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 第17章 孝庄

第17章 孝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七章孝庄

孝庄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她现在还没有得到孝庄这个称号,只不过琬潆已经习惯在心里这样称呼她了。琬潆记得曾有一句评价汉代后宫的话:住在椒房殿的女人只是暂时的尊荣,住在长乐宫的人才是整个皇宫真正的女主人。琬潆觉得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情况也同样适用。娜木钟终使不能和布木布泰相提并论。

琬潆在心里默默回忆关于孝庄的事迹和评价,如果不出所料她就会是今后最重要的对手,虽然她还不曾注意到自己。琬潆深吸一口气,把心情平复下来,虽然一提到孝庄,人们大多都认为她很厉害,但是自己也不差,更何况以有心算无心,以先知算未知,还是有些把握的。没有人会认为,与孝庄毫无厉害关系的自己会去算计她,一般来说去讨好她才是正理。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政治策略是满蒙联姻。据说,她是寨桑的小女儿,自幼便气宇不凡,敏慧练达,娴于蒙文,爱读书史,通大略,善词令。

据说她在七岁那年,随兄弟们到草原上巡视牧场,一个精通相术的喇嘛见了她大为惊异,说:“这是大贵人哪,怎么会生在此间?大怪事!"跟从的人并不奇怪,回答道:“这是寨桑贝勒的幼女,自然是天生的贵命!"喇嘛说:“我所谓的贵,何止于此!此女当与大国君王为偶,母仪天下!"从人们仍然不在意:“那是自然。扈伦四国,叶赫最大。我们贝勒一向与叶赫贝勒相好,想必我们格格要当叶赫国福晋了?"喇嘛连连摇头说,"不止不止!此女当偶万乘之君,为华夏兆民之母。"

随从人们一起哈哈大笑,说:“哪有□□之主娶外夷之女为配的?快闭嘴!别胡说八道啦!"喇嘛被斥,只得走开,边走边嘟囔:“将来能否有验,非我所知,我不过就风鉴而言罢了……”当时人们都当那是一句笑话,谁知二十五年后,皇太极病死,她的儿子福临即位;当年大兵南下,满洲入主中原,福临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尊生母为皇太后,正应了喇嘛"为华夏兆民之母“的预言。

传说孝庄说服过洪承畴,而后经历过立储风波,母子斗法,智斗鳌拜。如果说皇太极去世时,孝庄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权利,以致于后来受制于多尔衮,这还情有可原。但是,顺治去世的时候,多尔衮殷鉴不远,孝庄竟却没有凭借太皇太后的身份掌管王朝的权柄。慈禧在咸丰死后,仅凭借同治生母的身份就能把持朝政。那时候东太后还在,咸丰还留下八王辅政。孝庄是顺治朝的皇太后,辈分高,有蒙古支持,鳌拜索尼等四人也不是宗室,可后来鳌拜还能做大,以至于威胁皇室。那么自己可不可以认为,事实上孝庄要么对于政治敏感度不够,要么对于权利也没有特别大的掌控能力。

从坤宁宫到慈宁宫又一段不短的距离,皇后和妃能够乘坐由四个人抬着的肩舆,其他妃嫔都是徒步走过去。只是此时顺治唯一封地谨妃也被将为嫔,自是不能再乘肩舆。慈宁宫更加富丽堂皇,孝庄在慈宁宫正殿接受妃嫔请安。这时琬潆第一次见到被后世称道的孝庄皇太后。她有着蒙古人典型的样貌,也许由于多次生育,或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身材发福。她不想宁静演的孝庄野性俏丽,也不想斯琴高娃演的那样带着从容不迫的气度和成竹在胸的韵味。这也可以理解,如果孝庄真是个绝色美人,琬潆绝不相信皇太极会冷落她而独宠宸妃海兰珠。毕竟皇太极怎么也不会是一个不在意容貌,只在意心灵的人吧!

但是琬潆一见到她,就可以感觉到这个看着很和蔼的妇人,必是极为坚韧、有主见的。她一旦认准的事情,无论对错,都不容易改变想法。这从她先是尽力周全着顺治的皇位,在顺治亲政后,坚持满蒙联姻为一体能看的出。孝庄喜爱蒙古妃嫔,其实并非是喜欢那几个蒙古女子,而是喜欢她们背后所代表的满蒙联姻的策略吧。其实从清军入关时起,满蒙的地位就逐渐拉开了距离。满洲可以掌握关内大片的江山,而蒙古却永远留在了草原上。这时候还期冀如皇太极时,五宫妃嫔皆出蒙古的情况显然不切实际。而顺治之后,基本上再没有出现过出身蒙古的皇后,甚至不曾出现过高位妃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