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七十年代餐饮大王 >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南风和俞向安一起南下, 坐火车到了白石县。www.jiuzuowen.com

俞青山正在家里喂鸡, 他养的鸡就一只, 多了他也顾不过来, 有这只鸡在, 有它下蛋,很多时候就不用再花钱去买, 孩子他们过来了,从鸡窝里摸出一个鸡蛋就能给他们加餐。

养的鸡多了这鸡蛋会更多, 但是他之前上班, 这鸡就没时间打理。

俞向安推开院子的门, 看着他,喊了一声“爸, 我回来了。”

俞青山看到他来了,笑了笑,放下手里的野菜, 快步走过来,打量了一圈“回来了就好。”

顾南风露出笑脸“俞叔好。”

俞青山回应,俞向安把东西放下, “爸,你的退休是怎么回事啊跟我仔细说说。”

俞青山拿起地上的东西,往屋里走“一回来就惦记着这事,急什么。”

他给两个人到了水。

老家的变化相比起大城市来是滞后的, 在家里面又没有个女主人打理, 这杯子还是很久以前的, 都裂了缺口了,还是照常用,平时喝水的时候就避开缺口的那一边。

要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在嘴唇上留下一个口子。

“我这距离退休也没几年了,你那边我放心不下,趁着我还能动,可以帮你看看大门。”

俞向安忍不住笑了“爸,我要是让你去看大门那多屈才啊,现在退休了怎么安排的”

俞青山“我退休了,每个月有退休金,另外我把你四爷爷家的一个孙子叫来了,他现在在厂里打杂。”

这时候正式工人的位置还是比较难得的,他们厂效益一时半会儿的还看不出颓势。

他现在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是叫自己孩子接班,但是他的孩子全都有工作。

至于孙子辈的,年纪最大的俞明杰倒是可以顶班了,但是他正在大学就读,他是疯了才会让他回来顶班,所以这工作他就往老家巴拉,血缘最近的是自己亲兄弟的儿子,但是那三个,老大满昌在家里很有声望,钱也不少赚,离家近能顾家,老二满屋在上海,老三满生在特区,自己都当上老板了,一个月不知道赚多少钱,哪里还愿意回来。

每个都不想接班,再一扒拉,就是他四叔一个孙子了,他二十多岁了,为人有些憨厚,还没有一个正经的活计,在村里就是下地干活,对他来说,来县城当然是好事,户口变了,每个月也有钱,在农村里面还是要下地的,农村下地干活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活计,哪里比得上在厂子里好好的上班轻松,不用经受风吹日晒。

俞向安感动的给他端茶倒水,“谢谢爸爸,我知道爸爸这是为了我,你跟着女儿,女儿肯定给你处理得妥妥帖帖的。“

他来帮忙,工资是要开的,年终有年终奖,每个月还有奖金。

等到她的规模再大了,再给他添置其他的东西,这人手里有了钱,他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差。

什么

子孙有可能不孝顺

等到时候他手里有钱有房,那个孩子都不会怎么忽视他。

不是说这么功利,俞向安敢说,他们这几个儿女对俞青山都没的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个爸爸对他们尽心,他们这心又不是铁打的,对他的感情不掺水,但是下一辈呢

除了大哥家的三个孩子在俞青山跟前长大,其他的孩子都隔得远,没有相处,就难有感情,这小孩子对爷爷的感情和爷爷对孙子孙女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爷爷对孙子辈更上心,儿辈分还能严厉教导,到了孙子辈,就心软了。

俞向安去厨房看了看,俞青山现在退休了,没有去饭堂吃饭,是自己做饭的,但是俞青山的手艺那是真一般,能把饭菜做熟那就可以了,想要做的多好吃,他没这手艺,打开柜子,该有的食材还是有的,俞向安撸起袖子就准备下厨。

顾南风也很机灵,眼里有活,这是老板的亲爸,搞不好很快就会成为他的上级,勤快点没坏处。

俞向安回来,这附近住的人有不少人看到了,就有人传到了俞向海那边,午休的时候他过来了,看到顾南风这么一个陌生人,愣了一下,“你是”

俞向安给他介绍“这是我同事。”

顾南风笑“我是老板的助理。”

俞向海心里就惊了,助理,就跟那些当干部的身边的秘书一样吧,这能配备的都是大官,自己这小妹真是了不得。

他也是不知道俞向安身上背着债务的事的,俞青山把这瞒得死死的。

听到小妹那边忙不过来,需要一个人帮忙,对爸退休去妹妹那边帮忙也没什么意见。

这些年爸补贴他的不少了,除了小弟其他的兄弟都不在身边,孩子也不在身边,就只有他们一家五口,时不时的就给孩子添置东西。

现在爸帮小妹去了,这很正常,他现在也不需要别人帮称,他和叶七佳的工龄级别都不低,大儿子考出去了,每个月有补贴,基本能满足生活需求,两个小的现在上学,就近的学校,一年能花多少钱

因为妹妹这出息的程度,他们对她辞职的情况也接受良好,这水往高处流,小妹现在显然过得更好了,这工作辞了就辞了吧,总有那么一些人是跳出框框,不能用常理看待的。

除了自家人,邻居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俞青山瞒得很紧。

要是他们知道了俞向安自己开了厂,那可不得了了。

这个说想要推荐谁谁进厂里工作,这个说谁谁手脚勤快爱干净进去帮忙,这要是答应吧,不是办法,不答应吧,脸上不好看,别人会骂她忘本,这样的小事都不愿意做,给谁发工资不是发工资

又是看着她长大的,结果现在长大了,出息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这些话是影响不到什么,但是不好听,不让他们知道就没这烦恼了。

“大哥,明峰明瑶呢”俞向安问起他的那对双胞胎。

他们今年十三岁,现在应该在上学,午饭去哪里吃

俞向海摇头“他们中午在学校饭堂吃。”

“饭堂的饭菜好吗”

“学校的饭菜就那样,没油水,但是就近,方便,我给了他们一些零花钱,要是饿了可以去学校的小卖部买吃的。”

“你和大嫂还好吧。”

“有什么不好,日子就那样过。”

陆陆续续的,也有那些邻居跑过来闲聊“小安,你过年都没回来,现在可终于回来了。”

“这离家离的远就是不方便。”

“对呀对呀,年初二回娘家,离的远的,哪里回得了”

“工作要紧。”

“现在你放假了吗”

“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越问越多,俞向安不想回答的时候就拿出糖果,给小孩发糖果,这样一来就热闹起来了。

等到了饭点,自动自发的离开。

午饭收拾出来了,俞向海跟着在这里吃了一顿。

脸上有着怀念。

有段时间没吃妹妹的手艺了,感觉又更好吃了。

吃完了饭,利用厨房温热的水,俞向安洗了个澡,午睡了几个小时,这才恢复了精力。

她走出房门,院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外公外婆都在。

看到她出来了,就对着俞向安笑,“睡醒了。”

俞向安“是啊,外公,外婆,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姚翠芬“来了也没多久,你醒了是不是我们太大声了吵醒你的。”

俞向安“没有,我是睡到自然醒。”

时间在孩子和老人身上会过得特别名显。

秦强和姚翠芬为了让孩子顶班,退休的早,保养的还算可以,但脸上依旧满满的岁月痕迹,老人斑、白发、皱纹。

看的人心里惶然。

“外婆,你和外公身体好吧。”

姚翠芬用干瘦的手拍了拍她的“好着呢,都没生病,你现在回来能呆多少天”

俞向安握住她的手“我已经买了明天的车票,明天就出发了。”

“这么快,那边有事”

“是啊。”

“那没办法,正事要紧,得空了多回家看看。”

“外婆,我知道的,你要有什么,别瞒着不说话,这不说话谁也不知道,吃亏的是自己。”

姚翠芬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知道她这是关心自己,“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不知道啊,别瞎操心。”

“我哪有瞎操心”

等到俞向海叶七佳他们下班,孩子放学,这里就更热闹了,俞向海的手里拿着几斤的排骨,叶七佳的手里拎着一条还在蹦跳的鱼。

俞明峰和俞明瑶见到俞向安,表现的不太亲近,这也是正常的,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多。

俞向安对俞明瑶表现的比较亲热,她小时候长得像她现世的大姐,有几分移情作用,后来长着长着,不那么像了,但是之前造成的偏爱还在。

不过她这偏爱一点也不突兀就是了,俞向海和叶七佳三个孩子,有两个儿子,就一个女儿,自然是女儿比较稀罕的。

“明瑶长大了,姑姑给你们买了新衣服,看看会不会太大了,我是挑着大的买的,就怕买小了,大了的话放一两年也能穿上。”

俞向安女孩买的是裙子,男孩的是牛仔裤,都是现在时髦的款式。

看到这些衣服,两个孩子都高兴的不行,这衣服他们可没有。“谢谢姑姑”

俞向海摇头,“你怎么又给孩子买衣服,他们不缺衣服。”

叶七佳也感叹“他们这一代日子好过多了,还新衣服,我那时候长到出嫁了,也没几身新衣服。”

俞向安“这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年年都买新衣服,一个季度买两身,穿两年旧了就不要了,再买新的。”她说着后世的情况。

叶七佳大笑,“如果真有那个时候,那就真享福了,想都不敢想,穿两年就扔,多败家子啊,穿五年保底,十年才不亏。”

现在买布有的还是要布票,要没有票也行,现在做新衣服没那么难了,但还是要花钱。

哪有那么多钱来花费,存着以后要用的地方多着。

俞青山收拾东西,他没有多余的东西,带上衣服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些衣服很多被他女儿拿了出来,说不用那么多,去到那边会有厂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不能穿那么多补丁的衣服,这是门面问题,这要穿的太差了,别人看到还以为厂子里发生了什么困难。

话说的有道理,先敬罗衫后敬人,这个道理俞青山懂,但是照这样说的话,那他岂不是要买很多新衣服,他现在这些衣服,有多少是没补丁的,这样太破费了。

外面的衣服就算了,里面的,打了再多补丁也不怕,看不见。

俞向安没办法,只能把一些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补了又补,几乎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的衣服拿出来。

好不容易收拾好了,包袱款款的来到了特区,直接回了厂里。

俞向安现在住的比较宽裕了,在厂区办公楼后面起了一栋二层的小洋房。

俞向河住在二楼,这里一应家具都是齐全的,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