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给古人直播当代大学生日常 > 第13章 田园诗与陶渊明

第13章 田园诗与陶渊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出了教室又要赶到下一个教室上课。

又是一节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课。

老师戴上麦克风,试探的吹一口气,“接着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来讲,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汉晋诗歌的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中的“魏”诗,接下来我们来讲‘晋’诗。”

“说到晋朝诗歌啊,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晋朝的历史。”

被提到的晋朝众神色齐齐一凛,有一种终于来了,不知前方道路几何的激动和忐忑。

老师继续浅提历史:“我们知道这个晋朝,它是中国政治上一个比较黑暗比较残暴的一个时代。

而这个时代里边可能招回王族墓为阶下囚。或者木为断头鬼都屡见不鲜。

在那个年代里边,很多人就做出了一种消极避世,逃避政治上混乱破坏的选择。

可能他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或者皇权变化对于复杂看不懂一不小心换了人,那他们的命运就很可能就是瞬间灰飞烟灭。”

————————————

被点名黑暗残暴的晋:“???”

残暴?

谁?

我吗?

【猫猫举手指自己.jpg】

得位不正的司马炎:“……”

自我感觉还行也:)

又想到自家的傻儿子,嗯,傻儿子总不至于像秦二世那样的暴君吧。

傻儿子虽然不是暴君,但是万万没想到皇后是疯子。

被贾南风嘎嘎乱杀的一众人等:“……”

救命!救命!!这个朝廷我是待不了一点!

……

北宋,苏轼想到了陶渊明,不由得感概,“正是晋的动乱才让陶公不得不种豆南山,主动避世啊。”

苏辙:“庙堂无人,所谓避世,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哥哥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苏轼感动的两眼泪汪汪,拉起苏辙的手,“子由~”

“哥哥!”

“子由~”

“哥哥!”

……

两个兄弟一台戏。

————————————

老师总结:“所以,时代的文学,走向了一种对人生的一种逃避,或者,乃至于走向了一种怪诞的行为方法。

就是各种形式,他故意用一种荒诞,让人觉得很离奇的一些行事方式来回避政治,最典型的就是饮酒作诗,当街裸/奔这样的行为。

它就有了一种以一种荒诞陆离的方式来逃避政治表现对政治的那种拒绝的态度。这是第一。”

————————————

晋以前的人倒吸一口凉气,政治黑暗到当街裸/奔!!??

闻所未闻——闻所未闻——闻所未闻……

秦朝,原本的他们对那“晋”的所谓黑暗不屑一顾,呵~什么黑暗的东西我没见过,有这么可怕吗?

啪——

在秦律严格要求下的众人纷纷表示,这我还真没见过,长见识了。

够疯!

这都才只是第一也!!!

好奇!!

————————————

老师没有卖关子:“第二,这个时候,佛教传入了中国。

甚至,它的主要的思想越来越大。

而佛教讲究的是什么?

——无生无灭。

就是说你的生和死,再加两个字就是出生入死。

我们今天把出生入死理解为为什么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可是在佛教的经典里,主要从出生入死他不是讲的这种人生。

那种慷慨激昂的献身行为它指的是什么?

你一生下来,你一出生,你就步入到了死的境地,它实际上讲的是这个,所以说有一个原因是佛教的兴起。

我们的文人,他参禅,他悟到他感受生命的短暂与佛教他讲的那种叫人生本不乐。

我们的这些俗世中,你说,哎呀我今天吃了什么?我穿了什么?我有什么我很快乐,他觉得这些都叫什么,都叫——虚空。”

同学们稀稀拉拉的哇哦~虚空~

有人立刻联想发言:“你说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如果你睁开眼睛看着我,我不信你两眼空空~~”

“哈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笑声。

经常和学生接触的老师显然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没忍住笑,又强调“人家说四大皆空,人家就是那个时刻全是空的那些全是假的。

全是那些都恶孽债他来诱惑你来迷惑你的。

所以说在那个时候的人,他们在佛教思想的兴起下,加上本身这个政局的纷繁变乱。

所以,他们有了放浪形骸,故意去与我们所谓的民俗它发生对立的场面,他放下我们俗世的公与民,放下我们俗世的理静,用这样的方式来追求人生的自由。”

老师正了正神色:“这个汉字两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这个文人五言诗中在两汉魏晋的时候,以谁的成就最高?

就是我们所说到的第一个专事创作的诗人叫陶、渊、明。

这个陶渊明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他是开创了我们所说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歌流派,叫做——”

“——田园诗派。”虽然已经上了三年大学,成为了废物,但是这种基本知识还是没忘的同学们齐声回答,努力与老师互动。

〈中国的古诗按照题材来分,比如说有田园诗写田园农事的,有山水诗写山水秀美的;有咏史诗剧感叹人生的,从历史中感慨人生的;有送别诗专门给朋友的。〉

老师:“这是一种区分,而田园诗是最早形成的一个流派。

最早系统的流派的形成就与陶渊明的这种诗歌创作密不可分。

陶渊明祖上阔过,当过名门。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变成了一个比较普通的人。

在那个时候讲究门阀。

什么是门阀?

就是说当官的当领导的出仕了,都是所谓的士族。

当我们都是地主,都是有钱人的时候,有钱人还可以比什么?

比身份。

如果是前几代你都那么有钱,地位都那么高这叫什么?

叫做士族。你继续当领导,继续掌握社会资源。

而在那个时候还有一种有钱。只是有钱,但社会身份跟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的人。

就叫做庶族。

在那个年代,士族和庶族那区分那是大的去了。

你看今天的一些剧,比如《唐朝诡事录》,我追那个网剧看到,那个提个灯笼是什么浔阳王家的那个灯笼一出来。那些盗贼都不敢来偷他的东西,都要离他远一点。

为什么?

人家就是士族,那个大族的一出来,就秒秒钟曝光,你敢动他家的东西!就是这种效果。

陶渊明祖上曾经是这个士族,可是本来就是士族中的比较偏下的。再加上慢慢的这种社会阶层的滑落,到他这一代陶渊明的这个士族身份虽有,但已经和他祖父那一辈比较起来,已经不显赫。

但还没到这一步,还没到庶族,光有钱。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暴发户。用今天的话来说,你光有钱,文化没有你的份儿,你读不起书的,当然就当不了领导喽,更见不了皇帝喽。

所以说大家不要以为你小学时候读那个归园田居,你想说哦陶渊明好穷,他还拿着那个还要去除草,他还要去耕地。

你想多了,用刘姥姥的话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陶渊明家一直以来都是有仆人的。

当然,陶渊明跟我们所说到的其他的士族也不一样。

其他的士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钱又任性,要放浪形骸。或者说要在官场上驰骋一下。

陶渊明跟他们这些放浪形骸的人就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