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本宫不想倾国倾城! > 第191章 不识好歹

第191章 不识好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阿秋以及公仪休等人,理所应当将此理解为汉人政权。

故此阿秋一路入宫,公仪休入仕,心理上并无太多抵触。自衣冠南渡以来,南朝政权几经转徙,都在汉族高门世族手中。若有朝一日万俟清想自己做这个南朝皇帝,亦会保留汉人原始的制度与班底不动。

至少阿秋是这般认为的。

但若万俟清根本是胡族,那就会变成完全另外的一回事。

胡族残忍好杀,无父无君,即使同族之中,亦是力强为胜。父亲若死,儿子可连继母一并继承,这些都是阿秋不能想象的事情。另外,游牧民族以掠夺为主,不事生产的生活方式,对于汉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若未来天下一统的政权,上层竟是烧杀掳掠的胡人,阿秋家国情怀再淡泊,也难以想象汉人士民的生活将如何水深火热。

万俟清从未对三个徒儿提过自己的另一重身份,是北羌国师。

即便从前顾逸明知,他亦曾以言辞逼迫,令顾逸不得在阿秋面前提起此事。

他这一重身份,天底下知道的人甚少。但自然,瞒不过经年累月在诸胡部落高层之间周旋的隐月族主素柔花。

因此素柔花见到他,是想也不想便一口叫了出来。

北羌国师这个身份,较之儒雅风流的武林宗师兰陵堂主,相对于长年与诸胡周旋的素柔花和李重毓来说,恐怕还更亲近一些,因多少有些共同熟悉的人和事务。

万俟清见得阿秋失色之状,心头对素柔花更是震怒。

他本就没有打算一直瞒着阿秋,但此时此刻,自然不是揭穿自己身份的最佳时机。

他并不答阿秋问话,只是冷然道:“你们二人要和她联手么?”

他问出此问之时,却是看也不看阿秋,而是径直瞧向李重毓眼中去。

皆因不须阿秋作答,他也很明白她的选择。

适才阿秋以镂月硬扛他掌力,被他一寸一寸压下,到经络都将被真力冲到决口时,阿秋至少有两个选择。

其一,撒手弃剑,任李重毓被他杀死。当然,为着她那些稀奇古怪的理由,她不愿这般行。

其二,却是唯有他和阿秋知道的,阿秋的左前臂内侧中,藏有“刺秦”。她可趁当时两人距离极近,又是胶着状态,突起发难,他必难以应付。

但阿秋直至经脉受创,脏腑震动,都没有这般做。

万俟清不怀疑,若李重毓方才没有突出这一刀相救,阿秋能一直硬捱到经脉爆体而亡,也不会求饶或者放弃,更不会对他动手。

他有时不得不怀疑,阿秋表面聪明伶俐,而这骨子里的执着不变通,究竟像的是谁?

换做是公仪休,必定早跪下来求他放过。而若是墨夷明月,早就出手行刺于他。

其实这二种结果,他都能接受。前者会令他心软,而后者亦是他忌惮却依旧欣赏的狠辣作风。

唯独阿秋的这个结果,是他完全无法理解的。

但他亦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阿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伤害他。

因此,她也绝不会和素柔花联手来对付他。

这一问,真正为难的却是李重毓。

以道义论,他绝不该和素柔花联手,因素柔花并不是他所愿意承认的盟友。

可若以利害论,万俟清既然已生出杀他之心,那么眼前实属干掉万俟清的大好时机,错过此机会,今后要杀万俟清实在难比登天。

更何况阿秋那一问,万俟清虽然不答,但他也已猜出万俟清必是北羌国师。

皆因诸胡之中,唯独北羌国师神龙见首不见尾,深居简出,少露真容,无论宴请国使或者战阵前,都没几个人见过他,在王城却是一言可以搅动风云的人物。

联想起北羌的一路坐大直至终成霸主,对战败之地的残酷压迫,对顽抗城池的铁血手腕,各种分化笼络不择手段,他怀疑过其后必有汉族谋臣的出谋划策,厘定方略。

而到了今天,他终于知道那是谁的手笔。若将这一切与大名鼎鼎、翩翩风流的兰陵堂主联系起来,这个谜底就不言自明了。

万俟清和素柔花,都在等他的回答。

素柔花轻声道:“国师大人方才劝他这位爱徒的话,我也同样要劝关内侯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联手除去这位国师大人,只会对你朔方军在北方的生存大大有利。”她和李重毓的母子关系,本就是至秘,此刻更不欲万俟清得知,故而仍以关内侯相称。

若说此刻的北方霸主是谁,则非北羌莫属。兵强马壮,幅员辽阔是其一,此外政制一力追效汉代儒家之治,亦略见雏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