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隋朝那些事儿 > 第13章 再战突厥

第13章 再战突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隋朝对突厥部落实施“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有意扶持弱小的突利可汗部落,不仅给突利可汗送公主,还送了大量的钱财,并且还拒绝了都蓝的和亲请求。隋文帝的这一番操作,深深激怒了草原的大可汗——都兰可汗。都兰可汗为了报仇,他很清楚单靠他的势力很难和南方兵强马壮的大隋抗衡。于是都兰可汗便不顾前嫌,同自己原先的老对手达头可汗联手,打算一起合兵进攻隋朝。

就在开皇十八年春天,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顺利联手,他们组成的十余万精兵到达了漠南。面临突厥部落大兵压境,隋文帝派他的第四个儿子蜀王杨秀出兵迎击都兰。每逢大战,隋文帝都会派个王子挂帅,每次用的实际上是王子的头衔儿。这次还是一样,此次出征真正掌管兵权的是当时的宰相杨素。杨素这个人特立独行,并且能力超强,是当时蹿升最快的政治明星。他曾在两平江南的战争中战功赫赫,深受隋文帝的赞赏和信任,此次让他前来漠南,也是希望他能够再接再厉,在大西北再立新功。

突厥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汉子个个精于骑射,可谓是全民皆兵。草原部落善于骑兵作战,骑兵作战的特点是冲劲有余,韧性不足。中原民族通常都是利用厚厚的城墙,抵御突厥士兵的进攻,因此中原士兵善于打防守战。

以往同突厥人短兵相接时,中原士兵大都是利用战车进行防御。每次作战时,中原的军队总是把数百辆战车组成一个大大的方阵,先用坚固的战车方队阻挡住草原骑兵强大的冲击波。再硬的马腿撞上厚重的战车,也要粉身碎骨。对于骑兵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失去了战马,他们几乎就等于丧失了一大半儿的战斗力。中原士兵只要想法儿把突厥士兵从马背上拉到地面儿上,突厥铁骑就算是丢掉了了所有的优势,不仅战斗力锐减,战斗意志也丢掉了一大半。战斗意志是一个军人的军魂,那些丢了军魂的军队,几乎也就几乎没啥胜算可言了。因此对于中原民族来说,战车是他们防御草原骑兵最有效的法宝。

杨素可是个常胜将军,对他来说永远是战场无亚军。他刚率兵刚来到漠南时,他手下的将领便建议杨素也利用战车同突厥作战。杨素立马便将这个提议给一口回绝了:如果我们也靠战车同突厥人作战,那就等于说咱们打的是防守战,防守战最好的结果就是不会输。我领兵打仗可是必须要取胜的,所以我是绝对不会使用战车。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也要组织骑兵同突厥人来次硬碰硬的较量。于是他便临阵磨枪,开始在边境大量购买良马,没日没夜地突击练习骑兵作战。

达头便带着他的骑兵杀过来时,当他远远看到这支隋朝军队,并没有拉出令他们最头疼的战车,而是也摆出一个骑兵阵营时。达头心里一下子便乐开了花:中原士兵竟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这可真是百年不遇啊……他高兴的是滚鞍落马,倒头就拜起了老天:苍天啊、大地啊,是哪位神仙姐姐派了个这么一个笨蛋来了,等会儿看我如何收拾这支骑兵分队。于是他便带领着他的精锐骑兵,如潮水般朝杨素的阵营便冲了过来。

经过一轮冲击,令达头难以置信的是,他们遇到的竟是一块儿硬骨头。因为杨素带兵素以冷酷著称,每次作战时,杨素总是先派三百名士兵进行冲击,打赢了就回来领赏,如果是打败了,回来几个杀几个。因此杨素带的兵只要是上了战场,个个都是拼命的往前冲,人人不怕死,因为只要他们回头就会被杀头。于是他们索性不如拼命往前冲,那样尚还有一线生机。突厥这边儿可就不一样了,突厥人每次打仗主要目的就是抢东西,因此对于突厥士兵来说,他们不仅要东西,而且还要命。因此突厥的骑兵是作战勇敢,作风松散,属于那种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的类型。

突厥骑兵每次作战时,就像是程咬金只会抡他那三板斧,三板斧过后他们就黔驴技穷了。他们靠的就是第一轮猛烈的冲击波,等成功将对手唬住之后,然后再乘胜追击。如果一旦遇到有效的抵抗,他们就会马上拨转马头,溜之大吉。

达头的骑兵和杨素的骑兵交战在一起,不善于骑兵作战的大隋骑兵,经过短暂时间的磨合,刚开始他们还是以一当一,很快便是以一当十。等所有士兵都达到人马合一之时,他们便迅速彻底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隋军是愈战愈勇,把那些黔驴技穷,斗志力锐减的突厥士兵打的是落花流水,四处逃窜。骑兵交战最怕的就是自己人先乱了阵脚,突厥士兵历来作战纪律本来就差。在战场上,他们只要发现有一个士兵逃跑,其他的士兵马上就会不约而同的蜂拥而撤,争相逃命。此时乱成一锅粥的突厥士兵,已经不需要隋兵出手,好多突厥士兵都已被自己的战马,或踩死或者踩伤了一大半儿……达头也在这次混战中付了重伤,他只好带着他的那些残兵败将,裹伤逃回了他的老营,大隋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

心有不甘的都兰可汗,于开皇十九年的春天再次联手达头可汗攻击隋朝。隋文帝这次派他的第五个儿子汉王杨谅为行军总管由,宰相高炯作为他的副手,迎击再次入侵的突厥联军。

经过上次的战争,这次都兰和达头他们学乖了,他们深深知道隋朝的军队不好对付。同时他也很清楚,他手下这些联合起来的突厥士兵,全都是草原上的一些散游部族,根本没啥凝聚力,忠心更是谈不上。都兰心里还很清楚:这些连吃败仗的突厥士兵们,他们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一下儿士气了,如果他们这次再战败,在这些突厥士兵的心里,就会深深烙下恐隋证。那样的话,以后只要他们再看到强大的隋军,他们就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不战而逃。

思来想去,都兰这一次便特意避开了强大的隋军,将矛头指向了突利部落。就这样,突利部落便和达头组成的联军,在长城脚下厮杀在一起了。草原上的三支部落中,达头和都兰最强,突利最弱。突厥士兵打击强敌不行,欺负弱小可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将在隋朝军队作战时所受的耻辱全部转化为力量,一下子全部宣泄在突利士兵的身上。他们很快就打败了突利士兵,杀红了眼儿的都兰士兵又冲进突利可汗的营帐,将人家的老娘及刚嫁过来不久的安义公主全部给杀了……

突利可汗和他的五名亲随经过奋力拼杀,才总算是杀出重围,狼狈不堪地逃了出来。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马加鞭的连夜向南逃命。在逃亡的途中,突利是一边跑,一边笼络逃出来的部众,一路下来聚拢在一起的人马也有二三百人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逃到了蔚州境内,这里已经进入大隋的地盘了。突利这个时候回头看看后边没有追兵赶来,这才敢放慢了些脚步,让自己的身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草草吃了些早餐,突利便和手下开始商议起来:以我们目前的处境,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向南投奔大隋,另一个选择便是向北走投奔都兰。向南走吧,以前咱们多将广的时候,还有和大隋谈判的资本。现在自己不仅地盘丢了,人马尽失,甚至连人家大隋送来的和亲公主也让咱们给整丢了,这怎么让我跟大隋交代啊!如果我们现在去投奔大隋,完全就是穷鸟入怀,肯定不会再受人家待见,反而很有可能就是自投罗网……大伙都感觉突利分析得很有道理,所以他们一致认为此时向南投奔大隋确实不合时宜,不如转头继续回草原。虽然他突利和都兰有仇,可是他与达头可汗可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再加上他们突厥人都是同根同源,等找个机会,有突利牵头儿,他好好向都兰赔个礼道个歉,这场风波很可能就会很快化解的。

就在他们准备往回赶的时候,一个关键先生出现了,这个人就是以前常提到的“突厥通”——长孙晟将军。他是近期受隋文帝的派遣前来出使突利可汗的,他刚来到草原不久,便遭遇了这场战争,他也和突利可汗一起逃出来了。长孙晟一看到他们在一起不停的挤眉弄眼,嘀嘀咕咕,就猜到他们有可能要背叛大隋,投奔达头他们。这次长孙晟可是受隋文帝之命前来扶持突利的,如果此时眼看着他背叛大隋,那不就等于以前大隋在突利身上所下的功夫全白费了嘛,同时他所提出的对突厥部落“远攻近交,离强合弱”的战略也会就此泡汤,长孙晟哪能让他们那样干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