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纨绔教养指南 > 第1章 楔子

第1章 楔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城已入深冬,寒风刮得凛冽,等闲不会有人出门,可城中李家却是门庭若市。高门大院之中,数位体态各异的妇人拥挤在会客厅内,或是窃窃私语,或是环顾四周。

金氏命人在厅房中添了两把扶椅,安排在场的妇人坐下,又叫人奉上了热茶,才坐在上首处,缓缓开了口:“在座都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媒人,想必也知道我今日所为何事。”

轻叹一口气,金氏复而缓声道:“我那孩子的婚事,到底是要麻烦诸位的,我知晓各位难处,故也不必寻什么门当户对的大家千金,只要是好人家的,容貌品性过得去的,旁的倒也罢了。”

闻言,在坐的媒人婆子对视几眼,默不作声。几个年龄稍大的妇人,端起一旁的茶盏慢慢饮下,似乎有意回避。

说起李家这位祖宗,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老爷先前是此地唯一一位举人,之后做了官,因深谙官场之道,一连升迁四品,又高娶了金氏千金,夫妻俩人举案齐眉,阖家美满,可惜一直没有子嗣。

直到他年过四十,才有了李执这么一个嫡子,举家上下宝贝得紧,日日像菩萨似的供着,结果养出了个混世魔王的性子。

前几年,李老爷年纪越来越大,身子骨愈发不好,便告老还乡,迁回了老家安城。

那独子在京城时,便没什么好名声,眼下回了安城,更是天高皇帝远,仗着县太爷也得给李家面子,平日里便越发纨绔,德行差得臭名远扬。

如今这位纨绔已二十有五,李氏夫妇不得不着急他的婚事,前前后后请媒人说了好几门,但门当户对的,都对他避之不及,寻常人家也不愿把女儿往火坑里送。偶有些卖女求荣的,将女儿送来结亲,却又总被李公子本人搅黄。

这一来二去,媒人便也懒得再管李家嫡子这麻烦事了。

今日,她们都是金氏送礼给钱,眼巴巴的用银子请来的。

眼下金氏的姿态可谓放得很低了,李家这样的书香门第,又是在京城当过差的,如今不顾儿媳妇的各种条件,只求个好人家的,着实罕见。

但即便如此,也得李家那位纨绔点头,遂有媒人说道:“夫人,绝非我们没用心思,您这样的门户,我们怎敢不尽心办事?只是贵公子无心成家,我们实在无能为力。”

金氏点头,她明白是这么个道理。

她儿子名声是差,但就以家世和相貌来说,在京城都是一等一的,绝不会连个夫人也说不上:“若执儿有了中意的,必定会应允的,眼下还是得劳烦诸位多多相看。我如今也没有别的指望,唯有执儿的婚事是我的一块心病,倘若各位能有一剂良药,李家必定重谢。”

媒人们纷纷应下,但也只是应下,转头便抛诸脑后了。李家那混账儿子的麻烦事,她们实在束手无策。

午间,金氏让人摆了宴席,将众人服侍好后,又亲自送她们出门。

对儿子的婚事,她极为上心,已经茶饭不思地连续操劳了好几个月,可还是没有一点儿眉目。

劳心伤神,加之天寒地冻,没能及时披上髦衣,她便被冷风吹得咳嗽起来,由丫鬟搀扶着回了房。

披上一条厚实绒毯,金氏斜躺在贵妃塌上,撑着额头,不住的叹气。

丫鬟为金氏倒上了一杯姜茶,放在她身侧的高脚桌上,关切道:“夫人切莫伤心,公子的婚事是人生大事,是急不来的,老爷身体不好,家里都是您在操持,您要是病了,这可如何是好。”

话说到这儿,金氏更觉一团闷气。

旁人夫妻到了他们这个年岁,孙子都已经承欢膝下了,再不济,儿子也能独当一面,将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哪里像他们家这样,辛苦攒下半辈子家业,却养出个混世魔王,成家不要,立业不愿,文的武的样样不成,偏吃喝嫖赌学得门门精通。

金氏捧起姜茶,慢慢饮下,就见一修长身形出现在门外,映出黑漆漆的光影。

“给母亲请安。”门外之人出声说道,声音轻快,透着沙哑。

金氏虽说对李执恨铁不成钢,但却不忍心冲他发火,只带了些嗔怒,说道:“早就日上三竿了,还请什么安。”

说罢,便继续饮茶,并没有叫李执进来说话的意思。

光是为他的婚事,金氏就够烦心了,要是再听他说一堆子浑话,指不定被气出个好歹。

“儿子刚起床就见母亲送走了好几个媒人,想来母亲又为儿子的婚事操劳了,所以特意前来问问母亲。”李执恭敬曲腰道。

他虽然性子乖张,但人还是孝顺的,对爹娘一向和颜悦色,从不敢忤逆。

金氏在塌上坐直了身子,对门外道:“难得你还关心,进屋暖和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