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佳人在侧 > 第313章 逃离

第313章 逃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派出人马, 拦住出入京师的各条要道,京师变乱的消息不能扩散。不,也许现在已经晚了, 但是扼住消息依然重要。让薛珍带队!”

“从现在起, 一粒粮食也不许往南运!”

“不许贩卖马匹南下!”

“收紧度牒,不要再发啦,严禁擅自剃度僧尼道士!”

“今年无论京师如何, 科考照旧!太学生的待遇不变!”

虽然说是保密, 但是公孙佳仍然一道命令一道命令的往下发。赵锦与单良对望了一眼, 他们俩更有经验, 一看这命令就知道这里面有了一丝“自保”的味道,已是对京城的情况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赵锦低声道:“您还要预防一件事——雍邑官员亲属多在京师,如果以家眷、亲族为要胁,许多人是会妥协的!”

公孙佳道:“我把守城军士的家眷已经都迁过来了,雍邑必然不会出现大乱,只要不乱, 就能从容应对那些变故。或者出兵解救, 或谈条件都行。这是最坏的情况。”包括她家的私兵, 都是带着家属来开荒的。军心不乱, 其他的就好说了。

单良道:“情况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有陛下在,宫中禁卫的都是什么人您是知道的。哪怕章旦父子有异心, 放出上皇来搅乱局面想要混水摸鱼, 他们也不能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 更不会四面树敌, 至少不会首先将您作为敌人。”

公孙佳道:“就怕一旦乱起来,事情就不受他们控制了!这群王八蛋,以为自己有多么厉害吗?他们起得了头, 却未必收得了尾!草甸子上放一把火,点得起火他们灭不了火!乱兵有什么军纪?还有无赖流氓趁机作乱,不会太好的!何况那是在京城,许多人不敢下格杀的命令!”

这话是真的。公孙佳如果在,她敢下令作乱者格杀勿论,她不在,无论是钟源还是政事堂的另几外,恐怕都没这个狠心。如果霍云蔚在,他或许也能做出果断的决定,其他人真的难说。赵司徒如果在世,他是公孙佳认为有狠心的文臣,赵司翰就不敢保证有这份心了,容逸恐怕也要顾虑到中中礼仪规矩。

还有一个梁平,他虽然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打仗的天赋是真的有,如果让他把章嶟给劫出了京城,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连年的灾变,消耗的不止是国家的物资储备,还有百姓的信心。章嶟居然是完美地躲过了这一段“天谴”的岁月,如果他登高一呼,那是真的要完蛋!

“但愿有人能狠得下心来!”公孙佳喃喃地说。

单良小声说:“无论如何,手里有兵的,都能留存到最后,无论是妹妹还是枢密,手上都有兵!”

赵锦心中不是滋味,她与一双儿女算是站对边了,可娘家大部分人还是在京城里的。与赵司翰再有矛盾,赵家遭遇这样的变故她也是不想的。现在派兵去京城也不大现实,公孙佳可以派兵去“接应女儿”,这没问题。但是“拥兵入京”就是实打实的造反了!没有奉诏的时候是不能这样做的,做了,就意味着要和权力告别。赵锦内心十分煎熬。

公孙佳自己心里也急,虽说钟源有兵权、钟家有兵,但是大长公主重病、钟秀娥还在钟家,怎么也不能不担心。她还有另一重担心——宗室们会怎么样。延安郡王引了更多的宗室入朝有几年了,这群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有岷王在,问题应该不大。

宫里她倒不太担心,禁卫在,章明靠谱,梁平应该不能进入宫廷——他从来就没有在禁卫上干过,他不熟悉这个活,逼宫也得费点劲,有那功夫,钟源也能就近调京郊大营保驾了。

她把问题逐条想了一下,说:“最糟糕不过是章嶟逃出京城。至于赵相他们,大门一闭,熬到变乱平息还是不难的。京中不是没有明白人,应该能够应付。只要陛下下旨平叛,哥哥去夺了章旦的兵权,关闭四门,请上皇回别宫养老。剩下的蟊贼不足为虑。”

赵锦一听觉得也对,心下渐安,说:“就看能不能稳住乱局,只要不大乱,就没事儿。”

几个人自认已经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实际上的情况可能要比这个好得多。妹妹纵使调不动京郊大营,她也是安全的。京城里面呢,即便会有骚乱,肯定会有一些伤亡,应该也只是小规模的,动乱更有可能就是被宫里的几道旨道一出,京郊大营奉旨勤王,几位重臣一弹压给稳下来。然后就是换人,清算。

他们定下神来之后,更担心的是大长公主会不会因此受惊加重病情,由此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此时的他们忘了一件事——如果他们设想的其实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呢?还有更糟糕的呢?

~~~~~~~~~~~~

“快快!”妹妹低声催促着。

她和荣校尉俩人计划得还挺好,荣校尉一面反醒为什么没能提前发现海七星的行动,一面还能把府里的人带出城来,已是相当厉害了。

两人的计划很简单:出城,带兵进城,平叛,结束!

公孙佳的女儿也不能把两千号的私兵都驻在京城里,公孙府里至今也有有个一两百人而已,妹妹和荣校尉估计了一下人数,对比街上的乱相觉得不够使的,一面派人给钟府报信,一面派人向宫中汇报——陛下,我出城调兵,我看你伯父章旦不太可靠,你小心,看到他带兵进宫别给他开门,只让他一个人进!

然后两人就留下一百人看家,带着一百人冲出了城去!她从城内往城外去,那是相当方便的。

这个时候去找章旦理论提醒?开玩笑,京兆都出动了,章旦那儿安静得要死!开什么玩笑?谁知道章旦是怎么想的?

妹妹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冲到钟府接到钟秀娥然后去宫中,宫里有皇帝、有禁军,非常方便。二是冲到城外,调兵。她很直接地对荣校尉说:“章旦靠不住,咱们出城!”此时还还没黑,也就是说,章旦根本不存在“都睡着了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不动,只能说明要么章旦有异心,要么章旦是个废物,反正都是靠不住!

俩人先到庄子上点私兵,同时让庄子上的佃户集结起来自保,在庄子上趁点兵的功夫给公孙佳去了封信。然后带上私兵去了京郊大营。此时天色已暗,京郊大营还不知道京城变乱的事情,妹妹带着两千号人过来,他们还以为是什么胆大包天的死鬼来找死奔袭他们呢!

两下点起火把打了照面,互相核验了身份,两下才互相放下了兵器。妹妹冲领头的张闯说:“带上兵马,咱们走!回京平叛去!”

张闯一动不动的。

妹妹惊讶地看着他,这是开国元勋张飞虎家的人,是张德妃的娘家人,贺州老乡。虽然年纪是比她大一些,但是日常也是熟人。怎么这误会解除了,他还不动呢?

张闯将手心往上一伸,道:“兵符呢?”

你兵符呢?调兵不得要个印信的啊?就凭你个丫头一句话,我带京郊大营跟你冲京城,你在想什么的啊?

妹妹也傻眼了:“啥玩儿?我都说得这样明白了,你再耽误下去就要出事儿啦!”

张闯往京城的方向一看,还是什么动静也没有,就算有什么动静,他也得等到有个确切的命令才能动啊!张闯对妹妹说了实话:“要是令堂过来,我没有二话,什么也不管,她要我跟着走我就能跟着走。令尊过来都差点儿意思!这营里,你以为都是些什么人?”

京郊大营肯定是士兵成份最好、最忠心的,但是忠心也分很多中,其中有些人还是梁平用过的人。梁平这个人,从北往南再回京城,来来回回一二十年,开始还有章嶟护着,手下用过的精兵无数。如果跟过梁平的人都要替换下去,全国精兵得减去三分之一!那就没得玩儿了。所以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为梁平惋惜的,公孙佳夫妇在,他们能服,妹妹,不行。

妹妹跟张闯磨到天都快亮了,也没个结果,妹妹等不了了,说:“行!你守法!我是个混世魔王!我不打搅你做个正人君子了!”

带着手下就跑了,张闯也没派兵追击她,反而说:“回营!”率先转身。与妹妹对峙了大半宿,大家都累得够呛,张闯回到大帐也没休息,而是对心腹说:“派个人回京里看看……”他的家眷也都在京城呢,可不得看看吗?

话还没说完,就听有人说:“快看!京城方向!”

京城,火光冲天!

张闯脸色大变:“坏了!”再派人去找妹妹,哪还找得到?那货的私兵都不是一般人,一水儿的骑兵,早跑得没影儿了。

妹妹一离开营地就着急了,问荣校尉:“这京城,咱们还能回得去吗?这会儿肯定关城门了!就这两千人,城门不开,咱们是打不进去了!”两千人,攻打一座京城?想啥呢?

荣校尉的家小也在京城内!他仍然说:“有这两千兵马,我先护送您回雍邑,见了君侯再图其他!”

妹妹道:“那怎么行?至少要打探一下京城消息吧?还有外婆、太婆她们也还在京里!我想京里应该还有人吧?舅舅他们也应该能够坚持,还有陛下……”

“我会派人打探消息的,现在是您的安全!”荣校尉铁青着脸说,“公孙家,只有您一棵独苗了,就是这些人都死了,也要把您安全送到雍邑!”

妹妹突然发怒了:“然后呢?我去雍邑有个什么屁用?刚刚你也看到了,张闯,平时跟我哼哼哈哈陪笑脸儿,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他为什么这样?他瞧不起我!我就是个躲在爹娘身后的野蛮丫头罢了!我如果遇事就要别人保护逃命,不能有担当、不能做事,我就永远是个废物,你给我娘送个废物去干什么?想要废物,她自己再生一个就行了!我不是三岁小孩儿,得要人护着、活下去就是不辜负大家的苦心了!我已经到了该有担当的年纪了!我不走!哪怕走,我也要把这里的事了结了再走!再说了,京城的情况未必就十分凶险呢!先听听消息吧。”

荣校尉道:“好,不过你不许冲在前面,也不能擅自行动!”

“成交!”

两人又率队往京城疾驰,还没赶到就看到京城一片火光。妹妹胆子再大也有点懵:“荣伯伯,这是怎么回事啊?你见过这样的吗?”

荣校尉还真没见过!他比妹妹沉稳,说:“太夫人的消息我派人打探,你得跟我去雍邑!”

妹妹道:“且慢!让他们带上我的印信,告诉他们一旦情况有变,就告诉里面我已经去雍邑了!”这样也好让他们忌惮一下雍邑的势力。

“知道了。”

“带上我的印信就能从北门走了,宫城的北门,是我们家的熟路!”

“知道了。”

荣校尉低声唤来两名小校,让他们带上印信绕去京城北门,只要能进城,从那里入宫就会更近。他自己却与妹妹率队先回庄上——原本想的是调兵、入城、平叛,所以用最方便战斗的装束,两千号人根本没带干粮!在京城还能缺了吃的吗?

现在这样,熬了一夜人困马乏,跑也跑不快。得回去吃个饭、至少准备三天的干粮(这个庄子上有)、把马喂一喂,花个半天的功夫再把庄子上的事务安排一下,然后跑路!

他们才在庄子上饮了马、吃了饭,把庄子上剩余的青壮组织起来,荣校尉匆匆安排了防务,下令:“京城如果有变乱,你们也不要留恋这里,收拾行装往北撤!”

妹妹也顾不上休息,吃完一抹嘴,提了自己那一份干粮蹿到马上,正在整队时,阿姜狼狈地逃了过来。妹妹大喜:“你出来了?!京里情况如何?是不是……”没事了?所有人都尖起了耳朵等阿姜说话。

阿姜从背上解下一个小包袱来:“烈侯的牌位我给带出来了!”先交代这一句才哭出声来。

荣校尉道:“先别哭,说事儿!长史呢?”

一旁彭犀拄着杖走了过来:“书房里的东西我都烧了!这几个人我也带出来了。失算了,失算了!”又有钟佑霖、钟黎护着钟秀娥等人赶到了。荣校尉看到钟秀娥就放心了:“出来就好,收拾一下,咱们去雍邑。”

经过他们的讲解大家才知道,昨天城里是一片的混乱。起初,大家都没当回事儿,怎么的?还能在京城闹出什么乱子来不成?京城恶少的殴斗都能聚个几十上百号人,打个鼻青脸肿、也许会有一两条人命,然后各位纨绔被自家父兄揪回家暴打!何况,京城是有驻兵的!

阿姜等人在府里把门一关,各人各守其位,阿姜吩咐了厨房准备妹妹爱吃的饭菜,再准备些犒劳荣校尉等人辛苦的酒食。就等着平息之后妹妹回家。

哪知越等越不太平,等到一阵儿反而更混乱了!彭犀是被公孙佳留下来帮妹妹的,上皇那儿出了乱子,他觉得有钟源留下的兵马看守,问题不大。妹妹要去调兵,他没拦着,虽然他觉得妹妹可能要吃个小亏,不过也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调不到兵也没关系,京城有章旦、宫城有章明,肯定安全,他也在这一点上失算了。

至于妹妹回来要抱怨一下他不提醒,不过也没啥,妹妹自己在感觉一下与父母的实际差距、感受一下人情冷暖,对她是有好处的。不过他很敏锐,最早发现了不对劲,率先决定:“不能等了!”

他叫来了阿姜,派人爬府里的高台往外一看,坏了,情况不妙!四下火光,竟有兵马打着火把冲这边来了!整个城里乱七八糟,居然没见到有效的秩序维护!彭犀道:“快,带上咱们的人,与太夫人汇合一处!书房里的机密文字都要烧掉!”虽急,他仍然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