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观遮笔记——穿书媒婆工作日志 > 第13章 一语成谶

第13章 一语成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几日的朝堂上,皇帝实是心情大好。

庆贺龙子诞生的千人宴筹备得如火如荼,全国各处也佳讯频传。

就连一贯不识时务的北方鞑靼,近日也遣了使臣携带金银、珠宝、象牙、锦绮等进京朝贡,求娶大乾贵女,姿态甚是卑微。

温昭仪这龙子果然是福泽深厚的天选之子。

沈琅龙心大悦。

正与朝臣们闲谈,和风如煦间,一位不识时务的御史大夫突然出列,上疏欲弹劾工部侍郎温裴文。

这温裴文来头不小,正是刚诞下龙子的温昭仪的长兄。

这李御史奏称温裴文纵温家家奴打杀佃农。

温家倚仗着温昭仪新近得势,在老家横行无忌,想方设法地增租夺佃、克扣佃农收入,激得一众农民聚众闹起事来,抗租斗争。

温家居然派人直接打杀了领头聚众的几名佃农,闹得满城风雨。

皇帝听完面若寒霜,千人宴在即,举国同庆,怎会有如此冥顽不化之人,弹劾起温昭仪的长兄,要是处置了这事,回头温昭仪不知该如何哭闹。

“朕知道了,自会着人好好查证。”

沈琅冷冰冰敷衍道,心烦意乱。

朝堂上一时间十分寂静。

张遮正要出列说些什么,顾春芳赶忙拉住爱徒,对其摇摇头。

张遮扣着奏折呆了半晌,终是作罢。

沈琅摆摆手,“众爱卿无事就退朝吧”

下朝路上,顾春芳问张遮,

“方才皇上面色已是极为不善,你怎得还要出列,是有何要事启奏?”

“学生近日左思右想,觉得河州之事恐迟则生变,实在忧心,想奏请皇上彻查河州赈灾案。”张遮答道。

顾春芳心底暗叹一声,这一根筋的门生!真的傻乎乎差点做了出头鸟。

叹完他和颜悦色道,

“之前同你说过,凡事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须得谨记于心才行。

你得先护住自己,方能帮得到他人。”

几天后,朝堂上又发生了件不大不小之事。

之前朝会奏请弹劾温昭仪长兄的那位御史上被皇上狠狠罚了。

原来,皇帝派人去查证,发现此事原是天教伺机撺掇奸民作乱。

今日朝堂上,便有人站出来弹劾那位李御史,说其不分青红皂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甚至称其与天教勾结,诬陷朝廷命官。

沈琅罚了那李御史杖责六十,那御史已是近天命之年,这六十杖下去,哪里还有命在。

见此,张遮不及多想,出列奏请道:

“恳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凡涉及天教作乱之事,无不错综复杂,需得谨慎查清原委,方能断言。贸然杖责,未免处罚过重。”

张遮更是直言这几年天灾人祸频发,许是“雨泽稀少,麦收歉薄”,再遇上增租夺佃,农民聚众滋事之源头也许并非天教,而是饥寒所迫所致。

皇帝看到张遮出列那一刻,便开始觉得头痛欲裂。

这该死的张遮,沉默寡言的一张脸,无趣乏味的一个人。每次见到此人便极不痛快。

张遮这一番话下来,皇帝越听越是郁结难消,在心中大骂。

自己治下如此一个民康物阜的太平盛世,到了这块粪坑之石口中,怎得就变成灾祸频发,百姓饥寒交迫。

沈琅高高地俯视着张遮,语如寒冰,

“张卿言外之意可是认为朕听信谗言,妄下断语?”

“臣不敢,臣恳请陛下着刑部仔细查证,再断是非。”张遮沉稳恭敬回道。

沈琅脸色阴沉欲雨,立马就要发作,强忍之下道:

“如此,着刑部前去仔细查证便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