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穿越成财迷小郡主 > 第1章 破立

第1章 破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和十一年冬,银雪漫天,往日里热闹繁杂的临安都城此刻格外寂静,整个临安城隐没在这茫茫雪海中。

钦天监曾预言,今冬将逢暴雪,对于南迁百年的北方士族而言,他们早于融入湿润的烟雨江南,纵使国都有所准备,但还是未料这风雪竟如此之大,可谓罕见。

夜幕里,暴雪给皇城添了银装,肃穆的宫殿多了些静谧。

康宁殿是当朝太后居所,內侍们不敢大意,认真清扫殿前积雪,使贵人们畅行无阻。

殿外雪花簌簌,侍女将烧得通红的无尘银丝炭盆小心地送进内殿后,悄声退出,不曾有一丝声响,出了外殿后,才敢稍稍放松。

如今太后病倒,清河郡主昏迷不醒,整个康宁殿笼罩在一片抑郁阴霾中,往日里太后待人宽和,殿中一众内侍宫女们干活比往日里更加用心,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内殿中,褚太后一身素镐,黑白掺杂的发丝低垂,面容憔悴,眼底乌青一片,全无往日命妇朝见时的端庄威仪,目光满是悲痛之色,望着榻上久久沉睡之人久久未动,唇瓣干燥泛白,在烛火下,格外沧桑寂寥。

除夕将至,自褚家满门战死的消息传回后,康宁殿如同置身冰窖中,昼夜寂静。

侧殿外,墙角跟上,那倚着墙角而生的鹅黄迎春花初绽,在茫茫白雪中自有一番风骨,花蕊吐着幽香。

戌时一刻,晋文帝吩咐内侍收好批阅完的折子后,行至康宁殿,亲自过问太医和殿中伺候之人,神情凝重,忧声道:“太后与清和郡主如此下去,长久不是办法,该如何是好。”

一旁太医谨慎回道:“太后娘娘是悲伤过度,郁结于心所致,臣用的方子大多有温和滋补之效,必不会有大碍,只清河郡主,小小年纪遭此重噩,冬日里又落了水,如今久久还不曾醒来,臣实在束手无策。”

闻言,晋文帝不由地眉头深皱,目光望向内殿,难掩担忧。

和北燕这场战争,晋国虽胜了,却也损失惨重,褚家一门三父子,皆战死沙场,褚夫人自刎,如今褚家遗孤唯幼女褚清一人,这场护国之战,可谓惨烈无比,活下来的人都不愿提及。

自南渡临安后,晋国偏安一隅,经过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休养生息,这才让如今的晋国有了立足之地,往北以渭水为界,北燕、南晋划江而治。

然而随着国力强盛,南晋皇权内斗见颓,世家门阀强盛,几方势力不断争权夺利,内耗不断,爆发了永宁之乱,后在武帝暴力镇压下,晋国内政才勉强稳定下来,自此晋国式微,南北平衡打破,北燕虎视眈眈,永宁之乱不过三年,北燕发兵南征,想趁机并吞晋国,但此时武帝已逝,继位的文帝是一位英明睿智,懂得隐忍图谋的帝王,不动声色地暗中削弱士族,待北燕开战前夕,终于平衡了皇士两族,谁也无法凌驾,大战时,晋文帝娶了士族之首王家嫡女,两族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达成一致,举全国之力,联手抵抗外族入侵,这一战,使得北燕往后十年无法再南下。

半响,晋帝收回目光,沉声嘱咐道:“务必保住清河郡主的命。”

皇权威压下,太医心中一紧,躬身道:“谨遵陛下之命。”

褚家出征前,褚氏夫妇将幼女托付给太后照看,噩耗传来时,晋文帝担忧二人一时接受不了特意下旨封锁了宫中消息,谁曾想却还是被有心之人利用。

他得知消息时,清河郡主已昏迷不醒,太后也病倒了。

出了康宁殿,晋文帝迎着大雪带着怒气去了皇后寝宫。

踏入显阳殿,未待內侍通报晋文帝直直闯入皇后寝宫,眼神冰冷,渗着三分寒意。

面对眼前这个永远笑脸示人、端庄雍华、挑不出本分错处的皇后,晋文帝未留情面,在一众婢女內侍前,蕴含怒气道:“好好管好后宫,下次再有人乱嚼舌根,纵是你是王家女又如何,孤不介意重新换一个王皇后。”

一通严厉威胁后,晋文帝转身,未待皇后及众人反应便匆匆离去,脚步飞快,只来得及给身后众人留下一身黑色背影,细看之下,那锦黑茸毛大氅上沾着零星冰雪,快得仿若未曾来过一般。

晋帝走后,殿中宫女在苏溪的暗示下悄然离去,殿中,王皇后面露哀伤,颓然无力地瘫坐在西域进贡的绒毛织金地毯上,眼里闪着盈盈泪花,只觉无比委屈。

迁怒之罪,何其无辜,皇族与士族恩怨,她如何不懂,这一刻,她多么渴望自己出身平凡。在情初窦开之际,遇到一个永远不会爱上她的人,注定飞蛾扑火之人只会下场凄凉。

泪水无声滑落,王皇后望着晋文帝离去的身影,薄唇微张,辩解之言终究是无人可听。

昭明宫内,内侍重新添了几盏烛火,往炉中加了些炭火。吹了一路冷风,晋文帝心中的怒火退去七八分,面上沉稳内敛,拿起一旁的奏折细细批阅,不见方才怒气。

“陛下,尚书大人求见。”内侍道。晋帝抬眸望向门边,心下不解,但也不忍臣子在外受冻,平声道:“请尚书进来。”

尚书谢逊身着朝服,面容沉静儒雅,虽也出身世家,但博学多才,被先帝选中为晋帝传道受业,如今是晋帝为数不多信任的世家大族。

君臣之礼后,晋帝放下手中的折子,忧声问道:“恩师深夜冒雪入宫求见,可是有要事?”

近来奏报皆为各地雪灾不断,百姓饥寒交加,赈灾迫在眉睫,但奈何国库早已空虚,为此,晋文帝整日殚精竭虑,食难咽,眠难寝。

“陛下,老夫深夜到此打搅,乃是受人之托,而非雪灾一事。”谢老尚书明白晋帝所思,很快道明来意。

闻言,晋帝松了口气,走下御案,和尚书端坐炭火旁,命人端来茶汤,边搅动木匙边饶有兴致地问道:“哦,不知何人面子之大,敢劳您深夜入宫。”

“是臣那不肖子孙。”谢尚书笑着谦逊回应。

“如此,朕倒是要见上一见了。”晋帝将煮好的茶汤端给谢尚书,笑着道,二人间亦师亦友,难得的放松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