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贵女不论出身 > 第46章 皇上哄萧晴的真相

第46章 皇上哄萧晴的真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晴这一趟南下的任务是剿匪,如今匪首意外身亡,他必须尽快回京复命。

他有点舍不得跟闽霁分开,但却不会说软话,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你与林啸之死难脱关系,最好一同回京说明。”

什么难脱关系?

根本就是她亲自下刀。

闽霁一点也不慌:“等我回去再跟陛下请罪也不迟,现下我想继续留在南方。说是来开拓眼界,还没认真见过几个灾民。纸上得来终觉浅,我要认真走走看看,看看灾从何处生,于何处止。”

她不但不慌,还有点儿走神,一句话说得细细碎碎,前后都不连贯。

好半天没等到萧晴松口,闽霁误以为他是怕不好交差,于是决定让李破云跟他同行:“我写个册子让李侍卫带回去上呈御前,将此间事务一一解释清楚,定不教你在陛下面前为难。”

萧晴不情不愿地应着:“送走也好,反正是个没用的东西,我让王弦留下来保护你。”

正在养伤的李破云,突觉遍体生寒!

“有刺客?”李破云不确定地问。

“大军驻扎,哪来不长眼的刺客?啥活?谁接?”苏侍卫连眉毛也不抬。

李破云:“难道有人惦记我?”

苏侍卫:……

闽霁言出必行,果真跑去伏案写作。

别的事情都能清清楚楚地抽丝剥茧,只是写到伤亡人数时有点糊涂。林啸不嗜杀,他只是驻兵城外顺手强征一些粮饷,城外百姓没粮饿死,不知道该不该算作林啸之祸。

其实就算林啸不偷不抢,百姓家里那点余粮也不够度过旱灾。

如果林啸不围城,百姓还能组织起来冲进县城打家劫舍,兴许能活着等到秋凉雨落。

好荒唐啊!

林啸围城,断的是城外百姓的生路。

闽霁突然有一点明白皇上为什么放开盐铁,这是要给贫农撑腰,甚至是武装农民,因为真正受这两样重税剥削的只是穷苦农民而已。

对于富人来说,盐铁是各项支出中最不起眼的一笔账。

然而盐铁却是穷人生存的必需品,盐关乎民生健康与饮食调味,铁则涉及农耕工具。农人两件事,不就吃饭和种地吗?

同时铁制农具也可以是利器,如果农民有更充足和锋利的武器,被强征粮饷的时候至少能反抗一下,快饿死的时候也有能力冲击地方氏族豪绅。

历来王朝末年都是皇权与世家争斗,但说到底这俩能有什么矛盾呢?不过是世家变貔貅,侵吞百姓田地又不肯老实交税而已。

如此,财富大部分被掌握在世家手中,皇权即便想励精图治,也碍于囊中羞涩。

譬如此次救灾,国库存粮涉及国家安全不能轻易动用,但世家大族还有余粮啊!

朝廷不能强征,世家大族还会藏私,那就让百姓跟世家闹去,朝廷只要负责居中调停即可,根本无需跟世家硬碰硬。

皇权厌恶世家,百姓更应该咬牙切齿才对。

皇上何需孤身奋斗?

想到这里,闽霁笔锋一转赞扬地方豪绅如何助她坚守春水县22天。

臣谨言:世家大族之事,不宜一概而论。地方望族实为社稷之砥柱,在关键时刻常能引领乡邻、共御外侮,其作用犹如羊群之头羊、狼群之狼王,乃至风尘中脱颖而出的花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此乃国家之幸也。

然若无头羊引路,则羊群如散沙难以聚拢;同理,若缺乏地方望族之协同与响应,臣此次动员必事倍功半,臣需逐一探访各家,详察其情,剖析才性,耗时费力,难以为战时布阵御敌、固守城池争取宝贵时机。

故恳请陛下明鉴,善用世家大族之力,使之成为国之栋梁,以助我朝应对各类急难,确保江山稳固、百姓安宁。

臣惶恐上奏,伏惟陛下圣裁。

谨奏。」

闽霁不是故意跟皇上唱反调,她只是看到皇上更深层的心思。

新政推行这么久,皇上并没有真的推倒哪一个世家大族,可见其内心并不认为皇权与世家势不两立。

正好闽霁也是这么想,世家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蛀虫。以前她不敢说,怕给皇上添堵。如今却是想明白了,她有能力为皇上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她就是最大的世家啊!

闽家是她家,王家也是她家。

世家通过维护家族文化、传承学术思想、参与国家管理及战争后勤保障,以及保护和传播历史典籍等多种方式,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延续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柱作用。

就算打垮世家,也会有另一个形式来承载这一切。

萧晴看闽霁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傻笑,关心地说:“你随便报个平安便是,剩下的我会跟陛下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