩子也多,木偶能多卖些。

天一亮,杭州城醒来。车马碾过石板街,他们家附近叫卖声此起彼伏。

谭香像是只猫咪,常睡懒觉。石头帮着老爹熬稀饭,扫地,还把他一直送到集市口。

娘的葬礼用费是老爹所垫。石头要用告发边家所剩余的铜钱还上,可老爹死活不要。

石头只好把钱藏身上,直到杭州跟人讨价还价,买了一窝小鸡,在门前空地上搭个鸡棚。

他被人差使惯了。在谭家无人吩咐,也乐得多做些家务。谭香原就毛手毛脚,女孩家的细巧功夫全不肯学。自从有了石头,她简直成了位小姐,常有人伺候左右。

石头喜欢忙。因为一闲下来,他就会想到娘。他想不通为何那天晚上她要去投水?他在心里反复演绎过当时情景,娘还携着箱子,要撇下他?她想自尽,为何还带着那口箱子。

箱子沉在湖底下。娘的尸体入土了。想那些,似乎毫无补益,也是小小的心灵所不能装载的。所以石头最终把疑惑都封进了湖底的那个箱子去。

石头忙了大半日才歇。他手拿一支毛笔出神。除了鸡崽,他还买了这支笔。

不过,他有笔无纸。纵然有纸,他不舍得写。在笔庄买笔时,他偷偷摸摸雪白的上好宣纸。心里顿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快乐。过了几日,纸的暗香像还粘在毛笔上。

他正在抚笔尖,谭香嚷嚷:“石头,我才看到一只彩色的凤啦。”

石头用硬笔尖点她的鼻子:“是吗?带我去看看。”

谭香拉着他往屋后的草丛跑。果真,黄白相间的杂草里,有几根绚丽的翎毛抖动。

石头“嘘”了几声,一只雉鸡跃过草地,飞快地逃向远处花墙。

他跟随上去,但雉鸡还是快一步跳入了花墙。他蹲下,透过花枝的缝隙,见雉鸡回到巨大的鸟笼中,正梳理凌乱的羽。

这时,他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老爷,小的就说这鸟不用去寻。瞧,自个儿回来了。”

“哼,到底是个没出息。想必贪图笼中吃食安逸。”那老爷轻蔑说。

“老爷,这鸟特别精神。过几天贵客临门,许是它能让您那位高徒笑几声。”

“这鸟精神,是因它还没有婚配。不信去买个雌鸟来,它即刻就蔫,还会掉毛。大丈夫娶妻,是传宗接代不得已为之。要澄清天下,心中便不能多女人的分。你问这次我到杭州来为何不带夫人,原因就在这。”

“老爷,别卖关子。您的疟疾早就好了,在这里是因为蔡……”

“咄”随着老爷的呵斥,仆人的话嘎然而止。

谭香扑在石头的背上:“彩凤呢?”

石头捂住她嘴,抱着她趴在花墙边。只见那老爷踱步到亭子里。

老爷不老,约莫三十岁,鼻子微鹰钩,皮肤黝黑光滑,身上罩一袭乌金绢长衫。

他的头向孩子们躲藏的地方一转,又若无其事转回去了。

书童将一打宣纸抱过来,问:“老爷,这些竟都不要了吗?”

“不要。”老爷斩钉截铁。书

童只能咕哝着可惜,将纸丢在花墙一角。

炎夏之蜃气如楼,花墙内外蛙鸣如管弦。谭香被蚊子咬了几个红包包,咿咿呀呀叫苦。

那老爷一边吃丫鬟献上的菱角,一边潇洒吟咏:“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他朗诵时,脑袋转悠,末尾还加上长长的一声“唔”,似乎陶醉于其中。

石头听个迷糊。他惦记着老爷的宣纸。

老爷倒是合人心意。石头盼望他走,他就抹了嘴离开。

石头连忙折下根花枝,把枝头稍掰弯,到花园那角,从花墙缝隙里一张一张勾了出来。

“我们偷东西玩?”谭香兴奋得脸红。

“这是人家的废纸。”石头连忙说。宣纸上写着许多字。虽然他不辨书法好坏,甚至大多字都不认得,但他以为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比杭州湖山更美观。

他方才听那主仆对话,老爷好像是有徒弟的。石头忽羡慕起那个未谋面的徒弟来。

他想,能拜老爷这样体面,字那么好看的人为师,家里一定非富则贵。

而他自己,连私塾都还没上过。谭老爹并不宽裕,上学的事情,石头虽有梦想,却不敢提起。

他把宣纸折叠起来,牵着谭香回去。恰逢隔壁老太婆便骂骂咧咧。

两个孩子不明所以。石头查看,才知是小鸡们跑到隔壁家,踩了一小块她养花的田。

石头赶紧赔礼道歉,弯腰作揖。

老太婆只是不消气,在屋子里拿着拐杖骂人。把谭香一家的三姑六婆都骂了遍。

谭香忍不住跳脚,却被石头关在房门内,不许她出去。

“你笑,你还笑!”

石头看着宣纸:“不笑怎样?她骂人,我们还哭不成?阿香,夏天别上火。你想,你何曾有三姑六婆?没有。那么她费劲骂的人,为什么是你?不是你啊。别气。你说,今天看到的老爷怎么样啊”

谭香想了想,觉得有理。她又想了想,说:“那老爷像个老爷。”

石头笑了,不舍得说阿香傻。

他人小心眼大,非要安着个宝塔般念想,才压得住。娘这座塔倒了,便只有谭氏父女了。

他用手在每个字上比划。虽然有的字不识。但他想,一个一个的照着画,也是好的。

谭香怕蚊子,不肯再去老爷花墙。石头就日日独自去钩人家丢弃的宣纸,连去了半月。

那老爷有时候会在亭中念书,石头靠着花墙听他读。他从前与母亲流浪,也常去听私塾学生念书。不过那时候因村童们知道他的来历,全不如此刻在杭州偷听时的自在坦然。

老爷的嗓子虽不算好,可念书的腔调蛮特别。

一天,他正蹲在墙根,忽然听到老爷慷慨吟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可心内忽然一动。仰头见乌云蔽日,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

一只手猛然拽起他,原来是那书童。

书童道:“我还当狐狸吃了纸。原来是你小子。跟我来!”

他像提罪犯一般,把石头拉到亭子。那老爷靠着椅背喝茶,见了他只是笑。

石头对着他,作了一个揖。

“你要宣纸何用?我曾想你是杭州知府派来打听的小鬼,但后来想你不是。”

“老爷,我把宣纸拿回去。我喜欢老爷的字,比灵隐寺碑上的字好看。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厌。我在外头……有时候听您念书。您念书真漂亮。”石头盯着老爷眼睛说完,笑不露齿。

老爷放下杯子,上下打量他:“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不念书?”

“上学要钱。”石头低头。

“我有个徒弟,年貌和你相当,只因生在朱门,早就熟读诗书。你既有心,不如此刻学写几个字给我看。来人,纸笔伺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