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黎明重燃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一月初。

周善通过孙大强的牵线搭桥,联系上了远在缅北的境外卖家,获取毒品后与同伙王韬在内地进行分销,但因分销后取得赃款数额庞大,二人都想将钱财收入自己囊中,导致分赃不均产生内讧,再加上周善担心自己利用王韬卖掉余生的事情败露,于是恼羞成怒计划杀掉王韬。

十一月中下旬。

周善案告破后,周善被暂时安置在滇城市第二看守所。

此后警方为打击毒品犯罪,向上级公安机关报请开展联合“清朗”行动,花费数日时间,从各单位抽调人手二百人,包括在编警察一百五十二人,辅警四十八人。出动警种涵盖缉毒、治安扫黄、巡特警、PTU机动警察队伍。

十二月初,“清朗”行动正式打响。

许愿负责带队重点清扫KTV、俱乐部、夜总会等烟花之地,于几日前抓获正在夜莺台球俱乐部包厢内狂欢的胡老三一干人等,并从胡老三手中救下了李木子。

李木子在接受问询时表示自己曾被胡老三威胁,不得不协助胡老三从事非法运贩毒工作,办案民警经过多方调查得知,李木子与分局上报的一起自杀案中的蒋笑笑是同学关系,并在一年多前拉蒋笑笑进入毒贩圈子。

蒋笑笑饱受毒瘾折磨,在体内还残留有新型毒品包装塑料袋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选择了自杀。

李木子害怕坐牢,良心发现后请求市局实习女警戴婉仪帮助自己,间接造成了戴婉仪的死亡。

.

短短一个月,许愿经手过的案子突然向着同一个方向推进了。

时间线被许愿单独用马克笔在演示白板的最右侧列成了时间轴,从最初的周善案一直拉伸到最近两日内的李木子案,几个案子之间很奇妙地形成了某种无法忽视的因果关系。

“王韬的死是新型毒品进入警方视线的第一推手,第二推手则是我们发现周善托孙大强作为中间人联系境外涉毒团伙,第三推手,”许愿顿了顿,接着说,“是李木子和蒋笑笑以及胡老三之间的关联。”

李木子和蒋笑笑是同校同学。

李木子在三中南校区,蒋笑笑在三中东校区,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七岁。

.

新型毒品进入警方视线的第三推手,是李木子和蒋笑笑以及胡老三之间的关联。

陈恩礼敏锐地察觉到许愿话里有话。

“你想从李木子那里入手,然后调查胡老三背后的人?”

“嗯,胡老三没有那个实力能直接操纵整个滇城新型毒品的动向,他能撬动李木子和蒋笑笑帮助他犯罪,只能说他是靠着威胁和暴力压制,李木子和蒋笑笑都是弱势群体,在他面前妥协,这很正常,”许愿目光定格在蒋笑笑的照片上,“毒贩的圈子基本上都是朋友带朋友,熟人带熟人,李木子说自己一开始就认识胡老三,而蒋笑笑一开始就是被她带进去的,所以胡老三才有底气使唤她们俩。”

末了,许愿看向陈恩礼。

“如果胡老三真的有那个能耐撬动滇城地下的新型毒品流通路线,那他绝对不可能在俱乐部的时候对我开枪,”许愿说,“他对我开枪就等于主动吸引警方的注意力,自投罗网。所以我更倾向于他的背后还有别人在帮他,而这个人手里握有大量货源,能同时供给好几个下线,说不定,周善、王韬也是这个人的下线之一。”

末了,许愿又道:“加之我听说江驰最近正盘算着怎么拿掉张喜鹊这个地头蛇,如果能通过张喜鹊套取‘这个人’的关键信息,会对我们的案子很有帮助。”

许愿说罢,看着陈恩礼。

按理来说许愿不应该知道张喜鹊的存在,江驰一个警察主动联系地头蛇张喜鹊,这件事本来就不光彩,唯一的底牌就是江驰在上级那里备过案,故而保密级别很高,即便是江驰的顶头上司,许愿在一开始也并没有知道这件事的权利。

不过陈恩礼和冯局倒是不奇怪许愿为什么会对江驰的情况那么了解,虽然说之前叮嘱过江驰不要将自己的事情告知其他人,但在上回孙大强捅出举报信的那一刻起,这个叮嘱便作废了——许愿早晚都会知道江驰背后的故事,如果江驰愿意向许愿倾诉的话。

说不行江驰已经把禁区计划的概况同许愿说过了。

毕竟江驰和许愿......两人的关系很近,近到像一对骨肉相连的孪生兄弟。

也许,随着许愿的加入,先辈们未完成的理想,会由这一代人传承。

罪恶会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终结。

.

江驰的任务是走过程序批准报备过的。

但对于张喜鹊,江驰依旧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他需要顾虑的不止是怎么拿掉张喜鹊以保护自己的身份,更多的,他要往长远看,每一步都不能走错,一直到完完全全把那伙流亡在外的本国通缉犯依法逮捕。

“毒贩之间的关系网络看起来混乱不堪,但实际却是有迹可循的。周善、胡老三、张喜鹊,这几个人背后的推手能推动他们将新型毒品带入滇城境内,就说明起码周善、胡老三和张喜鹊都是‘这个人’的下线。如果我们能打通张喜鹊或者胡老三的路子,深挖蒋笑笑和李木子背后的经历,就能找到‘这个人’,还能把一直以来江驰布给张喜鹊的网收回来。逮捕张、胡,摧毁他们背后的势力,一举两得。”

许愿说着,沉默了片刻,等着上级领导的下文。

陈恩礼一只手覆在下巴上,若有所思:“推理得不错,但问题是你打算怎么办,你怎样去找到‘这个人’?”

“我一个人,也许找不到,”许愿食指轻轻触碰会议板上江驰的照片,看着江驰照片下延伸出的那几条醒目的线,于是在江驰旁边画了个圈,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江驰可以。”

冯局和陈处对视一眼。

他们知道许愿要干什么。

而且他们知道许愿已经有些孤注一掷了。

一线人员和冯局、陈处这样的办公室工作者不一样,好像所有的一线人员,对事情的考量和顾虑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而且是不容他人质疑的。

新型毒品在滇城肆无忌惮地流通,警方在明毒贩在暗,警方不知道这样危害巨大的新型毒品究竟在滇城嚣张了多久,有没有流向外省,有没有形成犯罪体系,他们只能竭尽全力分析一切蛛丝马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东西,然后迅速敲定计划,清剿毒品犯罪。

“现在形势严峻,但是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冯局看出许愿的想法,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问题在于我们手头警力有限,任何冒险的做法都不可取。”

“时间不会等人,计划晚一步,警方犹豫一下,罪恶便会增长一分,”许愿斩钉截铁道,“看起来所有的案件进行到现在好像并没有翻起多大的的水花,毒贩在暗处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挑衅的举动,但是暴风雨来临之前不也是无声无息的吗,如果等到重大危害事件发生后再去亡羊补牢,我们警察还配当警察吗。”

许愿的反问让冯局愣了一下。

确实,一旦罪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便会滋生出更多的、其他的违法犯罪,那么滇城老百姓的安全将如何保障。而警察的职责,就是打击违法犯罪,保护老百姓,如果连他们警方都顾虑过多按兵不动,等案件过了保密期公之于众,一切有迹可循的线索都展示在公众面前,那么到时候老百姓会怎么想。

.

兜来转去绕了这么久,合着许愿原来在这儿等着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