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小小书屋 > 这钓系甜O是装不下去了 > 第36章 计划

第36章 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连几周的雨雪天气,总算是开始放晴了。

自从上回与俞橙见面之后,对方又前前后后联系了边雾几次。

[俞橙]:这周末出太阳了,咱们摄影社决定外出采风,学长要来吗?

[俞橙]:[地点分享:雁山旅拍合集]

这些消息基本是发在摄影社大群里,艾特几轮全体成员愿者上钩的。边雾没想到俞橙会主动私发邀请他,顿时心领神会了。

[没事别联系]:可以。你打算怎么做?

[俞橙]:我会约叶祈宁过来,到时候当面说清楚。

看来他猜得确实没错,俞橙可能是有什么计划,需要他的参与。

[没事别联系]:好,周末见

边雾打开手机地图,查找着雁山的位置。距离市区不算很近,不过相对与之东西相反的热门景点霞山,倒是人流量少一些,也适合社团组织采风。

看着屏幕上相距三百多公里的两座小山标识,简直是天南地北,边雾思忖了一下,将他跟俞橙的聊天记录只留了一头一尾两句,截图发了一条朋友圈。

当然是仅霍抒煜可见。

为了使这条朋友圈看上去很自然,边雾还加上了一句配文:

[项目阶段性完成!可以先放松一段时间啦qwq]

十分做作,合情合理。

发完之后半小时,边雾果然如愿收到来自朋友圈的一枚小红点。

看着那条仅对方可见的图文下面出现了霍抒煜的点赞,像是对方发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预告,直白地提醒他:看到了,我会来。

边雾又反复点开断章取义过的聊天截图检查着,确保没有泄露过多信息后,他才飞快地删除了这条朋友圈。毁尸灭迹。

这次总能上钩了吧。

-

周末上午,摄影社的大巴车就在校门口集结了。

估计是社团招新以来的首次活动,参加的新生还挺多的,个个背着长枪短炮,跟专业团队出征似的。

俞橙戴了个小黄帽,站在外面勾着登记册,看见边雾后有些兴奋地挥了挥手:“学长!这边!你坐得惯这种旅游大巴吗?”

“坐得惯,就是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边雾往车里看了眼,发现只有他算是轻装上阵,连设备都没带。

“手机也是摄影的一种嘛,”俞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指了指后面一辆商务车,“要不学长坐到那边去吧,有几个重度晕车的,还有带移动影棚不太方便的,都在那辆车上。”

边雾恭敬不如从命,很快就上了后面那辆车。

车上人不多,边雾靠窗坐下。

前面旅游大巴也载得差不多了,戴着小黄帽的俞橙三两步钻进他们的车里,跟师傅打了声招呼,直接在边雾身侧坐了下来。

“谢谢学长肯来,”俞橙小声耳语着,“我约了叶祈宁晚上在雁山见面。不过他公司最近好像遇到了什么问题,都没怎么理我。”

边雾看着车窗外飞驰倒退的树景,应着,“你还跟他住在一起吗?”

闻言,俞橙有些脸热,声音更小:“没有了,我膈应。”

说完,他又悄悄瞄了边雾一眼,语气木木的:“但是我要搬回学校宿舍,他也没留我。”

歌曲的音量有些炸,边雾低头调试着,又将另一只耳机塞进身旁Omega的右耳里,“先别想了。”

俞橙没再说话了,安静地听着歌,闭上眼小憩了一会儿。

从A大开往雁山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边雾打开了定位信息,按照迟暄示意的方式操作了片刻,才切回了地图的实时导航上。

果然,定位已经得到了篡改。线路上亮起的光点,正缓慢与他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着。

今天确实是难得的好天气。抵达雁山的时候已经正当午,阳光晒的人暖洋洋的。

俞橙先是组织着社员在集结驿站吃了午饭,然后再往山顶赶。

因为活动是一天往返,晚上不在山上留宿,所以采风行动的时间不算宽裕。

看着社员全都活力满满扛着相机沿途狂拍,俞橙忍不住笑:“其实我就是春天参加摄影社采风,在霞山遇到叶祈宁的。”

霞山与雁山坐落于这座城市的两端,跨越了城市最远的直线距离。太阳东升西落,在霞山新日初升,又于雁山红日西沉。

说着,俞橙坐在树荫下,举起手里的微单,兀自翻阅着半年前的照片,“当时是登山旺季,人特别多,他却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我。我还以为这就是一见钟情呢。”

边雾看了看俞橙的照片,是春季登山的盛景。镜头里的Alpha脸庞俊朗,笑得如沐春风,确实像一场美丽的骗局。

照片上的时间是四月初,差不多是上一位替身受害者索赔远走高飞的一周后。

“这次社长确定冬季采风在雁山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应该结束了。”

俞橙叹了口气,笑得有些勉强,“还挺有仪式感的。”

从春到冬,从东到西,从日出到日落,从霞山到雁山,算是一种有始有终的完满隐喻了。

边雾不太会安慰人,只是将水杯递过去,“你们文艺人是不一样。”

闻言,俞橙也笑,看上去倒是释怀很多,又正色道:“上次跟学长聊的那些,回去之后我想了很多。”

边雾想了想,望着远处镀着阳光的重峦叠嶂,说道:“其实上次说的东西,有些我也没想明白。”

譬如容易抱有幻想,不愿意相信对方是很坏的人。

譬如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不过一些如山铁证摆在眼前,除了蒙受欺骗的羞愤与惊愕,更多的是某种交付错了信任的失落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