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游戏 > 二、死因研究

二、死因研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以下一段刊载在苏联真理报并不显著版位上的讣告,曾经删略。www.mengyuanshucheng.com

删略的部分是人名,因为俄国人的全名十分长,先是自己的名字,再加上父名再加上姓,一大串,引述起来十分麻烦而且毫无意义,所以从略。

讣告的内容,是千篇一律的。

国防部沉痛地宣布,我国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普罗科夫同志,海军中将维拉斯基同志,海军少将,以及巴曼同志,海军少将,在执行职务时殉职。

这种讣告,十分寻常,真理报的读者,看过就算,不会加以理会,几个将军在执行职务时丧生,和普通百姓的关系,绝比不上严冬时分,暧气供应是不是足够来得重要。

但是,在西方阵营的情报机构来说,却相当重视这一类的讣告,因为在这种讣告之中,往往可以发掘出许多军事秘密和政治阴谋。

例如,有一次有相当数量高级军事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丧生的讣告,和辐射探测站突然测到高空云层的辐射量突然大量增加结合起来,就可以推定,苏联中亚细亚的一个核子基地,曾经发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意外。

又例如,高级空军人员突然在执行职务中丧生,表示某一种新设计的军事用途飞机,并没有通过它的安全试飞,等等。

自然,高级将领如果遇到了意外,例如交通失事之类,只要他当时不是驾着车去私会情妇,通常也会使用‘在执行职务中丧生’这样的字眼,而这种情形,又可以引起情报机构进一步的探索,是不是某些高层人员,成了政治阴谋中的牺牲品被暗杀了,这场政治阴谋的程度如何,后果怎样,如果能够预先推测出来,自然大大有利。

所以,每当有这样的讣告出现之后,西方各国的情报机构,都会作死因研究。

由于苏联向例不公开真正死亡原因,死因研究的根据,自然是各国情报人员,各显神通所得回来的资料。

死因研究,因此也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各查各的,各自研究各自的,等到有了结论,或是茫无头绪,再由各国的情报人员不定期集会,把各自所得的资料综合起来。

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各国情报人员的资料,交换综合之后,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这种形式的情报人员的集会,自然不会公开,通常,都是隶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一个什么小组,随便假借一个名义,以掩人耳目,这是情报人员惯用的技俩,不消多说。

在文首提及的那个讣告发表了十五天之后,英国海军情报局的文逊上校首先向北大西洋各国,发出了要求集会的通知,理由是,对于苏联三位高级海军将军,普罗科夫中将,维拉斯基少将,巴曼少将的死亡,我方未能获得任何正确的资料,推测可能和苏联海军的高度机密有关,请各国集会讨论。

英国情报人员的邀请信,送到各国情报人员手中,各国情报人员也正对这段讣告所公布的死亡,感到迷惑和偶然,如果不是英国先提出,至少有五个国家的情报人员,会同时发出同样的建议。

所以,英国的建议,很快有了回响,所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家,都派了高级情报人员,参加了由英国首议,所以在伦敦集会了那次死因研究。

北大西洋公约的参加国家是,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芦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加拿大,西德,土耳其,希腊等国,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这许多国家的名字全列举出来,是想说明,虽然事情发生在苏联境内总带有神秘性,但是经过那么多国家情报人员半个月来的努力,这件事仍然一点头绪也没有,那么它的神秘程度,自然十分惊人。

而在那许多国家之中,代表了美国,到达伦敦参加文逊上校主持的死因研究会议的情报官,是小纳尔逊中校。

小纳尔逊,就是纳尔逊的儿子,纳尔逊是我十分崇敬的一个朋友,早已身故。我和小纳,也曾在不多久之前,有过交往,可是作为一个情报人员,他有着传统的冷酷无情,对职务的无限忠心,和对一切事情太过敏锐的判断以及几乎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一切,本来是一个出色优秀的情报人员必备条件,我承认小纳是一个出色的情报人员,但是在私人感情方面,我却又不是很和这种性格的人合得来,所以自那次交往之后,也没有什么联络。

不过,我和现在记述的这个故事,发生了联系,倒是由于小纳的缘故,所以不能不把他提出来,要不是他,苏联死了三个海军将领这种事,绝对不会和我的生活发生任何联系。

集会地点是英国海军部的一间会议室,所有与会的情报人员,都穿着不同形式的便服,会议绝对秘密,每天在英国海军部进进出出的人十分多,多了十多个人谁也不会注意。

而参加会议的人,在进入海军部之后,就有专人引他们去搭乘一架特别的电梯下降到地窖的档案室里,穿过一排一排放满了档案的架子,在一道墙上,有一扇暗门,过了那道暗门,就是秘密会议室。

秘密会议室的设备,极其周全,甚至有着和世界各地情报机构有直接联系的电脑系统,所以,参加秘密会议,要带上厚厚一叠文件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挪威的代表,如果要展示他们找到的资料,只要通过密码操作,挪威的情报机构,立即会通过电脑操作,把所要的资料,展示在会议室的大荧光屏上,或是通过传送机,把资料送到每一个参加者的面前。

会议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是一阵七嘴八舌的闲聊,他们之中,有的是老相识有的不经常见面,有的是新脸孔,谁也没有见过。

当然,在进人会议室,在进入那座特设的升降机,之前,各人的身份已经被确定,辨别他们身份的法子,就是每人都交出文逊上校的邀请信,每一封信,不但都由文逊上校亲笔签名,绝难仿效,而且所使用的打字机,每一个字母的字键上,都有着暗记,放大三百倍之后才能察觉,更无法仿造。

所以,与会者的身份,没有问题,虽然,同属一个阵营的国家,也难免有点勾心斗角,但作为一个各国情报人员的大聚会来说,气氛算是十分融洽。

寒暄过后,文逊上校将每一个人向大家作比较正式的介绍。

自然,高级情报人员的身份全是秘密的,他所提到的,不过是一个名字,和那人来自何国而已。

再接着,就是文逊上校的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这三位我们要研究他们死因的俄国人,一个是苏联黑海舰队的司令员,一个是黑海舰队的参谋长,而巴曼少将,是黑海舰队的导弹司令,这样三个重要人物,同时在执行职务时丧生,而我们又得不到任何意外事故的报告,这不可思议,请各位尽量贡献各位已找到的资料。”开场白之后,会场中静了片刻,显然是大家并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提供,而当一部分人的目光,望向一个高瘦英俊,看来有点羞涩,肤色相当黝黑的年轻人时,这个年轻人先是不安地搓着手,然后才开始说话。

大家都在刚才文逊上校的介绍之中认识这个年轻人,他来自土耳其,被介绍给与会者的名字是加丹,没有军衔,这个年轻人的外貌,看来很惹人好感,虽然座间有些老资格的人,认为他太嫩了,不够资格担任高级情报工作。

加丹的声音,和他一头褐粽色的头发一样,十分柔软,他挪动了一下身子说:“我的国家,和苏联隔着黑海的南北岸,遥遥相对。”

他才讲了一句,就有一个人叫了起来:“天,请别向我们灌输地理常识,说要紧的话。”

加丹的脸陡然红了起来,有不知所措的神情,那人又叫道:“说啊。”

加丹忙道:“我只是想说,苏联黑海舰队的存在,对我国的威胁最大,所以我国的情报组织,对黑海舰队的一切行动,都加以特别的注意,那三个是苏联黑海舰队的首脑,我们专门有人研究他们的活动。”

加丹这一番话讲得很快,而且也十分有力,土耳其的情报人员,对于苏联黑海舰队高级将领的留意程度,自然在别的国家之上。

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和苏联黑海舰队的基地敖得萨,隔海遥对,直线距离不过四百公里,土耳其特别留意黑海舰队的活动,理所当然。

所以,当那人又想表示意见之际,在他身边的另一个,用手肘重重撞了他一下,也有不少人对之怒目瞪视,那人才不敢再出声。

加丹的神情镇定了不少:“讣告在六月四日刊登,我们最后有司令员和参谋长行动报告,是五月二十九日,而最后有导弹主管巴曼少将行动报告,是五月三十日,所以推断,死亡时间,是在五月三十日下午二时之后。”

小纳在这时候,补充了一下:“参谋长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位,他是舰队中潜艇中管,整个舰队中,有三艘核子能潜艇,配有中程导弹。”

加丹道:“是的,苏联对我国的野心之一,是想通过博次普鲁土海峡,打通由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海上航行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经常进行海底航行,而以小型潜艇进行这项活动。”

一个看来十分老练的情报人员沉声道:“请提供巴曼少将的活动报告。”

加丹挪动一下身子:“这些高级将领的活动,都绝对保密,我无法提出任何确切的证据,例如相片,电影记录来证实他们的行动,我只能提供情报人员的报告。”

所有与会人员都同情和谅解地点着头,因为他们都知道,要拍摄到实际负军事行动之责的苏联将领行动照片,极其困难,能有情报人员的跟踪报告,已经很不错了。

加丹道:“五月三十日中午,巴曼少将到达舰队基地,昨天,他的两位同僚中午离开寓所,直赴基地,而且一到基地之后,就登上了一艘潜艇母舰,那是一种可以发射三艘小潜艇的舰只,同时上这艘舰只的,还有相当数量的高级军官,看来有一个相当高级的军事会议,在那艘舰只上进行。”

小纳和几个人点点头道:“推测很合理。”

但是那个神情老练的情报员却不同意:“推测不合理,如果有一个高层军事会议,巴曼少将也应该在,而不会迟一天才到。”

加丹立时道:“巴曼少将在五月二十九日早,乘搭一架专机,飞离敖德萨,目的地不明,方向是莫斯科,假设他紧接奉召到莫斯科去了。”

各人都不出声,每个人都在想着,事情看来越来越复杂了。

通常的情形是,如果有一个军事会议召开之前,司令员和参谋长都参加了,舰队中的一个要员,自然也要参加的,可是,他却到莫斯科去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熟悉苏联军事体制的人都可以知道,这种不寻常的情形,不会是莫斯科忽然有什么重要指示需要下达,如果是最高军事当局有指令的话,去接受指令的,应该是司令员或参谋长,不会是巴曼少将。

如今的情形是,会议要进行了,巴曼少将却突然离去,这只说明是他有事要向莫斯科方面请示这种情形,也强烈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那个军事会议,巴曼少将有着极不寻常的不同意见,而且,他的意见在他的同僚之中,得不到支持,所以他才到莫斯科去,寻找最高军事当局的支持。

一时之间,在座的情报人员,大多数都想到了这一点,各自的神情也凝重起来。

因为巴曼少将的行动,可以牵涉到很多方面,他是黑海舰队的导弹主管,根据资料,黑海舰队配备的各种射程的导弹,不但可以直接从各种类型的舰只上发射而且,欧洲各大城市,都在导弹的射程之内,巴曼少将一声令下,这些导弹一下子发射的话,毫无疑问的结果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立时爆发。

巴曼少将是持有什么独特的意见,因而与司令员和参谋长不能协调呢,弄明白这一点,十分重要,各与会者都决定应该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这一方面的情报,加丹在众人神色凝重,气氛也为之肃穆的情形下继续道:“所有的人,包括司令和参谋长,上了那艘舰队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舰只并没有启航,可是却采取了空前严密的海,陆,空三方面的保护措施,我方的情报人员,虽然同样有着苏联海军军官的身份,但是也无法接近,而且绝对无法获知在舰只上发生什么事。”

收买对方的军事人员,作为己方的间谍,这是很普通的事,所以加丹这种话一点也没有引起什么惊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