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天意昭昭 > 第23章 同悲

第23章 同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晖渐隐,暮色降临。

为防不测,梁澈和徐冲亲自护送江九娘出城,徐冲在外驾车,梁澈则和江九娘各踞一侧,两两在马车中无言相对。

君子之仪,教导梁澈不应仔细端详一名无关的淑女,但江九娘方才用金簪杀死章修那一刻的狠厉决绝,竟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一个人——

前世落败后被囚心死,最后不惜自我了结的梁昭。

梁昭得知父亲属意她与新君有个孩子,来保证梁景的血脉作为大越真正的主人代代登临九五。她曾屈服于这一意志,以为自己只要忍耐到诞下新生儿便可重获自由。

她的确如了他们的心意,为风雨初定的大越朝诞下了太子。这个孩子明面上的生母不详,却自出生起便被授以太子玺绶,得享帝国至高无上的荣华,拥有了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一切,除却生母的爱。

梁昭视这个孩子为脱身的筹码,尽管她怀疑过他们的诚意,但在这场本就毫不公平的博弈中,这已经是她仅有的赌注。她生育不久后,便总是逮着梁澈问她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越宫。

他搪塞过,哄骗过,最终在她充满厌倦与失望的眼神中说:“等你身子好了,我们一起去塞北,一起下江南,带上循儿一起。”梁循是他们孩子的名字。

梁澈忘不了梁昭冰冷彻骨的眼神,那是一只窥见了天光的雀鸟重回牢笼的愤懑与不甘,但是他以私心和权势为桎梏,画地为牢,熄灭了所有的挣扎。

梁昭对他们前世的孩子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那个孩子会怯怯地在朱栾殿门口请安,对她小声地叫着姑姑。梁昭的态度算不上热络,也不至于冷漠,有时会让他进来,递给他一块时兴的糕点,或者摸摸他的头,但更多时候,她只是淡淡地点头致意。

“姑姑是不是不喜欢循儿?”年幼的梁循会支支吾吾地问他的父皇。每逢此时,他的父皇总会蹲下来轻声安抚道:“姑姑怎么会不喜欢循儿呢?姑姑只是太累了。你看姑姑对谁不都那样吗?”

那时候宫人们都说,长公主与反贼黎家所出的那位先帝元后,越来越像了。黎千羽因忧思过重,心疾发作,崩逝于宫变之日。

梁循年纪小,但出奇的懂事,从此便不再多问。直到宫里挂满了飘扬的白幡,身边的人告诉他,以后都不必去找姑姑了。

她永远都不会再见你了。

这个早慧多思的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如寻常幼童一般嚎啕大哭,却在长公主停灵之所泣不成声。

梁澈前世殚精竭虑,也并不长命,在他为梁循扫平了一切心怀不轨的障碍,将他送上至高之位后,似乎一生便再无可留恋之事,不久便撒手人寰。

临终之际,他看着已成青年的梁循俨然一副年轻帝王的英姿勃发模样,拉着他絮絮地说了许多守成之君的要领。这在天家父子身上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梁循没有猜疑忌惮的父皇,没有争权夺势的手足,外无蛮夷异族相扰,内无外戚世家做大,他是贵胄中的贵胄,这天下交到他手上时已经海晏河清。

梁循突然问他华发早生的父亲:“这世间您还有憾事吗?”

这一生开疆拓土,马踏河山,功过是非自有史家之言与后人评说。梁澈知道梁循在问什么。他在问他后悔吗?

梁澈只是说:“不必将我与她合葬了。生前既留不住,死后也不必常相见。”

你的魂灵终归于自由。

梁循拭去脸上的泪水,年轻的帝王走出了层层叠叠的帘幕,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和人生。这是一场谢幕,也是一处开端。

是年,敬武帝梁澈崩逝,举国同悲。

马车上,梁澈突然发问,直把江九娘吓了一跳。

这个年轻贵气的公子有些犹疑地说:“冒昧向娘子求教,敢问江娘子最后杀那狂徒时,是何心情?”

江九娘沉吟一会,最后只吐出二字:

“解脱。”

梁澈只觉得如坠冰窟,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感知了梁昭死前的心情。

“公子出手救我一命,九娘无以为报。公子惆怅满面,想来是有不得开解之事。九娘虽不习诗书,但略通人情,或有不妥当之处,还望公子勿怪。”

江九娘停顿须臾,才道:“非为兰因,必酿苦果。九娘虽愚笨,也知两情之好,必要互不相欠,方能长久。此事若尚有转圜之地,还须亏欠之人尽早收手,心伤之人自愈疤痕,将来若有天定机缘,或有一线转机。但若执迷不悟,只怕最终会闹得两败俱伤。”

良久,江九娘听到了一声长叹:“多谢娘子开解,世路艰辛,还望娘子保重。”

今日是章修出殡之日。

有的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却极尽哀荣,让人不得不歆羡他的好命。听闻章氏的长公子章修横死在了一条无名巷中,死前正欲找他新纳的美貌外室寻欢,疑为情杀。章氏则对外宣称他英年早逝,暴病身亡。这世道,无论是贵人还是贱人,都是说死就死,如此看来,倒是给了在困顿中挣扎的平民一点恶意的慰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