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探险 > 第三部:白老大血溅小书房

第三部:白老大血溅小书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是两人才一握住了白老大的手臂,还没有发力,白老大就双臂一振,那一振的力度极大,两人被振得址跌了开去,白奇伟撞倒了一个书架,白素则跌在一张椅子上。

白老大振开了两人,张大了口,发不出声音来,满脸血红,样子可怕之极,像是他整个头,会在一刹那间爆碎开来,化为一团血浆。

白素兄妹两人,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当真是心胆俱裂,又齐声大叫了一声:“爹。”

随着他们的这一叫,白老大双臂回转,“砰砰”两声响,重重两掌,击在他自己的胸口。

接着,自他张大了的口中,发出了一下可怕之极的吼叫声,随着那一声叫,一大口鲜血,狂喷而出,简直如同洒下了一蓬血雨。

喷了一口鲜血之后,他再是一声大叫,第二口鲜血,又自喷出,小书房之中,到处是血迹斑斑,触目惊心,至于极点。

白素兄妹再度扑向前去,抓住白老大的手臂。

两口结郁在心口的鲜血一喷出来,白老大的脸色,苍白无比,身子也软弱无力,由得白素兄妹扶着,盘腿坐了下来。

这时,兄妹两人互望着,心中也不免大有悔意,只是谁也不说出来,两人都觉得,无论怎样,若是将老子夹生逼死了,这不孝的罪名,会压得他们一生抬不起头来。

小书房中,由刚才的天翻地覆,变得寂静无比,只听到三个人的呼吸声,其中又以白老大的气息最粗。白素兄妹望着父亲,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

尚幸白老大功力深厚,所以不多久,他的脸色和气息,渐渐恢复了正常,两兄妹悬在半空之中的一颗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白老大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睁开了眼来。白素兄妹平日看惯了父亲的威严无比,发号施令,英明神武,天人一般的样子,而这时的白老大,神情不但憔悴,而且极之疲倦,头脸上兀自血迹斑斑,两边口角,更有两道血痕,看来十分骇人,又像是苍老了几十年,和两兄妹平日看惯的父亲,截然不同,这更令得他们不知说什么才好,白素只觉得阵阵心酸,白奇伟咬着下唇,竟有血丝渗出来。

白老大先开口,声音苦涩:“想不到还能活过来。”

白老大刚才的情形,由于极度的愤怒和激动,气血翻涌,引致真气走入岔道,当真是生死系于一线,他这时这样感叹,不算是夸张。

白素兄妹仍然不出声,白老大缓缓望向他们,问:“我为什么能活过来,你们可知道?”

白奇伟仍然一动不动,白素则先摇了摇头,后来,又作了一个双掌击向心口的手势——她的意思是,得救,是由于白老大及时回掌自击,力道又够大,使郁结的血喷了出来,这才气息畅顺的。

白老大长叹一声,缓缓道:“适才,我气血翻涌,自知凶险之极,可是我那时万念俱灰,了无生意,也根本不想自救。”

他声音沉痛,说到这里,略顿了一顿,又望了白素兄妹一眼,这时,他的眼光之中,只有倦意疲态,一点责备的意思也没有,可是白素兄妹却自然而然,低下头去。

他们自然知道白老大说他自己“万念俱灰,了无生意”是什么缘故。那是因为他费尽心血,抚育成人的一双子女,竟然和他作对之故。

虽然白素兄妹认为理由在自己这一边,可是看到父亲口角的鲜血未干,话又说得如此痛心,他们的心中,自然也绝不好受。

白老大略顿了一顿之后,昂首挺胸,又回复了几分豪迈的气概,声音也提高了不少:“是你们两人,接连叫了我两声‘爹’,这才使我又有了生存的意愿,我知道自己的孩子还认我是爹,我就要活着。”

白老大说到后来,又激动了起来,声音发颤,身子发抖,白素早已泪流满面,扑上去紧紧抱住了父亲,连一直都在强忍的白奇伟,也虎目泪涌,走过去,双手紧握住了白老大的手。

白老大昂着脸,想是不想泪水流出来,可是也不免老泪纵横。

先是白老大血溅小书房,继而三人拥抱洒泪,情景自然十分动人。

当年,我听得白素讲述到这里时,也是心情好一阵激动,忍不住要大声呼啸。可是我毕竟不是当事人,只是旁观者,所以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想到了一个十分关键性的问题——白老大还是没有把白素兄妹的秘密,告诉他们两人。

年轻的白奇伟和白素,显然敌不过老辣的白老大。

(本来想用“老奸巨猾”这个形容词,但总不敢不敬——白老大是很值得尊敬的人。)

白老大先是发怒,动用了他父亲的威严,继之以气血上涌,把自己推上了生死一线的关口——为人子女者,除非是禽兽不如,不然,处在这样的关口之中,没有不魂飞魄散的。

再接着,白老大又以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感动了他的一双子女。

经过这一连串的变化,白素兄妹两人,自然再也不敢追问有关自己母亲的事了,而白老大在他们自小就作下的许诺,也就可以不了了之了。

这一切,就算不是白老大的刻意安排,他至少也尽量利用了形势,帮助他在子女之前,过了这个几乎无法渡过的难关。

我想通了这一点,所以,当我听完白素叙述完了小书房发生的事之后,我就道:“不敢说令尊玩弄了手段,但自此之后,你们自然是再也不敢提起有关母亲的事了。”

白素神情黯然:“当然不敢了,爹那次内伤,足足养了大半年才好,谁还敢再提?我们不提,他也不提,就像是没有这件事一样。”

我低声说了一句:“岂有此理。”

白素唉了一声:“当然,我和哥哥是不肯心息的,我们一直在暗中查访。”

有许多事,需要说明一下。白素把小书房中的事,和她自小就想知道自己母亲的秘密的一切告诉我,是在那次我们在船上,我一句话破坏了气氛之后的事。

还记得船上,我、白素和白老大三人在一起,由白老大讲白素儿时的事这个经过吗?我当时说了一句“要是白素的妈妈在”,就把愉快的气氛破坏无遗,白老大当时就脸色一沉,转身就走向船舱,在快进入船舱时,转身,狠狠向白素瞪了一眼。

白素忙分辨:“我什么也没有对他说过,是他感到我们家中有一个隐形人,觉得奇怪的。”

白老大这才脸色稍为好看了一些,一挥手:“把当年小书房的事,向他说说,免得他日后再说这种坏人胃口、败人兴致的话。”

当时我不知道事情那么严重,还耸了耸肩。等白老大进了船舱,白素才把一切告诉了我——后来,白奇伟又把事情对我讲了一遍,自然是他们两兄妹有意想要我协助,把他们母亲的秘密探索出来之故。

《探险》这个故事,叙述到这里,一定会有读友表示不满了:怎么一回事,一直在说我和白素看女野人红绫的录影带,怎么忽然岔了开去,岔得如此远,岔得如此详细,什么时候才收回来呢?

各位看官,绝不是写故事的人忽然岔了开去,而是这个故事,本来写的就是白素兄妹寻母记,从过去到现在,抽丝剥茧,把一个当年发生、惊心动魄、离奇之极的故事,呈现在各位眼前。

本来,这样的一个故事,用《寻母记》做题目,再现成不过,也不会引起误会。可是却嫌这个题目太直接,所以才用了《探险》作题目——而且,和以往借用现成的名词作故事的题目一样,另有十分具有深意的解释,这一点,在后文自有披露。所以,故事并不是岔开去,而是转入了正题——绝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早有计划的,一开始,我就提及白素有一些事,不为我所知,那就是故事的延续。

由于这个故事牵涉到的时间和空间十分复杂,所以也必须用时空交织,忽然向前,忽然后退的方法来叙述,才能生动有趣,那是写故事的法门之一。

那么,红绫的事,怎么样呢?就不写了吗?

当然不是。

红绫这个人物一出现,我就说过,在她的身上,有绝意料不到的故事,其离奇之处,可能超过一切卫斯理故事。可是也正由于如此,所以,她的故事,难写之极,一点不假,有好几个晚上,彻夜不寐,苦苦思索,应该如何写法才好。本来,不应该这么困难,可是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不能点破,一点破,故事的悬疑性立即消失,趣味也为之大减。

可是偏偏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无法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卖关子,连隐约提示也不行,一有透露,各位看官立刻就可以猜得到,所以这才为难。

千思万忖之下,才得了如今这个好办法——把红绫的故事,放在每一个日后要叙述的故事之中,一点一滴,一段一片地写出来。像《探险》的一开始那样的情形,会出现在以后的故事之中,希望在若干个故事之后,使红绫的故事完整化,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只有在卫斯理故事这种创作方式之中,才能实现,所以很为有了这种新的写作形式而高兴。(自夸是人的通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